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出現這6個症狀,千萬不要忽視

人生難免有大小病痛, 覺得不舒服的時候, 我們都會用口語表達不舒服的地方。 但比起我們更脆弱更需要保護的嬰兒呢?

無法言語的他們,

只能用一些微小的求救信號來提醒我們, 一出現千萬不可輕忽!因措施小病的治療往往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以下都是嬰兒不舒服時常出現的症狀:

1大便呈小顆粒狀

正常小嬰幼兒的排便為軟條便。 若大便變得乾燥難以排出, 大便呈小球狀, 或2~3天一次大便有便秘現象者, 多是腸內有熱的現象, 可多給菜泥、鮮梨汁、白蘿蔔水、鮮藕汁服用, 以下清熱通便。 若內熱過久, 小兒易患感冒發燒。

2手腳發熱

健康嬰兒的心腳心應該是不涼不熱得正常溫度。 若小兒手心腳心發熱, 實屬非正常現象!往往是要發生疾病的先兆, 要注意小兒精神和飲食調整。

3舌苔白又厚, 代表腹中濕濁

正常的舌頭應是舌苔薄白, 粉嫩清透, 呈現淡紅色。 若舌苔白而厚, 呼出氣有酸腐味, 一般是腹內有濕濁內停, 胃有宿食不化, 此時應服消食化滯的藥物, 如小兒化食丹、小兒百壽丹、消積丸等中藥。

4睡覺時翻動不安

如果小兒飲食過量, 或吃了生冷食物, 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都會引起小兒肚脹不舒服,

往往還使小兒在睡眠中翻動不安、咬牙哭鬧的情形。

5口鼻幹紅, 代表肺胃燥熱

若小兒口鼻乾燥發熱, 口唇鼻孔幹紅, 鼻中有黃鼻涕, 都是表明小兒肺、胃中有燥熱, 注意多飲水, 避風寒, 以免發生高熱、咳嗽。

6鼻側發青代表腹痛

中醫認為小兒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後,

可損傷脾胃的陽氣, 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寒濕內生, 腹脹腹痛。 而腹內寒濕痛可使面部發青, 小兒見於鼻樑兩側發青, 父母要引起注意。

要想小兒安, 常保三分饑和寒。 饑不是要小兒餓肚子, 寒不是要小兒受涼, 而是指飲食要適量, 不偏食, 並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飲食和增減衣服。 否則吃得過飽, 或出汗過多, 都使小兒抵抗力下降, 引起疾病。

育兒過程有甘有苦, 多注意孩子的身體反應而早點發現, 早點治療, 別讓孩子受罪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