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咸豐彌留之際佈置的完美權利架構,八大臣輔政卻鬥不過一個慈禧

晚清政權在咸豐皇帝駕崩之後,處於一個風口浪尖的漩渦之中,各方勢力都欲獨攬大權而將對方踢出核心層。 實際上, 在咸豐皇帝彌留之際,已佈置好一個非常完美的權利佈局架構,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終技高一籌的慈禧笑到了最後。

清室入關後的第七任君主咸豐皇帝, 子嗣不旺, 只有一位阿哥載淳(注:另一子夭折), 年方六歲。 皇位自然由載淳繼承, 但國無長君, 如何既能避免皇權旁落, 又能保障帝國的中樞不會因幼君無法親政而出現權力真空與混亂, 需要咸豐對未來權力做出合理的制度性安排。

在這一點上, 咸豐表現出了不俗的政治智慧, 彌留之際, 他口授兩道諭旨, 其一:“皇長子禦名載淳, 著立為皇太子”;其二:“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 贊襄一切政務”。 也就是說, 咸豐為小皇帝設置了一個八大臣輔政的權力架構。

顧命大臣輔政的體制並非咸豐首創, 在大清開國之初已有先例。 清世祖順治六歲繼位, 即由睿親王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 不過, 輔政大臣“去天尺五”, 很容易盜柄自專, 蛻變為朝廷“僭主”, 贊襄團的成員越少, 權力越容易轉移到一人身上。 多爾袞輔政之後, 果然排擠掉鄭親王, 獨攬大權, 儼然成了隱形皇帝。

康熙八歲登基, 太皇太后孝莊又命鼇拜等四大臣輔政, 雖然她鑒於多爾袞篡權之禍, 將贊襄團的規模擴大了一倍, 但最終還是由鼇拜恩威專擅。

現在, 咸豐將贊襄大臣增至八人,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決策顧問班子。 這八名顧命大臣中, 咸豐的寵臣肅順排名第四, 不過, 實際上這個輔政班子以肅順為首。 當時肅順的職務是內閣協辦大學士、御前大臣、戶部尚書。

協辦大學士屬於虛銜, 御前大臣作為皇帝近臣,理論上也沒有多大的正式權力, 但是, 肅順深受咸豐器重, 流亡於熱河的王公大臣都唯他馬首是瞻, 所以, 他的隱權力是最大的。

以肅順的權勢, 完全可能會變成多爾袞,鼇拜那樣的僭主式權臣。 咸豐對此也是有防備的, 將贊襄團擴大到八人, 便是出於分權的考慮。

咸豐又在他身後的權力佈局中,加大了後妃的權重, 以此來制衡這八人贊襄團的權力。 他賜給皇后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后)一方“禦賞”印璽, 賜給小皇帝一方“同道堂”印璽,這兩枚印璽, 是最高權力的象徵, 用法如下:“母后用‘禦賞’璽, 印起;上用‘同道堂’璽, 印訖。 凡應用朱筆者,

用此代之, 述旨亦均用之, 以杜弊端。 ”

也就是說, 以皇帝名義發出的一切上諭、朱批,必須在起首處加蓋“禦賞”印, 結尾處加蓋“同道堂”印, 方才生效。

咸豐設想通過這樣的分權設計, 將政務的最終決策權與否決權、法令的審核權與簽署權收攏於皇室, 贊襄團的權力則被限制在“輔弼”性質上, 不可直接以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 從而防止贊襄權侵吞皇權。

咸豐對身後權力的分配,可謂煞費苦心。 概括地說, 他佈置了一個環環相扣、層層設防的權力格局:帝國的一切政務, 由一個龐大的輔政集體贊襄團經手;兩宮皇太后作為皇權的有限代理人, 不親理朝政, 卻控制著最後的拍板大權。 太后與贊襄團相互牽制, 誰也無法專擅。

這麼嚴密的權力佈局,應該不會出亂子了吧?所以,

咸豐放心地去見列祖列宗了。 然而, 咸豐皇帝剛剛賓天, 政治亂子就出現了,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亂子。

之所以產生政治亂子, 不是因為咸豐的權力佈局不合理, 而是帝國的權力運行並不會乖乖地接受制度的規劃, 更大程度上,它受制于對弈各方的實力分佈。制度,可以安排正式的權力,卻無法分配非正式的隱權力。

就隱權力而言,以肅順為首的贊襄集團與兩宮太后、小皇帝是不對等的,前者根基深植、黨羽廣布,後者孤兒寡母、勢單力薄。

在這個失衡的實力弈局中,贊襄集團不想執政大權被兩宮太后分持,太后也不甘心讓贊襄集團獨攬朝政。

贊襄團與太后的第一場較量,很快發生在一次御前會議上,兩宮太后召集輔政大臣入內,商討頒佈詔諭、批復疏章、任免廷臣的程式問題,這涉及到實實在在的權力分配。肅順等輔政大臣首先提出:皇帝的諭旨由贊襄團擬定,太后只管蓋上印璽就行,不必更改。顯而易見,贊襄團想架空兩宮太后的權力,讓她們當“橡皮圖章”。

