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晚上不睡覺?你需要知道這些

父母必讀育兒傳媒攜新世紀健康管理學院發起了“家庭育兒100問”問題徵集, 徵集了各年齡階段父母關注的主要問題。 很多家長都提到了一個問題:

寶寶晚上不睡覺?我該怎麼辦?

↓↓↓

專家為你答

資深育兒專家張岩老師這麼說

Q:寶寶3個月, 他晚上快要睡著的時候的頭總是不停地左右搖晃, 怎麼辦?

A:很多家長不太瞭解, 睡眠是分深睡眠和淺睡眠, 就是非快眼動睡眠各個階段。 孩子剛開始睡還沒有那麼深睡眠的時候, 他是會有點動作的。 關於頭總是晃, 其實我不覺得他的左右晃會對他的大腦產生危害。 如果你不願意讓他晃, 可以嘗試著讓他趴著睡, 對睡姿進行一些調整, 再看看小朋友的反應。 我們很多小朋友很喜歡趴睡的, 只要家人保證他是安全的, 周圍沒有毛巾堵住嘴巴, 就是可以的。

Q:寶寶5個月, 總要吃著奶睡覺, 怎麼辦?

A:我們希望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向規律餵養發展,

這樣能夠讓寶寶夜間睡得更加安穩, 睡眠時間長一些。 這個需要耐心地調整, 如果孩子一直奶睡, 他的姿勢很舒服, 又沒有睡得很熟, 他可能就會在您有一些動作的時候發覺媽媽要脫離他了。 各個家長調整的方法也不一樣, 有一些媽媽就是喂飽了、拍嗝了以後, 讓他過一會兒疲勞了, 再把他放在小床上睡。 希望媽媽能夠在餵奶的時間把他喂飽了, 睡熟了就放他下來。

Q:孩子6個月, 晚上睡覺總醒, 怎麼辦?

A:孩子睡覺的環境、溫度很重要, 只要別蓋的太多, 周圍很舒適, 一般小朋友都能睡得很好。 還有晚上要減少一些對小朋友的刺激, 如果小床周圍有色彩鮮豔的玩具, 晚上要拿掉。 白天多跟他說話、多玩,

讓他知道白天是興奮的, 夜間是乏燥無味的, 是要休息的, 這樣培養他的白晝觀念。 然後晚上餵養的時候, 既能保證他吃飽, 又別太撐, 在這個狀態下去睡覺。

以上整理自“家庭育兒100問”系列答疑微課

掃碼收聽

專家答疑

專欄

張岩老師介紹

新世紀健康管理學院資深育兒專家。 40年婦產科醫生、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市婦產醫院進修學習。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1999年開始出國工作、考察學習, 將西方先進的醫學教育理念與國內婦產科服務相結合, 曾遠赴非洲參與無國界醫療支援工作, 回國後從事母嬰諮詢與醫學教育工作。 中央電視臺、北京廣播電臺等媒體節目特邀醫學教育專家。

百科君來補充

父母必讀《家庭育兒百科》這麼說

2-3個月——培養晝夜節律

建立晝夜交替模式

嬰兒的睡眠在這個時期仍是片斷性的, 因為他的胃容量有限, 每2~3小時就需要喂一次奶, 同時嬰兒腦發育還不成熟, 睡眠模式還沒有建立, 沒有白天黑夜的區分。 爸爸媽媽要幫助嬰兒培養晝夜節律, 讓其安心成長。

媽媽可以通過控制臥室的光線和聲音來促使嬰兒生物鐘的形成。 早上起床, 媽媽把房間的窗簾拉開, 讓陽光喚醒嬰兒。 給嬰兒一個擁抱, 或播放輕柔的音樂, 讓他自己醒來。 白天嬰兒醒著的時候, 儘量多跟他一起玩耍。 把嬰兒抱到家人聚集的客廳或戶外, 多逗他, 讓他白天能徹底清醒。 晚上嬰兒入睡前1~2小時, 媽媽可以把窗簾拉上, 調暗室內光線。 到了嬰兒該睡覺的時候,

就把燈關掉, 把門關好, 不要讓門縫透光或是傳進嘈雜聲。 如果夜裡需要照顧嬰兒, 也要選擇暗的夜光燈或用手電筒。 房間的窗簾應該厚實, 避免窗外透進燈光。

固定睡前程式

睡前程式可由媽媽決定, 通常包括給嬰兒洗澡、換睡衣、講故事、唱兒歌或是給嬰兒按摩等。 如果媽媽堅持這個睡前程式, 嬰兒就會漸漸明白, 做完一切就該睡覺了。 如果嬰兒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麼, 他會更放鬆。 而越放鬆, 嬰兒就越容易快速入睡。

培養嬰兒自主入睡的習慣

觀察到嬰兒有睡意的時候, 把他放在床上, 讓他自己入睡。 如果嬰兒哭鬧, 媽媽可以在一邊陪伴和安撫他, 比如撫摸他、輕輕拍拍他, 或者抱起他。 這樣連續幾天, 嬰兒便會逐漸養成自己入睡的習慣了。 當他學會了自己入睡,在半夜醒來時也可以不依賴媽媽的幫助,自己重新入睡。

