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從毛紡織廠到奢侈品百強——如意集團的全球化步伐

在德勤(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發佈的“2017全球奢侈品百強公司”中, 中國山東如意集團控股的法國SMCP和日本主機板上市公司Renown Incorporated分別排名第51位和58位, 如意也是中國唯一通過控股進入服飾類奢侈品百強的公司。

1

一個毛紡織廠的傳奇

在我們眼中, 奢侈品是金光閃閃的卡地亞手鐲、是千金難求的愛馬仕包包、是通宵排隊也要買的限量版LV、是日日夜夜手工縫製的香奈兒套裝、是一票難求的FASHION SHOW、是冷氣充足寥寥無幾人的高檔商場...... 我們不會去關注那些華麗的服裝用的誰家的面料和紗線。

1

說到紗線便想起人頭攢動紡織工廠, 女工穿著淺藍色整齊劃一的制服, 將頭髮挽進白色的棉質帽子裡。 在我們的觀念裡很難把傳統紡織工廠和時尚、科技聯繫在一起。 而這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棉紡、毛紡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的企業——如意, 用它卓越出色全球化的步伐告訴我們,

nothing is impossible。

如意

如意集團原名“山東濟甯如意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始建於1972年的山東濟甯毛紡織廠, 是全球知名的創新型技術紡織企業, 是中國最大的紡織品製造商之一。

如意集團落戶銀川的中國首條紡紗全自動成套生產線

目前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棉紡、毛紡直至服裝品牌的兩條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擁有國內A股和日本東京主機板2個上市公司, 20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 年銷售額超46億美元, 職工3萬人;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04位, 中國100大跨國公司跨國第63位, 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紡織服裝500強前四位。

據有關人士透露, 如意集團控股的法國時尚集團SMCP委託美國銀行美林證券(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摩根大通(JP Morgan)和私募基金 KKR(KKR Capital Markets)擔任全球聯合協調機構, 為該公司今年秋天在巴黎上市的計畫作準備。

2016年10月, 如意集團以 13 億歐元收購SMCP公司 80% 股份, 是目前中國時尚領域金額最大的並購交易。 SMCP是法國時尚輕奢品牌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的母公司。

SMCP

這還只是如意集團進軍全球化的一小步, 早在今年3月, 如意集團以1.17億美元收購YGM貿易旗下的英國風衣品牌雅格獅丹Aquascutum。

2

Aquascutum廣告大片

Aquascutum歷史悠久, 由發明了防水羊毛面料的英國裁縫John Emary在 1852年創立。 Aquascutum的風衣最早屬於軍用品, 但是很快便成為了時裝品牌。

3

英國首相邱吉爾多次穿著Aquascutum

2014年,如意成為德國男士西裝生產企業Peine Gruppe主要股東。Peine Gruppe公司創建於1948年,當時的公司名稱是Bawi。專業從事男裝生產,旗下擁有Barutti和 Masterhand品牌。公司自2009年以來就一直面臨各種困難,並申請破產重組,之後被美國Gordon Brothers基金公司收購。

如意入股後令其多年困難得以告一段落。Peine Gruppe公司總經理Jan Leuze表示,“我們在採購和生產地等方面的決策仍然保持獨立,不過在對雙方有益的情況下,我們會利用山東如意集團的力量”。

2013年入股蘇格蘭粗花呢生產企業Carloway。

2010年,如意集團斥資約40億日元收購了日本品牌RENOWN瑞納,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RENOWN

在頻繁收購國外知名品牌之前,山東如意更多的業務集中於面料的研發與生產上。取得過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有多項技術及多類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佔據國內精紡呢絨高端市場,客戶囊括阿瑪尼等國際一線品牌。

如意儘管在面料生產商中佔有一定的地位,但在終端產品服裝上一直沒有什麼作為,在服裝業務上更多的是做貼牌業務。而收購外資品牌不僅能提高如意在服裝領域的影響,也能帶給如意更多的利益。

資料顯示,如意集團2015年實現營收5.924億元,同比上漲2.5%,淨利潤為1712萬元,較2014年扭虧為盈。2016年如意集團的營業收入為9.06億元,淨利潤為3276.89萬元。 今年第一季度,如意集團營業收入1.81億元,淨利潤為4978.21萬元,同比增加93.99%,將近翻了一番。

