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皇家私人醫生的秘密,不惜一切代價尋找禦藥

在中國古代, 皇帝的健康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危, 所以,御醫的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為了保證安全, 歷朝皇帝會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御醫和禦藥。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御醫?御醫是怎樣工作的?皇帝吃藥又有哪些保護措施呢?

關於宮廷醫療機構的設置,據《漢書》記載, 黃帝時已有岐伯, 管理宮廷醫藥的事情。 周朝設有醫師、上士、下士為帝王及卿大夫行醫治病。 秦漢時也曾設有太醫令、太醫下大夫、翰林醫官等職官。 到了金代, 開始用太醫院這一名稱。 元代, 太醫院開始成為專門的宮廷醫療機構。 自此以後, 各朝都設有太醫院, 直至1911年清朝滅亡。

在清朝, 凡是在太醫院上班的都叫太醫, 而御醫則是太醫中級別最高的人。 太醫院裡有百十來號工作人員, 分為四等, 第一等為御醫, 其中包括一個院長、兩個副院長, 第二等為“吏目”, 第三等為“醫士”, 第四等為“醫生”。

《清史稿•職官志》記述,太醫院的院長為正五品院使,

副院長為正六品左、右院判, 下轄正七品御醫13人, 正八品至正九品吏目26人, 從九品醫士20人, 皆可統稱太醫。 另有無品級的醫生30人, 不像前三者那樣獨立看病, 所謂生, 就是學生的意思, 相當於現在的實習大夫, 只負責抄寫藥方病歷和製藥。

清朝的太醫院分科已經很細,內設9個醫科:大方脈、小方脈、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針灸科、眼科、咽喉科和正骨科。 順治年間, 皇上又設立了禦藥房, 歸內務府管理, 負責藥品的採買、製作和儲備。 同時, 太醫院還要派太醫在這輪流值班, 負責皇上、後妃以及宮廷裡各種工作人員的健康。

雖然在康熙年間已有西藥進入宮廷, 以後歷朝也引進了西醫、西藥,

但太醫院主要是以中醫、中藥為主。 康熙三十三年(1693), 康熙因患瘧疾, 就服用過法國傳教士洪若翰送的金雞納, 也叫奎寧。 光緒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四日, 法國駐華公使館多德福醫生也曾為光緒診病開藥。 儘管如此, 在絕大部分時間裡, 他們從骨子裡還是相信中醫、中藥。

太醫院的太醫來自全國各地,從各省民間醫生以及舉人、貢生等有職銜的人中, 挑選精通醫理, 情願為宮中效力的人, 量材錄用。 如在康熙年間, 同仁堂的創始人樂顯揚就曾擔任太醫院吏目一職。 此外, 太醫院還設有教習廳, 培養醫務人材, 由御醫、吏目充當教習。 學習的內容有《類經注釋》、《本草綱目》、《傷寒內經》、《脈訣》等專業知識, 經過六年寒暑通過考試合格, 才能錄用為醫士或醫生。

成為醫士或醫生之後, 還要經歷三年一小考, 五年一大考, 因此, 要想成為一個御醫, 最少也得花上10年的時間。

太醫院御醫, 日常在紫禁城內東牆下的待診處輪流值班, 隨時聽候太監的召喚, 同時, 也擔負一些其他與宮廷有關的醫療事務。

太醫院所有的工作都要做得滴水不漏, 目的只有一個:保護皇室貴族們的安康。 一般情況下, 大夫是最讓人相信的, 但到了宮廷, 就是親兄弟之間也要互相提防。 那麼, 皇上在吃藥的時候又有哪些保護措施呢?

皇上生病吃藥當然得多留一個心眼, 尤其是先秦時期, 天下大亂, 用的什麼招數的都有。 皇上吃藥, 先要讓大臣品嘗一下, 確保沒有毒性自己才吃。 東漢的時候, 這個差事還專門設了官職, 叫做嘗藥官。 這些人的工作內容只有一項:吃藥。 皇上吃一碗, 他就得吃小半碗,沒有發生問題, 這藥才能呈貢給皇上, 這種制度在以後歷代都一直延續著。

