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溫江區柳城街道以“小基金 微資本”撬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發展治理

溫江區柳城街道以“小基金 微資本”撬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發展治理

2016年以來, 成都市溫江區柳城街道航太路社區在成都市慈善總會的指導下,

建立善鄰互助社區基金, 通過策劃互聯網“點贊”專案和其他眾籌活動充實基金, 籌集資金用於開展困難幫扶和社區公益活動, 讓社區基金與公益組織形成良性迴圈的生態鏈, 調動了社區居民、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熱情。

一、多元眾籌撬動治理資本。 社區黨委通過聯繫區檔案館、區黨校等駐轄區單位, 號召黨員群眾直接到社區進行捐贈等方式募集公益資金。 同時, 通過培育自組織, 根據居民需求, 借助點贊網公益平臺發起點贊專案, 激發居民參與公益眾籌, 資金溢出部分或活動義賣利潤匯入社區基金。 截止2017年8月, 航太路社區通過駐轄區單位説明、黨員群眾捐贈籌得資金7448元,

發起並眾籌成功“阿姨們的手工坊”、“加油吧!骨幹”、“夢想的階梯”等7個點贊項目, 輻射1萬餘人, 共計籌得資金13099元, 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應。 “善鄰基金”將黨員、居民、轄區單位等社區資源轉化為資本, 實現治理資本的原始積累。

二、公益超市壯大治理資金。 社區引入專業社會組織益相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以建立運營善鄰互助公益超市, 完善志願積分兌換機制, 為轄區困難人群提供靈活就業攤位的方式, 盤活社區資源, 形成社區自給自足的內生迴圈運轉模式。 營造1+1+1+N公益服務模式, 即一個超市、一個志願者組織、一個下午茶聊吧、集成愛心企業商品展示代購、居民低償健康服務、志願者積分兌換、特色商品售賣等N個公益服務, 通過進駐超市的商家將一定比例的收益捐贈給社區基金以增強社區反哺轄區居民的能力。

在發展社區“善鄰慈善基金”過程中, 調動轄區單位和社區居民志願參與社區自治的熱情, 實現慈善基金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

三、專案運作凝聚治理力量。 以天韻之聲合唱團、“航太大媽”、李姐手工坊等培育成型的居民自組織或活動社團為抓手, 鼓勵自組織、社團積極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等方面工作, 主動發揮生力軍作用。 2016年11月, “善鄰基金”開創性的用於文體活動, 資助社區足球隊參與柳城街道“籠式足球賽”, 以大慈善理念拓展基金使用範圍, 得到成都市慈善總會的肯定, 並受邀參加成都市“社區慈善主題沙龍”進行經驗交流;同年12月, “航太大媽”自發組織,

連結轄區單位, 徵集到20個節目, 在文廟廣場舉辦志願者表彰匯演, 成都晚報作現場報導。 2016年, 航太路社區榮獲成都市文明社區稱號。

(成都市溫江區柳城街道黨工委)

編輯:謝宜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