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476年9月4日,皇帝奧古斯都被迫退位,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克裡先分為兩部分後把政權一分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 羅馬開始有東西兩部的概念。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位處西部的即最後分裂的西羅馬帝國, 而東部最後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 正式名稱與東羅馬帝國相同, 均用羅馬共和時代的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帝國最後在480年東羅馬皇帝芝諾冊封義大利國王取代之而覆亡, 但是在這段期間左右西羅馬帝國已無足輕重。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金幣

西羅馬帝國皇帝之位斷斷續續的在3世紀到5世紀間存在, 隨著戴克裡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制, 君士坦丁大帝和尤利安(324-363年)遷都拜占廷後重新統一羅馬, 但是在狄奧多西一世在395年過世後又把帝國分割分別給兩個兒子繼承, 八十五年之後芝諾體認到西羅馬帝國消亡的事實, 故在西羅馬皇帝尼波斯過世後冊封東哥徳人迪奧多裡克為義大利國王。

隨著奧多亞塞於476年控制義大利全境後, 歷史學者愛德華·吉本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定於476年9月4日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塞威迫退位之時, 或定於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後, 由於羅馬帝國的在歐洲歷史上中的巨大影響力,

所以於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時, 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 並進入了中古時代。

395年狄奧多西過世後帝國分裂後的版圖

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因此被稱作查理大帝繼承西羅馬帝國,

從此以後又多一個新的皇室, 之後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 所以之後的德意志皇帝都以繼承西羅馬皇帝自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