嘗藥官的工作看上去挺簡單的, 但實際上這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工作。 是藥三分毒, 沒病也得吃藥,這不是在毀壞身體嗎?清朝的時候,負責嘗藥的還不只是一個人,凡是參與煎藥的,都得喝上幾口,喝完了把藥汁倒在銀盤子裡,等到用藥的時候再熱。等到皇上喝藥的時候,這點藥還得盛在倆碗裡,一碗給院長、御醫喝,另一碗蓋上“禦藥謹封”的大印,端給皇上,然後詳細地記錄用藥的時間、劑量等等。

除了御醫,藥材也特別關鍵。明朝的時候,上貢藥品的來源都是各地進貢的地道藥材,中央對各地的藥材每年徵收一次。對產藥材的地方,朝廷都規定了進貢標準,必須按時按量上繳。明朝的宦官當道也體現在醫療方面,禦藥房不是歸御醫、太醫院管,而是歸太監管。這些太監手上有一枚禦藥房的大印,凡是藥物的領取、調用都要有大印為證。

當然,所有這些的前提是藥方準確。按照清宮的規定,給皇帝看病的御醫都由禦藥房太監帶領,先給皇帝問過聖安,然後才能把脈、問病、開方,開好的藥方,要與太監一同去禦藥房取藥,藥方的內容和御醫、太監的姓名,都要記錄在案,並抄寫所開藥方的藥性、治療方法,並署上御醫、太監的名字,進呈皇帝御覽,然後登記入冊,並由專人保管。

不僅如此,如果皇帝患病,醫治無效,以致死亡,就是所謂“龍馭上賓”,御醫及其相關人員就要受到處分。如同治皇帝死後,奉慈安、慈禧皇太后懿旨:“上月大行皇帝天花,李德立等未能力圖保護,厥咎甚重。太醫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莊守和,均著即行革職,帶罪當差。欽此。”後來光緒帝死後,太醫院院使張仲元、御醫全順、忠勳等,也受到同樣的處分。不過,處分畢竟是例行公事,沒過多久,受過處分的御醫又照樣行醫了。

關於女大夫為皇室服務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兩漢時期。那時候為皇后、公主看病,專門有女御醫,在漢代的資料記載中,我國第一個女御醫叫做義,這個人是自學成才,非常有名,後來在漢武帝時期被皇家看中,成為御醫,專門為皇太后看病。

明朝初期的時候,專門負責後宮醫藥的也都是女醫官,當時對她們管理也非常嚴格,其中有這樣一條規定:進宮看病必須體檢,這樣的體檢不是檢查有病沒病,而是檢查是否懷孕。

專門給後宮設立的醫療機構還有安樂房、月子房。安樂房裡還設有個安樂堂。安樂堂是專門安置老年嬪妃的地方。宮裡的嬪妃年紀大了、病也多了,就會被送到安樂堂休養,如果身體狀況十分差,已經沒得救了,就會送到浣衣局,這裡就算是後宮嬪妃的最後一站了,死了以後在西直門外的淨樂堂火化。

明朝對於後宮嬪妃的生育、皇家香火的傳遞更是重視,專門設立了月子房,這就是嬪妃生孩子時候的療養院。還有一群女大夫負責料理產婦的身體,她們不僅要精通醫術,還得知道生產後該怎麼保養,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有什麼禁忌等等,以幫助產婦儘快恢復,這群女大夫對皇室的傳宗接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伴君如伴虎,不管是男御醫還是女御醫,他們在為皇家服務時,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歷朝皇帝、後妃大都養尊處優,每餐必膏腴雜陳,脯醢(音hǎi,意為用肉魚等製成的醬)並存,像這樣的生活方式,自然有損健康。身貴體弱,得病便不易治癒,反而責怪御醫無能。

御醫進宮供職,有時須對內府官員、太監等施以賄金,如果不這樣,他們就會從中作梗,處處設置障礙,因此,即使是那些精于醫術的太醫,由於多方掣肘,也難一展身手。有的偶然幸中,醫治見功,雖賞齎(音jī,送的意思)有加,榮耀異常,似乎可以平步青雲,其實未必。甚至恩賜所得,尚不夠賄賂之所出。

