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餐桌一幕,看出富養與愛養孩子的區別

有兩個孩子:

一個剛出生兩個月就被媽媽送回了老家, 由姥姥姥爺撫養, 媽媽每天通過隔著電腦看孩子從小逐漸長到大, 每隔一兩個月回老家陪孩子幾天, 為孩子帶去很多好吃好玩的。 直到孩子三歲半, 媽媽將孩子接回自己身邊, 但由於工作忙碌, 無法照顧孩子, 孩子的姥姥遠離老家, 在媽媽身邊替媽媽繼續帶孩子。 六一兒童節的時候, 媽媽工作忙碌, 沒有辦法陪孩子過, 於是為孩子定制一個美麗的公主蛋糕, 並留下一句話後離開, 這句話是這樣寫的“寶貝, 媽媽愛你。 媽媽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去打拼了,

請你相信媽媽一定會給你最好的生活。 ”

這個長大的孩子看著很文靜乖巧, 不太愛說話。

一個從出生就由媽媽親自撫養。 這位媽媽親眼見證的孩子的第一次抬頭、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行、第一次叫媽媽……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驚喜。 媽媽陪伴孩子度過了三個365天的日日夜夜,

孩子在媽媽的呵護下, 健康成長。

這個長大的孩子看著很活潑, 甚至活潑的有點鬧騰。

一日, 這兩位媽媽帶著孩子在餐廳吃飯。 活潑的孩子用自己的熱情感染了文靜的孩子, 兩個小傢伙迅速成為好朋友, 在桌椅上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也許是玩的太投入太激動, 兩個小傢伙一不留神從桌椅上掉了下來, 坐了一個屁股蹲兒。

文靜孩子的媽媽用犀利的眼神瞪了文靜的孩子一眼。 文靜的孩子一下子回到座位上, 安分地坐好一語不發, 臉上的笑容更是消失不再。 事後,

活潑孩子再找她玩耍, 她也不再參與。

那個活潑的孩子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 絲毫沒有起來的意識。 活潑孩子的媽媽拉拉她起來, 提醒她不要再這樣摔了有危險。 這活潑的孩子鉤住媽媽的脖子, 親了一下頑皮地說:“知道了, 媽媽”。

這餐桌上短短的一幕,

懂的人看了心裡會有莫名的觸動。

你說文靜的孩子愛媽媽嗎?愛, 文靜孩子的媽媽愛孩子嗎?愛。 只是這種感覺的愛, 讓人感到一種隔閡與生分。 媽媽的一個眼神能夠讓孩子頓時如此緊張, 可見文靜的孩子的愛中包含了對媽媽的敬畏, 有一種害怕失去而故意去迎合之感。 在孩子的心裡, 媽媽的愛是有條件的, 媽媽更愛那個聽話、懂事的她。

活潑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互動,雖然那活潑的孩子有怕媽媽批評而故意撒嬌之嫌,但是活潑的孩子底氣足,她知道無論如何媽媽是愛自己的,媽媽的愛是無條件的。

故事講到這裡,我們可以認為第一位媽媽是富養,強調優質的物質生活而缺缺席了孩子的成長;第二位媽媽是愛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是最好的愛?孩子最清楚,給予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最純粹、最有意義的愛。

活潑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互動,雖然那活潑的孩子有怕媽媽批評而故意撒嬌之嫌,但是活潑的孩子底氣足,她知道無論如何媽媽是愛自己的,媽媽的愛是無條件的。

故事講到這裡,我們可以認為第一位媽媽是富養,強調優質的物質生活而缺缺席了孩子的成長;第二位媽媽是愛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是最好的愛?孩子最清楚,給予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最純粹、最有意義的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