2

並購海外品牌成為本土企業潮流

不只是如意,並購海外品牌似乎成了本土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股熱潮。

安踏2017年2月宣佈收購了韓國品牌kolon、2015年收購了英國戶外品牌Sprandi;2017年8月,歌力思收購了由美國時裝設計師VIVIENNE TAM于1994年在紐約創立的VIVIENNE TAM品牌在中國大陸的75%股權。

不限於服裝行業,海爾集團收購東南亞三洋、紐西蘭費雪派克、美國GEA;美的收購東芝白電、德國KUKA、義大利Clivet;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和並獲取夏普美洲品牌使用權等等。

國內市場飽和後,走向國際化是必然之路。我們觀察中國服裝企業的發展戰略,早期的海外拓展以代工貼牌和自主品牌推廣為主,而最近幾年海外並購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來自彭博社的資料,2016 年至今,中國公司在海外的收購總金額已經達到了 502億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的243億美元增加了一倍以上。

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曾說過:“創立一個時尚高端的成衣品牌,目前短期還很難實現。”

邱亞夫

眼下中國服裝業無論是在創新還是設計能力上都與海外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換而言之,收購海外品牌成為一個“捷徑”。

節省塑造品牌時間

每一個市場中的品牌優勢構建都需要通過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有效的管道推廣來完成,而這一過程可能往往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在強勢的本土品牌已佔據市場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想要直接通過自主品牌打開海外市場需要迎接較大的挑戰。而通過並購獲取海外本土品牌與管道優勢,再以此為基礎拓展海外市場是邁向全球化市場的一條捷徑。

消費者普遍認為國外品牌高端

大家的消費心理目前對於來自中國的高端品牌還尚未接受,“如果說是法國、義大利的品牌,人們就會認為是高端的。”收購國外品牌,從行銷的角度來說是個不錯的切口。而且國際品牌在進入商場時,阻礙要少得多。

擴充品牌線

對於不同的企業來說,收購顯然是對自身業務的一種補充,比如如意集團海外並購奢侈品品牌是在將業務領域從紡織製造領域延伸至高端品牌服裝領域。而歌力思並購海外品牌則是對於自身產品線的一個衍生。

3

資金不是問題

起死回生才是難題

近年來中國企業的大手筆並購,中國企業並購腳步加速已經引起發國際強烈的關注。資金不是問題,要想成功“走出去”,僅憑雄厚的資本和優惠的收購還遠遠不夠。

在並購過程中去學習、磨合、吸收各自的團隊和文化。並購最艱難的不是買下這個企業,而是讓這個企業歷久彌新、起死回生。

正如邱亞夫所言:“中國很多老闆不愛服裝只是把服裝當做賺錢的工具,什麼都要馬上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是外方最擔憂的地方,當時談判SMCP的中國公司包括複星、泓毅資本,但最後選擇如意,除了價格,主要是我們對待這個品牌的態度。”

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在公告中表示,SMCP的設計及創意團隊繼續在總部巴黎運營,以維護SMCP的時尚基因以及品牌形象。SMCP在保留其現有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的同時,亦將受惠于其新股東的全球零售業專長。

如意非常清楚,SMCP需要他的創始人帶領這個品牌持續走下去,投後管理不是如意有多少資源可以改變SMCP。在如意團隊不能整合跨境並購企業的時期,真誠合作是解決投後管理的關鍵,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為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並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

海外並購是中國服裝企業開啟全球化的一扇大門。時尚在全球化,中國服裝品牌也在全球化,中國企業更要走出去,告訴世界我們的實力!

但是很快便成為了時裝品牌。

3

英國首相邱吉爾多次穿著Aquascutum

2014年,如意成為德國男士西裝生產企業Peine Gruppe主要股東。Peine Gruppe公司創建於1948年,當時的公司名稱是Bawi。專業從事男裝生產,旗下擁有Barutti和 Masterhand品牌。公司自2009年以來就一直面臨各種困難,並申請破產重組,之後被美國Gordon Brothers基金公司收購。

如意入股後令其多年困難得以告一段落。Peine Gruppe公司總經理Jan Leuze表示,“我們在採購和生產地等方面的決策仍然保持獨立,不過在對雙方有益的情況下,我們會利用山東如意集團的力量”。

2013年入股蘇格蘭粗花呢生產企業Carloway。

2010年,如意集團斥資約40億日元收購了日本品牌RENOWN瑞納,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RENOWN