慈禧堅決不同意贊襄團的意見。兩方各不相讓,相持不下,整整談判了四日。最後,贊襄團退讓一步,總算與太后達成了權力分配方案。根據這一方案,贊襄團掌握著諭旨、朱批的草擬權,但需經太后過目同意,太后保留著修改權與否決權;中央部長與地方督撫的任命由贊襄團提名,太后裁定,一般官員的任命,則按照成例,在御前“抓鬮”。

如果說咸豐遺詔為身後的權力格局提供了一個原則性的大框架,贊襄團與太后通過四天談判達成的補充性協議,則是一份具體的執行方案。那麼,後咸豐時代的權力分配,理應不存在糾纏不清的問題了。

然而,對於兩宮太后而言,雖然保住了決策大權,但肅順集團對皇權的威脅仍然存在,慈禧夢想著將贊襄團完全逐出帝國的核心權力圈。怎麼辦?她想到了此時留在北京與洋人斡旋的恭親王。

咸豐遺詔中存在著一個從字面上看不出來的漏洞,遺詔對恭親王隻字不提,有些掩耳盜鈴地將恭親王排斥在顧命大臣名單之外。

恭親王奕是咸豐皇帝奕詝的六弟,才幹見識遠勝於咸豐。後來的所謂“同治中興”,就是以恭親王為首的洋務派開創的。

咸豐之父道光皇帝曾在立儲問題上,一度舉棋不定,立四阿哥奕詝還是六阿哥奕詝?後來,咸豐雖然繼承了大統,但他對恭親王的“亮瑜情結”卻一直無法釋懷。

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北狩”,匆匆命恭親王收拾爛攤子。不過這樣一來,在咸豐遠離帝都之時,留守京城的中央政府其實由恭親王主持,而經其周旋,聯軍撤走,和局談成,更使他獲得了“僭主”般的權威。

咸豐的權力佈局有意“遺忘”了這位雄略的六弟,可是,恭親王積累起來的勢力不會馬上消失掉。如果與恭親王結成聯盟,慈禧便完全有可能抗衡乃至扳倒肅順集團。

年方27歲的慈禧表現出了過人的心機與手腕,她透過極為隱蔽的秘密管道,繞過肅順的耳目,與遠在500裡外的恭親王取得聯繫。慈禧欲清掃權力障礙,恭親王欲進入權力中心,雙方一拍即合,悄悄佈置下了搞掉肅順集團的計畫。

咸豐十一年八月初一,恭親王借赴熱河奔喪之機,得以單獨會見兩宮太后,叔嫂密商一個多時辰,敲定了發動政變的地點、政變擬旨的人選及其他細節。

而自以為控制了全域的肅順卻麻痹大意,對這一場即將發生在眼皮底下的奪權陰謀渾然不覺。

九月二十三日,按贊襄團與太后的商定,是“恭奉大行皇帝梓宮(棺材)回京”的日子。梓宮回京有一套非常繁複的儀禮,慈禧便以小皇帝年幼,經不起折騰為由,與贊襄團商議是否有變通的方式。肅順等人不知是計,同意太后與小皇帝由贊襄團中的載垣、端華護駕,先行一步,回北京城恭候梓宮。

慈禧成功地走出了擺脫肅順勢力範圍、提前與恭親王“會師”的關鍵一步,須知京城的政治局面,由太后盟友恭親王的勢力掌控,慈禧回宮,便如龍入大海。

九月二十九日,兩宮太后與小皇帝回到北京城,不待休息,立即召見恭親王及其他朝中大臣,“縷述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欺藐之狀”,一邊說,一邊哭,眼淚與鼻涕齊流,群臣也聽得義憤填膺。

周祖培(注:清制,中央六部各設二尚書,一為滿人,一為漢人,肅順為滿人尚書,常排擠他)受恭親王暗示,率先跳出來說:“何不重治其罪?”慈禧說:“他們是贊襄王大臣,如何治罪?”周祖培出了一個主意:“太后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問。”恭親王這時將早已擬好的治罪詔書奉給太后,太后欣然鈐印。

次日,群臣朝會,恭親王宣讀了拿問“三奸”的詔書,載垣、端華被當場拿下。當天深夜,護棺行至密雲縣的肅順也被人從睡夢中揪了出來,連夜解赴北京。

可憐咸豐皇帝尚未入土為安,其臨終指定的顧命八大臣已于頃刻間被解除權力,精心設置的權力佈局也隨之土崩瓦解。

更大程度上,它受制于對弈各方的實力分佈。制度,可以安排正式的權力,卻無法分配非正式的隱權力。

就隱權力而言,以肅順為首的贊襄集團與兩宮太后、小皇帝是不對等的,前者根基深植、黨羽廣布,後者孤兒寡母、勢單力薄。

在這個失衡的實力弈局中,贊襄集團不想執政大權被兩宮太后分持,太后也不甘心讓贊襄集團獨攬朝政。

贊襄團與太后的第一場較量,很快發生在一次御前會議上,兩宮太后召集輔政大臣入內,商討頒佈詔諭、批復疏章、任免廷臣的程式問題,這涉及到實實在在的權力分配。肅順等輔政大臣首先提出:皇帝的諭旨由贊襄團擬定,太后只管蓋上印璽就行,不必更改。顯而易見,贊襄團想架空兩宮太后的權力,讓她們當“橡皮圖章”。