4-5個月——緩解嬰兒鬧覺和夜啼

緩解嬰兒鬧覺

嬰兒不想睡時,不必努力地哄嬰兒入睡,因為此時任何一點外力干擾都會使嬰兒更加煩躁,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爸爸媽媽感慨,嬰兒鬧覺時怎麼哄都不行的原因。相反,順著嬰兒的意思更容易讓他安靜下來,如果他真的不想睡,爸爸媽媽可以給他講故事,或是哼唱《搖籃曲》,待嬰兒實在忍不住困意時自然就會入睡了。科學理解嬰兒鬧覺。小嬰兒通常不會很安穩地睡覺,他們睡覺時會有面部表情變化,四肢會扭動,時常還會發出一些聲響,但這些並不影響他們的睡眠品質。此外,爸爸媽媽還應清楚每個嬰兒都有自己的睡眠習慣,要尊重嬰兒的睡眠習慣,不要拿自己的嬰兒和別人的比較。

緩解嬰兒夜啼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嬰兒夜間休息,爸爸媽媽要為他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比如室內溫度要適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讓嬰兒排尿。

及時處理問題。嬰兒發生夜啼,爸爸媽媽可先摸摸嬰兒尿布是否有尿濕,再摸摸嬰兒手腳以瞭解他是否感覺過熱或過冷,從而及時處理,當嬰兒感覺舒適後很快會再次進入夢鄉。

針對需要補充營養素。嬰兒每天都會攝入大量含鈣豐富的乳汁,但之所以還會出現缺鈣問題多因吸收不好所致。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如果嬰兒夜啼因缺鈣所致,爸爸媽媽要注意遵醫囑為嬰兒補充維生素D製劑。在天氣、溫度適宜的時候要常帶嬰兒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也可補充維生素D。

合理飲食。嬰兒飲食不當,會造成食物在胃部積存,引起腸胃不適,導致夜晚不能正常睡眠。特別要注意夜奶不可攝入過量。因消化不良導致的夜啼,經過飲食調節很容易痊癒。

避免過度呵護。嬰兒夜啼,有些爸爸媽媽會一味地遷就嬰兒,搖、拍、哄不見效後,只得抱著嬰兒滿屋走,直到他再次進入夢鄉。久而久之,嬰兒會依賴爸爸媽媽的“哄覺”,以致夜啼時間越來越長。對於這樣的嬰兒,當他從夜裡驚醒後,爸爸媽媽可以低聲和他說話,輕拍他的身體,借語言和動作幫嬰兒產生“睡眠的延遲回饋”。

6個月開始——幫助嬰兒睡整覺

※ 晚上儘量不要打斷嬰兒的睡眠,比如叫起來餵奶或者把嬰兒弄醒把尿。如果嬰兒實在無法入睡,媽媽可以進行哺乳,但要逐漸減少夜間哺乳次數,延長兩次哺乳的間隔,直到完全過渡到晚上不再哺乳。

※ 儘量讓嬰兒白天規律作息,不睡得過量,這樣他晚上會睡得踏實些,時間長些。

※ 給嬰兒安排安靜、舒適的睡眠場所,睡前不要讓嬰兒過於興奮,按時關燈,保持安靜,室溫適宜、空氣清新、被褥厚薄合適,去除讓嬰兒分散注意力的物品,比如玩具等。可以睡覺前洗澡,誘導更好的睡眠欲望,提高睡眠品質。

※ 建立規律的睡覺時間,營造同樣的睡前程式,比如洗澡、講故事,讓嬰兒清楚完成這些事就到了睡覺時間。一旦形成睡眠習慣,就不要輕易破壞它。

※ 上床時間不宜太早,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嬰兒晚上8點入睡,但通常嬰兒9點才能入睡,不妨讓嬰兒8點半上床,讓他在上床後20分鐘內入睡,之後逐步提前上床時間,直到建立一個適宜嬰兒的睡眠時間。

※ 當嬰兒不想睡覺或哭鬧時,不要讓嬰兒起床,可以撫摸嬰兒,引導嬰兒逐漸安靜下來,避免嬰兒因哭鬧興奮時間過長而久久不能入睡。

※ 如果嬰兒睡覺中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要馬上又抱又哄,或給他餵奶和喝水,可以輕拍或撫摸他,使他重新入睡。

以上節選自父母必讀《家庭育兒百科》

掃碼可購書

《家庭育兒百科》由具備多年一線經驗的醫護人員及教育、心理學工作者執筆,涵蓋“胎兒”“新生兒”“嬰兒”“幼兒”“學齡前”5大成長期,從餵養、護理、常見問題、情感、思維、智力、性格培養等7大方面,立足于眾多家長的育兒實踐,貼合新生代父母育兒需求,是值得每位新手父母擁有的育兒工具書。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書

