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在25歲時,因為多嘴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差點被咸豐帝處死

慈禧太后號稱中國古代最具權利的三位女人, 從1860年到1908年, 她把持了清廷的朝政長達半個世紀, 也是當時中國實際領導者,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慈禧是頑固派的代名詞, 一輩子對西方列強不斷的妥協, 使得中國失去了最後的改良機會, 帶來了中國的百年國恥, 其早年的慈禧並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 她曾是一個積極的主戰派, 只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跟時局的變化, 慈禧才跟洋人不斷的妥協。

英法列強因為不滿足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 想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在1860年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並很快攻入了北京, 對北京進行了大肆的掠奪, 圓明園就是在這場戰爭中被毀於一旦, 在這場戰爭中, 沙俄以調停有功, 從中國割走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清政府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 同列強簽訂的許多的不平等的條約。

1860年9月21日, 英法聯軍在八裡橋打敗了清軍, 咸豐皇帝這個時候完全喪失了他祖輩的血性, 根本沒有組織反抗的打算, 而是準備逃往承德避難, 當時的慈禧太后年僅25歲, 還只是咸豐皇帝的懿貴妃, 當他得知咸豐準備逃亡的時候, 極力的勸阻, 請求咸豐留在北京繼續抵抗, 但是咸豐主意已定, 面對慈禧的勸解, 咸豐龍顏大怒, 差點將慈禧處死, 其實慈禧一生, 充滿了太多的爭議, 但是她絕不是一個懦弱的投降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