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到沙溪這戶人家的150歲竹匾,它的故事可就多了~

經過四五代人使用過的一隻普通竹匾,

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沙溪鎮一家沿街茶館裡,

主人就保存著這樣的一隻竹匾,

其溫潤豐澤的暗紅色包漿,

記錄著主人家歲月的痕跡。

這只竹匾至今使用了最少也有140多年了, 可能還不止, 因為是祖輩傳下的東西, 實在是無法證實它到底多少歲數了。

竹匾的主人戴建國

今年56歲的戴建國,

在沙溪東市街上開著一家

名叫"戴隆盛"的茶館,

茶館從北側的老街一直延伸到七浦塘河岸,

進深有25米多, 共4進,

每一進都裝扮著"琴、棋、書、畫"的風格,

古琴、笛子、二胡等樂器擺放有序,

在所有的裝飾中最為顯眼,

彰顯出主人的追求與喜愛。

說到這只老竹匾,

老戴的話就多了起來。

我家祖上是開茶館的, 應該在清中晚期,

算算時間有300多年了, 那時, 戴隆盛茶館不但在沙溪老街上有名氣, 方圓18裡的四鄰八鄉到沙溪來趕集, 都會到茶館喝上一壺。

茶館雖然在解放初期關了,

可至今還有一些老物,

可以證明當時茶館的興旺,

如"升籮、匾、茶葉缸、茶葉箱、木板凳"等,

上面都印有或刻有"戴覽輝堂"等字樣,

還有一塊長1米多、燙金的店牌,

可惜在10多年前遺失了。

用於泡茶的古井

老升籮

當年茶館用的香器

當年茶館裡用的茶葉箱和箱子兩側的字畫

明代壁廚

刻有戴隆盛茶號字樣長板凳

當年茶館的木板凳下面印有“戴覽輝堂”字樣

如今,

這只竹匾是最典型的祖輩遺物了,

該匾直徑50釐米,

厚度2釐米多一點,

匾底正面編織著"隆盛茶號"四個字,

字雖有點模糊,

但還是可以辨認出來,

匾底反面的護竹已脫落,

編織竹匾用的是篾竹,

做工十分細巧,

經過歲月歷練的這只竹匾,

呈現出暗紅的光澤,

也就是收藏者所說的"包漿"。

“包漿”是什麼?

喝茶的人很講究茶具的包漿,茶具中的包漿主要集中在紫砂類和竹器類之中,一般人都認為紫砂類包漿效果最好。其實,茶具中的竹器類,在經過長期使用及養護之後,外觀會愈發透亮,顏色會愈發潤澤,只是竹器不易保存,所以大家都不是很重視。

你看,

這只竹匾紅裡發暗,暗裡發紅,

透出一股股深沉的光澤。

如今老戴家的這只匾,

作為一件家傳的器物被保存著。

老戴的母親張佩琳

這只匾是我的親公輩上就有的,應該有150年了,主要是茶館裡曬茶葉用的,有時過年蒸糕也會派上用場,以前把這只匾一直放在櫃子頂上,直到老街7年前重新修繕開街,才想起家中還有這只編織有字的老匾。

去年,

老戴花了20多萬元重新開起了茶館,

館名還是"戴隆盛",

茶館也成為了上海、蘇州及本地市民

生日、學生聚會、朋友相聚的場所,

97歲的中國笛王陸春林,

今年先後兩次專程來到茶館,

與當地的音樂愛好者一起切磋樂藝,

在老街上一時傳為美談。

【太報全媒體記者:姚建平 文/圖】

【編輯:未來】

【廣告】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預期收益僅作參考

當年茶館裡用的茶葉箱和箱子兩側的字畫

明代壁廚

刻有戴隆盛茶號字樣長板凳

當年茶館的木板凳下面印有“戴覽輝堂”字樣

如今,

這只竹匾是最典型的祖輩遺物了,

該匾直徑50釐米,

厚度2釐米多一點,

匾底正面編織著"隆盛茶號"四個字,

字雖有點模糊,

但還是可以辨認出來,

匾底反面的護竹已脫落,

編織竹匾用的是篾竹,

做工十分細巧,

經過歲月歷練的這只竹匾,

呈現出暗紅的光澤,

也就是收藏者所說的"包漿"。

“包漿”是什麼?

喝茶的人很講究茶具的包漿,茶具中的包漿主要集中在紫砂類和竹器類之中,一般人都認為紫砂類包漿效果最好。其實,茶具中的竹器類,在經過長期使用及養護之後,外觀會愈發透亮,顏色會愈發潤澤,只是竹器不易保存,所以大家都不是很重視。

你看,

這只竹匾紅裡發暗,暗裡發紅,

透出一股股深沉的光澤。

如今老戴家的這只匾,

作為一件家傳的器物被保存著。

老戴的母親張佩琳

這只匾是我的親公輩上就有的,應該有150年了,主要是茶館裡曬茶葉用的,有時過年蒸糕也會派上用場,以前把這只匾一直放在櫃子頂上,直到老街7年前重新修繕開街,才想起家中還有這只編織有字的老匾。

去年,

老戴花了20多萬元重新開起了茶館,

館名還是"戴隆盛",

茶館也成為了上海、蘇州及本地市民

生日、學生聚會、朋友相聚的場所,

97歲的中國笛王陸春林,

今年先後兩次專程來到茶館,

與當地的音樂愛好者一起切磋樂藝,

在老街上一時傳為美談。

【太報全媒體記者:姚建平 文/圖】

【編輯:未來】

【廣告】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預期收益僅作參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