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國軍俘虜國軍:胡宗南延安演好戲糊弄蔣介石

大革命時期, 湖南發生了“郭亮帶兵抓郭亮”的故事, 共產黨員郭亮帶著敵人抓郭亮, 把一幫蠢寶忽悠了;解放戰爭中, 延安出了“國軍俘虜國軍”的特大新聞, 把蔣委員長忽悠了。

1947年春, 胡宗南閃擊延安, 佔領了一座空城

胡宗南無中生有, 虛報戰績, 弄出許多笑話。 可在當時的形勢下, 把佔領延安渲染為一場“偉大勝利”, 既是順水推舟, 又是不得已而為之。

解放戰爭伊始, 國軍在各個戰場“勢如破竹”、“捷報頻傳”, 山東共軍“抱頭鼠竄”, 東北共軍“節節敗退”。 國軍打了勝仗是勝仗, 打了敗仗也是勝仗, 全看怎麼報。 會打的不如會報的,

會報的不如會吹的, 吹得越大得到的賞賜越多。 在這樣的氛圍中, 也難怪胡宗南會把“趕走”說成“攻克”, 把“小”勝吹成“大勝”。

與戰場上類似, 當時的國民政府官員同樣假話連篇, 造假成風。 抗戰勝利後, 國民黨大員接收“逆產”, 表面上冠冕堂皇, 為民辦事, 實質上借機大發橫財, 霸佔洋房別墅。 可向上報告的卻是如何解決接收難題, 如何為老百姓辦實事。 更重要的是, 蔣介石頭腦發熱, 揚言“三個月消滅共產黨”, 給各部隊制訂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指標。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於是國民黨各部隊開展了造假競賽, 何應欽、陳誠等都成了編報假戰績的高手, 胡宗南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相反, “共軍”絕不浮誇虛報, 是勝仗就報勝仗,

是敗仗就報敗仗, 統計上報的戰果經得起實踐檢驗。 在孟良崮戰役結束清點戰果時, 粟裕副司令員發現, 各縱隊上報的擊斃、俘虜的人數加起來只有2.3萬人, 而被圍殲的敵整編74師有3萬餘人。 粟裕下令逐個山頭搜索殘敵, 結果在一個大山溝裡發現了剩下的7000多人, 終將國軍“王牌中的王牌”悉數全殲。

都說“吹牛不上稅”, 那是就個體而言。 從整體、從長遠看, 吹牛終究要“上稅”的。 “喝涼水, 花贓錢, 早晚是病”, 吹牛者總有倒楣之時。 430萬裝備精良的國軍慘敗於“小米加步槍”的130萬共軍, 原因很多, 說假話、打假仗、報假戰績, 吹牛成風、吹牛上癮、吹牛競賽是重要原因之一。 最終牛皮吹破了, 把殘花敗柳吹到臺灣島上去了。

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

也是軍隊克敵制勝的法寶。 一個政黨、一支軍隊, 如果自己忽悠自己, 自己麻醉自己, 自己演戲自己喝彩, 其結局肯定是悲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