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日白露,做到“一不貪”“二不露”“三凍”,健康過秋冬!

明日, 9月7日, 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白露了, 民諺有雲:白露秋分夜, 一夜涼一夜。

這是說, 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 氣溫日際變化大, 暑氣漸消, 秋高氣爽, 白露過後, 天就漸涼了。

白露習俗:吃龍眼、祭禹王、釀白露酒

福州吃龍眼:福州"白露必吃龍眼", 白露之前, 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

蘇浙地區釀白露米酒:舊時蘇浙一帶每到白露, 家家釀酒, 用以待客。

太湖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 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 每年白露都舉行祭禹王香會

白露養生, 做到“一不貪”

睡臥不貪涼

民間有一個說法:“白露身勿露, 露了凍瀉肚。 ”

隨著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明顯, 撤掉涼席, 關上窗戶, 換上長袖衣入睡, 將薄棉被備在床頭。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 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 但夜晚仍會較涼, 日夜氣溫差較大, 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

因此, 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 不能袒胸露背, 睡臥不可貪涼, 所謂“白露勿露身, 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將薄棉被備在床頭, 是十分必要的, 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 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 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

白露養生, 做到“二不露”

一:不露肚臍

因為肚臍部位表皮最薄, 皮下沒有脂肪, 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 對外部刺激敏感。

晚上睡覺, 要蓋好被子, 寒氣重, 若暴露腹部, 極易通過肚臍進入身體。

白天即便天氣再熱也不建議穿露臍裝, 外邪易侵入身體, 如果寒氣直中腸胃, 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天長日久,

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 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二:不露腳趾

俗話說“寒從腳起, 熱從頭散”, 腳步分佈著人體六條重要靜脈, 且腳遠離心臟, 血液迴圈最為不暢。

研究證實, 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兇。

所以, 白露應注意腳的保暖, 鞋襪宜寬鬆、舒適、吸汗。

晚上可用溫水泡腳, 水要沒過腳腕, 時間在15~30分鐘, 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

白露養生, 做好“三凍”

"春捂秋凍"一直是中國人的養生法則。 需要"秋凍"的原因是, 秋季不宜過早的增加衣物, 適量的涼爽刺激, 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有助於健康的度過冬季,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一凍:鼻子

凍鼻子是指多用冷水洗鼻子。

首先,冷水洗鼻子可以增強鼻孔和整個呼吸道的對冷空氣的適應力,可以預防感冒和流感。有醒腦、明目等作用。

其次,冷水洗鼻子可以預防鼻炎的出現,鼻炎容易出現鼻塞、鼻癢等情況,而利用冷水可以預防和治療這些現象。

每天早晚各一次利用泉水、井水或者自來水,反復洗鼻腔。同時,沖洗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用鼻子吸水。

二凍:呼吸道

凍呼吸道不是指讓肺受涼,而是指多呼吸冷空氣。

白露之後早晨會更涼爽,多呼吸空氣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呼吸道對寒冷和疾病的抵禦力。

同時,鍛煉肺部,有利於度過寒冷的冬天。預防流感、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三凍:臉

如果秋季不能保護好面部,容易在冬季出現凍瘡、皸裂等現象。

冷水洗臉是給面部血管做體操,能夠增強面部皮膚的彈性,使面部更光澤,減少面部皺紋的產生。

同時,促進面部血液迴圈,提高面部的禦寒能力。

另外冷水洗臉更有利於頭腦清醒,有興奮作用,對神經衰弱、頭痛、頭暈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冷水洗臉分為幹性和油性皮膚,除油性皮膚外,都適合冷水洗臉。一般清洗最好超過3分鐘,不宜搓揉,以撩洗為宜。

白露養生,喝滋陰潤燥茶,以護肺部健康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

因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幹、唇幹、鼻幹、咽幹及大便幹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

這個季節多喝水是一方面,最好放些茶,起到去火作用,還可滋陰。

泡一杯尾參茶泡水,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水蒸氣,每次5分鐘左右,然後飲茶即可,早晚各1次。(有氣管炎者直接飲茶即可)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尾參列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補益作用可與人參、黃芪相比,是國家衛生部首批公開的30種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物品之一。

尾參具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效。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對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幹舌燥和溫熱病後期,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症具有效。

白露養生,搓耳泡腳,可補腎氣

首先,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

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腰為腎之府,腰可是腎的家,腎以溫為補,所以我們要經常搓一搓腰眼,別讓它凍著。

白露養生,飲食要及時調整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

肺喜潤不喜燥,所以白露季節不能一味進補,建議在飲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

要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蔔等。

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菠菜、綠菜花等,儘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

同時,白露季節,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

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

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醃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有助於健康的度過冬季,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一凍:鼻子

凍鼻子是指多用冷水洗鼻子。

首先,冷水洗鼻子可以增強鼻孔和整個呼吸道的對冷空氣的適應力,可以預防感冒和流感。有醒腦、明目等作用。

其次,冷水洗鼻子可以預防鼻炎的出現,鼻炎容易出現鼻塞、鼻癢等情況,而利用冷水可以預防和治療這些現象。

每天早晚各一次利用泉水、井水或者自來水,反復洗鼻腔。同時,沖洗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用鼻子吸水。

二凍:呼吸道

凍呼吸道不是指讓肺受涼,而是指多呼吸冷空氣。

白露之後早晨會更涼爽,多呼吸空氣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呼吸道對寒冷和疾病的抵禦力。

同時,鍛煉肺部,有利於度過寒冷的冬天。預防流感、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三凍:臉

如果秋季不能保護好面部,容易在冬季出現凍瘡、皸裂等現象。

冷水洗臉是給面部血管做體操,能夠增強面部皮膚的彈性,使面部更光澤,減少面部皺紋的產生。

同時,促進面部血液迴圈,提高面部的禦寒能力。

另外冷水洗臉更有利於頭腦清醒,有興奮作用,對神經衰弱、頭痛、頭暈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冷水洗臉分為幹性和油性皮膚,除油性皮膚外,都適合冷水洗臉。一般清洗最好超過3分鐘,不宜搓揉,以撩洗為宜。

白露養生,喝滋陰潤燥茶,以護肺部健康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

因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幹、唇幹、鼻幹、咽幹及大便幹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

這個季節多喝水是一方面,最好放些茶,起到去火作用,還可滋陰。

泡一杯尾參茶泡水,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水蒸氣,每次5分鐘左右,然後飲茶即可,早晚各1次。(有氣管炎者直接飲茶即可)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尾參列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補益作用可與人參、黃芪相比,是國家衛生部首批公開的30種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物品之一。

尾參具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效。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對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幹舌燥和溫熱病後期,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症具有效。

白露養生,搓耳泡腳,可補腎氣

首先,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

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腰為腎之府,腰可是腎的家,腎以溫為補,所以我們要經常搓一搓腰眼,別讓它凍著。

白露養生,飲食要及時調整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

肺喜潤不喜燥,所以白露季節不能一味進補,建議在飲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

要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蔔等。

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菠菜、綠菜花等,儘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

同時,白露季節,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

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

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醃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