加上宮禁之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政治風雲,變幻莫測,有時太醫則是首當其衝,難以逃脫。一藥誤投,生死所系,出了事故,要遭殺身之禍。所以,有些名醫把應召入宮視為危途,甚至聞訊遠遁,希望能夠一跑了之。真正官運亨通的太醫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沒病也得吃藥,這不是在毀壞身體嗎?清朝的時候,負責嘗藥的還不只是一個人,凡是參與煎藥的,都得喝上幾口,喝完了把藥汁倒在銀盤子裡,等到用藥的時候再熱。等到皇上喝藥的時候,這點藥還得盛在倆碗裡,一碗給院長、御醫喝,另一碗蓋上“禦藥謹封”的大印,端給皇上,然後詳細地記錄用藥的時間、劑量等等。

除了御醫,藥材也特別關鍵。明朝的時候,上貢藥品的來源都是各地進貢的地道藥材,中央對各地的藥材每年徵收一次。對產藥材的地方,朝廷都規定了進貢標準,必須按時按量上繳。明朝的宦官當道也體現在醫療方面,禦藥房不是歸御醫、太醫院管,而是歸太監管。這些太監手上有一枚禦藥房的大印,凡是藥物的領取、調用都要有大印為證。

當然,所有這些的前提是藥方準確。按照清宮的規定,給皇帝看病的御醫都由禦藥房太監帶領,先給皇帝問過聖安,然後才能把脈、問病、開方,開好的藥方,要與太監一同去禦藥房取藥,藥方的內容和御醫、太監的姓名,都要記錄在案,並抄寫所開藥方的藥性、治療方法,並署上御醫、太監的名字,進呈皇帝御覽,然後登記入冊,並由專人保管。

不僅如此,如果皇帝患病,醫治無效,以致死亡,就是所謂“龍馭上賓”,御醫及其相關人員就要受到處分。如同治皇帝死後,奉慈安、慈禧皇太后懿旨:“上月大行皇帝天花,李德立等未能力圖保護,厥咎甚重。太醫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莊守和,均著即行革職,帶罪當差。欽此。”後來光緒帝死後,太醫院院使張仲元、御醫全順、忠勳等,也受到同樣的處分。不過,處分畢竟是例行公事,沒過多久,受過處分的御醫又照樣行醫了。

關於女大夫為皇室服務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兩漢時期。那時候為皇后、公主看病,專門有女御醫,在漢代的資料記載中,我國第一個女御醫叫做義,這個人是自學成才,非常有名,後來在漢武帝時期被皇家看中,成為御醫,專門為皇太后看病。

明朝初期的時候,專門負責後宮醫藥的也都是女醫官,當時對她們管理也非常嚴格,其中有這樣一條規定:進宮看病必須體檢,這樣的體檢不是檢查有病沒病,而是檢查是否懷孕。

專門給後宮設立的醫療機構還有安樂房、月子房。安樂房裡還設有個安樂堂。安樂堂是專門安置老年嬪妃的地方。宮裡的嬪妃年紀大了、病也多了,就會被送到安樂堂休養,如果身體狀況十分差,已經沒得救了,就會送到浣衣局,這裡就算是後宮嬪妃的最後一站了,死了以後在西直門外的淨樂堂火化。

明朝對於後宮嬪妃的生育、皇家香火的傳遞更是重視,專門設立了月子房,這就是嬪妃生孩子時候的療養院。還有一群女大夫負責料理產婦的身體,她們不僅要精通醫術,還得知道生產後該怎麼保養,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有什麼禁忌等等,以幫助產婦儘快恢復,這群女大夫對皇室的傳宗接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伴君如伴虎,不管是男御醫還是女御醫,他們在為皇家服務時,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歷朝皇帝、後妃大都養尊處優,每餐必膏腴雜陳,脯醢(音hǎi,意為用肉魚等製成的醬)並存,像這樣的生活方式,自然有損健康。身貴體弱,得病便不易治癒,反而責怪御醫無能。

御醫進宮供職,有時須對內府官員、太監等施以賄金,如果不這樣,他們就會從中作梗,處處設置障礙,因此,即使是那些精于醫術的太醫,由於多方掣肘,也難一展身手。有的偶然幸中,醫治見功,雖賞齎(音jī,送的意思)有加,榮耀異常,似乎可以平步青雲,其實未必。甚至恩賜所得,尚不夠賄賂之所出。

加上宮禁之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政治風雲,變幻莫測,有時太醫則是首當其衝,難以逃脫。一藥誤投,生死所系,出了事故,要遭殺身之禍。所以,有些名醫把應召入宮視為危途,甚至聞訊遠遁,希望能夠一跑了之。真正官運亨通的太醫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