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清,一支被遺忘的軍隊,曾打的外國列強抬不起頭

提起晚清的軍隊, 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軍紀渙散、抽鴉片、賭博。 軍隊裡隨處可見的就是, 老的老、小的小。 武器裝備更是無法往檯面上擺了, 大刀、長矛和弓箭是最常見的裝備。 更有甚的是晚清士兵中有的都搞起了副業, 擺起小攤或者挑著擔買水果花生, 有的還種起了田地。

老弱病殘的晚清軍隊

有這樣的軍隊, 大清朝的晚期遭受各國列強的侵略, 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 在歷史上有著這樣一支軍隊, 讓各國的列強都非常的頭疼, 有的甚至被打的的抬不起頭。 這就是中國軍隊近代化的前身----淮軍。

裝備精良的淮軍

淮軍”是晚清在曾國藩指示下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漢人軍隊, 因為兵員及將領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 故稱“淮軍”。 淮軍成立時只有六千五百人, 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對抗太平天國的軍隊, 配合湘軍在蘇、浙等地進攻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後, 1864年秋冬, 淮軍經過裁撤, 尚存一百零四營, 五萬餘人。

已經有了近代軍隊雛形的淮軍

1877年(光緒三年), 又參照德國營制, 建立克虜伯炮隊。 因此, 在中國近代兵制史上,由湘軍創立的勇營制度,到淮軍則發展為參用西法的制度。 兵器是清一色從德國引進的,並花大價錢聘請西洋軍官為教習, 這和當年湘軍用土法土器與由書生自任教練者迥然有別, 成為中國軍隊近代化的開端。 在以後的基隆大捷、鎮海保衛戰、鎮南關大捷、黃海海戰、威海衛之戰中, 打的法國、日本都難以招架。

淮軍的炮隊

淮軍雖擁有現代化的戰備, 但仍因襲湘軍舊制, 體制存在不少矛盾與弊端。 遇有征伐, 軍隊臨時成軍, 號令不一, 只能各自為戰。 淮軍勢力遂逐漸衰落, 後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 廣招淮軍舊將, 成為清末的主力, 即是民初北洋軍閥的雛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