慈禧堅決不同意贊襄團的意見。兩方各不相讓,相持不下,整整談判了四日。最後,贊襄團退讓一步,總算與太后達成了權力分配方案。根據這一方案,贊襄團掌握著諭旨、朱批的草擬權,但需經太后過目同意,太后保留著修改權與否決權;中央部長與地方督撫的任命由贊襄團提名,太后裁定,一般官員的任命,則按照成例,在御前“抓鬮”。

如果說咸豐遺詔為身後的權力格局提供了一個原則性的大框架,贊襄團與太后通過四天談判達成的補充性協議,則是一份具體的執行方案。那麼,後咸豐時代的權力分配,理應不存在糾纏不清的問題了。

然而,對於兩宮太后而言,雖然保住了決策大權,但肅順集團對皇權的威脅仍然存在,慈禧夢想著將贊襄團完全逐出帝國的核心權力圈。怎麼辦?她想到了此時留在北京與洋人斡旋的恭親王。

咸豐遺詔中存在著一個從字面上看不出來的漏洞,遺詔對恭親王隻字不提,有些掩耳盜鈴地將恭親王排斥在顧命大臣名單之外。

恭親王奕是咸豐皇帝奕詝的六弟,才幹見識遠勝於咸豐。後來的所謂“同治中興”,就是以恭親王為首的洋務派開創的。

咸豐之父道光皇帝曾在立儲問題上,一度舉棋不定,立四阿哥奕詝還是六阿哥奕詝?後來,咸豐雖然繼承了大統,但他對恭親王的“亮瑜情結”卻一直無法釋懷。

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北狩”,匆匆命恭親王收拾爛攤子。不過這樣一來,在咸豐遠離帝都之時,留守京城的中央政府其實由恭親王主持,而經其周旋,聯軍撤走,和局談成,更使他獲得了“僭主”般的權威。

咸豐的權力佈局有意“遺忘”了這位雄略的六弟,可是,恭親王積累起來的勢力不會馬上消失掉。如果與恭親王結成聯盟,慈禧便完全有可能抗衡乃至扳倒肅順集團。

年方27歲的慈禧表現出了過人的心機與手腕,她透過極為隱蔽的秘密管道,繞過肅順的耳目,與遠在500裡外的恭親王取得聯繫。慈禧欲清掃權力障礙,恭親王欲進入權力中心,雙方一拍即合,悄悄佈置下了搞掉肅順集團的計畫。

咸豐十一年八月初一,恭親王借赴熱河奔喪之機,得以單獨會見兩宮太后,叔嫂密商一個多時辰,敲定了發動政變的地點、政變擬旨的人選及其他細節。

而自以為控制了全域的肅順卻麻痹大意,對這一場即將發生在眼皮底下的奪權陰謀渾然不覺。

九月二十三日,按贊襄團與太后的商定,是“恭奉大行皇帝梓宮(棺材)回京”的日子。梓宮回京有一套非常繁複的儀禮,慈禧便以小皇帝年幼,經不起折騰為由,與贊襄團商議是否有變通的方式。肅順等人不知是計,同意太后與小皇帝由贊襄團中的載垣、端華護駕,先行一步,回北京城恭候梓宮。

慈禧成功地走出了擺脫肅順勢力範圍、提前與恭親王“會師”的關鍵一步,須知京城的政治局面,由太后盟友恭親王的勢力掌控,慈禧回宮,便如龍入大海。

九月二十九日,兩宮太后與小皇帝回到北京城,不待休息,立即召見恭親王及其他朝中大臣,“縷述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欺藐之狀”,一邊說,一邊哭,眼淚與鼻涕齊流,群臣也聽得義憤填膺。

周祖培(注:清制,中央六部各設二尚書,一為滿人,一為漢人,肅順為滿人尚書,常排擠他)受恭親王暗示,率先跳出來說:“何不重治其罪?”慈禧說:“他們是贊襄王大臣,如何治罪?”周祖培出了一個主意:“太后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問。”恭親王這時將早已擬好的治罪詔書奉給太后,太后欣然鈐印。

次日,群臣朝會,恭親王宣讀了拿問“三奸”的詔書,載垣、端華被當場拿下。當天深夜,護棺行至密雲縣的肅順也被人從睡夢中揪了出來,連夜解赴北京。

可憐咸豐皇帝尚未入土為安,其臨終指定的顧命八大臣已于頃刻間被解除權力,精心設置的權力佈局也隨之土崩瓦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