在頻繁收購國外知名品牌之前,山東如意更多的業務集中於面料的研發與生產上。取得過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有多項技術及多類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佔據國內精紡呢絨高端市場,客戶囊括阿瑪尼等國際一線品牌。

如意儘管在面料生產商中佔有一定的地位,但在終端產品服裝上一直沒有什麼作為,在服裝業務上更多的是做貼牌業務。而收購外資品牌不僅能提高如意在服裝領域的影響,也能帶給如意更多的利益。

資料顯示,如意集團2015年實現營收5.924億元,同比上漲2.5%,淨利潤為1712萬元,較2014年扭虧為盈。2016年如意集團的營業收入為9.06億元,淨利潤為3276.89萬元。 今年第一季度,如意集團營業收入1.81億元,淨利潤為4978.21萬元,同比增加93.99%,將近翻了一番。

2

並購海外品牌成為本土企業潮流

不只是如意,並購海外品牌似乎成了本土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股熱潮。

安踏2017年2月宣佈收購了韓國品牌kolon、2015年收購了英國戶外品牌Sprandi;2017年8月,歌力思收購了由美國時裝設計師VIVIENNE TAM于1994年在紐約創立的VIVIENNE TAM品牌在中國大陸的75%股權。

不限於服裝行業,海爾集團收購東南亞三洋、紐西蘭費雪派克、美國GEA;美的收購東芝白電、德國KUKA、義大利Clivet;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和並獲取夏普美洲品牌使用權等等。

國內市場飽和後,走向國際化是必然之路。我們觀察中國服裝企業的發展戰略,早期的海外拓展以代工貼牌和自主品牌推廣為主,而最近幾年海外並購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來自彭博社的資料,2016 年至今,中國公司在海外的收購總金額已經達到了 502億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的243億美元增加了一倍以上。

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曾說過:“創立一個時尚高端的成衣品牌,目前短期還很難實現。”

邱亞夫

眼下中國服裝業無論是在創新還是設計能力上都與海外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換而言之,收購海外品牌成為一個“捷徑”。

節省塑造品牌時間

每一個市場中的品牌優勢構建都需要通過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有效的管道推廣來完成,而這一過程可能往往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在強勢的本土品牌已佔據市場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想要直接通過自主品牌打開海外市場需要迎接較大的挑戰。而通過並購獲取海外本土品牌與管道優勢,再以此為基礎拓展海外市場是邁向全球化市場的一條捷徑。

消費者普遍認為國外品牌高端

大家的消費心理目前對於來自中國的高端品牌還尚未接受,“如果說是法國、義大利的品牌,人們就會認為是高端的。”收購國外品牌,從行銷的角度來說是個不錯的切口。而且國際品牌在進入商場時,阻礙要少得多。

擴充品牌線

對於不同的企業來說,收購顯然是對自身業務的一種補充,比如如意集團海外並購奢侈品品牌是在將業務領域從紡織製造領域延伸至高端品牌服裝領域。而歌力思並購海外品牌則是對於自身產品線的一個衍生。

3

資金不是問題

起死回生才是難題

近年來中國企業的大手筆並購,中國企業並購腳步加速已經引起發國際強烈的關注。資金不是問題,要想成功“走出去”,僅憑雄厚的資本和優惠的收購還遠遠不夠。

在並購過程中去學習、磨合、吸收各自的團隊和文化。並購最艱難的不是買下這個企業,而是讓這個企業歷久彌新、起死回生。

正如邱亞夫所言:“中國很多老闆不愛服裝只是把服裝當做賺錢的工具,什麼都要馬上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是外方最擔憂的地方,當時談判SMCP的中國公司包括複星、泓毅資本,但最後選擇如意,除了價格,主要是我們對待這個品牌的態度。”

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在公告中表示,SMCP的設計及創意團隊繼續在總部巴黎運營,以維護SMCP的時尚基因以及品牌形象。SMCP在保留其現有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的同時,亦將受惠于其新股東的全球零售業專長。

如意非常清楚,SMCP需要他的創始人帶領這個品牌持續走下去,投後管理不是如意有多少資源可以改變SMCP。在如意團隊不能整合跨境並購企業的時期,真誠合作是解決投後管理的關鍵,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為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並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

海外並購是中國服裝企業開啟全球化的一扇大門。時尚在全球化,中國服裝品牌也在全球化,中國企業更要走出去,告訴世界我們的實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