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不靠現代靠賓士 北京汽車單車利潤進入三甲

8月29日, 于港股上司的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汽車)公佈2017上半年財務報告。 從報告顯示資料來看, 北京汽車2017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6%, 至667.37億元人民幣, 盈利同比減少59%, 至9.86億元, 每股盈利0.13元。

北京賓士表現搶眼 其它品牌拖後腿

這其中北京賓士是主要貢獻者。 較去年同期的373.685億元相比, 北京賓士2017年上半年實現583.133億元, 同比增長56%, 增長率遠超北京汽車整體表現。 在中高端豪華車市場上,

北京賓士今年上半年市場銷售勢頭強勁, 銷量同比增長47%, 並且售價較高的車型銷量呈現上揚趨勢。

2017年上半年, 北京賓士實現21.1萬輛的銷售業績, 同比增長47%, 上半年淨利潤為83.13億元, 單車利潤為39398.1元/輛, 如此單車利潤遠超整體車市單車利潤表現。

不過受累于自主品牌以及北京現代羸弱的市場表現,

相較於北京賓士“高漲”的市場銷售局面, 北京汽車在營業利潤上出現了59%的下滑。

2017年上半年, 北京現代整車銷售為30.1萬輛, 同比下滑42.4%。 不僅在銷量上, 北京現代出現了滑鐵盧式的暴跌, 同時其單車利潤也出現了下滑。 據相關資料現實, 今年一季度, 北京現代單車利潤下降至4100元, 同比下跌37.88%。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上。 與去年同期相比, 北京品牌(紳寶/BJ/威旺)累計實現銷量11.1萬輛, 同比下滑45.5%。 受累於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微增長態勢的影響, 北京汽車三個自主品牌從市場行銷政策上加以調整,

從而也導致了單車利潤的下降。 不過, 依靠賓士強大的產品利潤率, 北京汽車還是在單車利潤榜單上進入了前三名。

多重因素疊加效應 導致利潤下降

自2017年以來, 政府層面針對推動汽車行業消費的政策開始實施調整, 很多消費者因此將購車計畫提前到了2016年, 1.6L及以下排量購置稅實行退坡機制, 另外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也在實施分階段的退坡。

北京汽車自主品牌在產品力上相對薄弱,在市場上並沒有形成有效的直接競爭力,當市場刺激政策實施退坡機制後,市場銷量直接受到影響。以北汽紳寶X35為例,去年下半年該車的月銷量維持在月均萬台左右,而時間轉至2017年上半年,該車的月銷量成績最好的月份為6500台,最差的月份銷售才有1500台。

作為合資品牌,北京現代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拖了北京汽車的腿。政治因素上,受韓國薩德系統的部署,而遭中國消費者反“韓系”產品,銷量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韓系品牌車型一直主打高性價比的牌子,但在產品技術上並無多大亮點,隨著自主品牌的向上崛起,受直接衝擊的品牌自然要當屬北京現代。

雖然北京汽車目前有著新能源汽車的支撐,但目前其還未發揮主要角色作用,縱觀其整體產品陣營,目前北京汽車也緊靠北京賓士實現整體營業收入上的提振。相比與其它民營自主品牌車企而言,北京汽車在自主品牌上的運作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北京汽車自主品牌在產品力上相對薄弱,在市場上並沒有形成有效的直接競爭力,當市場刺激政策實施退坡機制後,市場銷量直接受到影響。以北汽紳寶X35為例,去年下半年該車的月銷量維持在月均萬台左右,而時間轉至2017年上半年,該車的月銷量成績最好的月份為6500台,最差的月份銷售才有1500台。

作為合資品牌,北京現代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拖了北京汽車的腿。政治因素上,受韓國薩德系統的部署,而遭中國消費者反“韓系”產品,銷量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韓系品牌車型一直主打高性價比的牌子,但在產品技術上並無多大亮點,隨著自主品牌的向上崛起,受直接衝擊的品牌自然要當屬北京現代。

雖然北京汽車目前有著新能源汽車的支撐,但目前其還未發揮主要角色作用,縱觀其整體產品陣營,目前北京汽車也緊靠北京賓士實現整體營業收入上的提振。相比與其它民營自主品牌車企而言,北京汽車在自主品牌上的運作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