當他學會了自己入睡,在半夜醒來時也可以不依賴媽媽的幫助,自己重新入睡。

4-5個月——緩解嬰兒鬧覺和夜啼

緩解嬰兒鬧覺

嬰兒不想睡時,不必努力地哄嬰兒入睡,因為此時任何一點外力干擾都會使嬰兒更加煩躁,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爸爸媽媽感慨,嬰兒鬧覺時怎麼哄都不行的原因。相反,順著嬰兒的意思更容易讓他安靜下來,如果他真的不想睡,爸爸媽媽可以給他講故事,或是哼唱《搖籃曲》,待嬰兒實在忍不住困意時自然就會入睡了。科學理解嬰兒鬧覺。小嬰兒通常不會很安穩地睡覺,他們睡覺時會有面部表情變化,四肢會扭動,時常還會發出一些聲響,但這些並不影響他們的睡眠品質。此外,爸爸媽媽還應清楚每個嬰兒都有自己的睡眠習慣,要尊重嬰兒的睡眠習慣,不要拿自己的嬰兒和別人的比較。

緩解嬰兒夜啼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嬰兒夜間休息,爸爸媽媽要為他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比如室內溫度要適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讓嬰兒排尿。

及時處理問題。嬰兒發生夜啼,爸爸媽媽可先摸摸嬰兒尿布是否有尿濕,再摸摸嬰兒手腳以瞭解他是否感覺過熱或過冷,從而及時處理,當嬰兒感覺舒適後很快會再次進入夢鄉。

針對需要補充營養素。嬰兒每天都會攝入大量含鈣豐富的乳汁,但之所以還會出現缺鈣問題多因吸收不好所致。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如果嬰兒夜啼因缺鈣所致,爸爸媽媽要注意遵醫囑為嬰兒補充維生素D製劑。在天氣、溫度適宜的時候要常帶嬰兒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也可補充維生素D。

合理飲食。嬰兒飲食不當,會造成食物在胃部積存,引起腸胃不適,導致夜晚不能正常睡眠。特別要注意夜奶不可攝入過量。因消化不良導致的夜啼,經過飲食調節很容易痊癒。

避免過度呵護。嬰兒夜啼,有些爸爸媽媽會一味地遷就嬰兒,搖、拍、哄不見效後,只得抱著嬰兒滿屋走,直到他再次進入夢鄉。久而久之,嬰兒會依賴爸爸媽媽的“哄覺”,以致夜啼時間越來越長。對於這樣的嬰兒,當他從夜裡驚醒後,爸爸媽媽可以低聲和他說話,輕拍他的身體,借語言和動作幫嬰兒產生“睡眠的延遲回饋”。

6個月開始——幫助嬰兒睡整覺

※ 晚上儘量不要打斷嬰兒的睡眠,比如叫起來餵奶或者把嬰兒弄醒把尿。如果嬰兒實在無法入睡,媽媽可以進行哺乳,但要逐漸減少夜間哺乳次數,延長兩次哺乳的間隔,直到完全過渡到晚上不再哺乳。

※ 儘量讓嬰兒白天規律作息,不睡得過量,這樣他晚上會睡得踏實些,時間長些。

※ 給嬰兒安排安靜、舒適的睡眠場所,睡前不要讓嬰兒過於興奮,按時關燈,保持安靜,室溫適宜、空氣清新、被褥厚薄合適,去除讓嬰兒分散注意力的物品,比如玩具等。可以睡覺前洗澡,誘導更好的睡眠欲望,提高睡眠品質。

※ 建立規律的睡覺時間,營造同樣的睡前程式,比如洗澡、講故事,讓嬰兒清楚完成這些事就到了睡覺時間。一旦形成睡眠習慣,就不要輕易破壞它。

※ 上床時間不宜太早,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嬰兒晚上8點入睡,但通常嬰兒9點才能入睡,不妨讓嬰兒8點半上床,讓他在上床後20分鐘內入睡,之後逐步提前上床時間,直到建立一個適宜嬰兒的睡眠時間。

※ 當嬰兒不想睡覺或哭鬧時,不要讓嬰兒起床,可以撫摸嬰兒,引導嬰兒逐漸安靜下來,避免嬰兒因哭鬧興奮時間過長而久久不能入睡。

※ 如果嬰兒睡覺中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要馬上又抱又哄,或給他餵奶和喝水,可以輕拍或撫摸他,使他重新入睡。

以上節選自父母必讀《家庭育兒百科》

掃碼可購書

《家庭育兒百科》由具備多年一線經驗的醫護人員及教育、心理學工作者執筆,涵蓋“胎兒”“新生兒”“嬰兒”“幼兒”“學齡前”5大成長期,從餵養、護理、常見問題、情感、思維、智力、性格培養等7大方面,立足于眾多家長的育兒實踐,貼合新生代父母育兒需求,是值得每位新手父母擁有的育兒工具書。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