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當孩子的情緒激烈,哭鬧不止甚至有攻擊性時,育兒師這招太有效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 《超級育兒師》有期節目裡, 前半段裡時間裡充斥的都是孩子的哭鬧和媽媽的尖叫。 從一早上開始, 孩子賴床眼睛還沒睜開,

媽媽的高分貝在又拖又拽中就開始了, 哭鬧中孩子穿上了衣服, 就被拖著去刷牙, 被吵醒的孩子直接甩了漱口杯表示抗議, 但引起媽媽的又一波高分貝……媽媽的尖叫和孩子的哭鬧就像拉鋸戰, 來來回回兩敗俱傷。 作為觀眾看完後, 那位媽媽的高分貝還縈繞在耳邊, 讓人心有餘悸。

節目裡的媽媽覺得心累, 不知道如何管孩子;孩子覺得恐懼, 媽媽除了呵斥就是責駡。 育兒師瞭解情況後, 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對待孩子, 要尊重孩子科學的成長規律。 媽媽先放鬆自己, 身段柔軟下來, 改掉尖叫、發脾氣的習慣, 不要以自己的“情緒暴力”來壓制孩子的“情緒暴力”。 比如叫孩子起床。 孩子想賴床時, 媽媽以遊戲的方式來喚醒,

當孩子的情緒好了, 無論刷牙還是上學, 一切都順暢起來。 比如想孩子回家的路上想抱抱, 不妨先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抱, 然後玩一個數腳步的遊戲等等。 連媽媽也沒想到, 當她跟隨育兒師的指導來做時, 孩子乖乖地, 不吵不鬧, 友好地跟媽媽互動起來。

遊戲力VS以暴制暴

育兒師的指導方法, 讓我想到一個詞——“遊戲力”。 簡單直白地說, 遊戲力就是基於遊戲的親子溝通方式, 它是重建親子間連接的橋樑。 遊戲當中所激發的活力, 所產生的親密感, 可以緩解父母的壓力。 遊戲不僅幫助我們進入孩子的世界, 而且説明我們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親密。

然而, 中國大多數父母是缺少遊戲力的, 也可以說缺少童心的。 在與孩子相處中, 大多數就如節目的媽媽, 當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與自己相左時, 家長就會習慣性的動用家長權威, 威脅恐嚇, 總想以最快的速度壓制孩子的情緒, 達到自己的目的。

須不知, 孩子這種物種就是:吃軟不吃硬。 面紅耳赤的對著孩子大吼著趕緊起床,

大多數無效;然而你平復下來, 悄悄地輕輕地撓一下他的腳板心, 隨著孩子“哈哈哈哈”地笑聲出來時, 孩子就清醒了, 好好的情緒讓接下來一切都變得容易起來。

真的撓一下就好?

一定會懷疑, 真的撓一下就好?有這麼神奇?不信, 不如和孩子玩一玩“撓癢癢”的遊戲,

看看孩子的情緒如何, 是開心?興奮?還是生氣?可以肯定的說, 一定是樂此不疲地想要玩這個遊戲。

如果你還是無法理解, 不如和孩子一起看看繪本《長個不停的腿》, 那裡的一場戰爭就是因為一個“撓癢癢”的舉動而平息了。

故事大開腦洞, 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講述了一條大長腿的故事:飽嗝先生因為吃了一顆魔豆, 左腿長個不停, 突出重圍, 一往無前, 但是這條腿非常友善, 雖然在城市的大街上繞來繞去, 但一點也不像迎面而來的那條腿, 蠻橫無理, 橫衝直撞。 兩條腿毫無懸念地撞到了一起, 像兩個孩子一樣扭打起來, 最後飽嗝先生輕輕地撓了一下對方, 對方嗖的一下縮回去了, 戰爭平息。 市民們喜歡有愛心、守規矩的大長腿, 還給他頒發了獎狀。大家開心滴象做觀光車一樣坐在腿上,直到多到上面太多人讓腿再也動不起來了。最後,一個小姑娘輕輕滴撓了一下,這下腿嗖的一下縮回去了,飽嗝先生的腿恢復正常了。

問孩子,為什麼那條腿不像飽嗝先生的腿一樣友善呢?

孩子說,那個人一定叫生氣先生。

為什麼?

只有生氣的時候才會想發脾氣,不講道理啊。

如果好腿打不過壞腿,又沒想到撓癢癢的辦法怎麼辦?你有其他辦法麼?

那就給他跳支舞?

意思是,讓對方不生氣?

是啊,不生氣了,還打什麼?

……

(哈哈哈)果然孩子的世界,你不能不懂裝懂啊!這些不靠譜,卻又智慧的辦法,大概也只有孩子才能想的出吧。

大概,這也是生活的智慧吧,從來都是以剛克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心服口服。當你覺得生活的沉重壓得你喘不過氣時,何不找生活聊聊,對他微笑一下,然後撓他一下,於是生活就笑著飛離開來,與你並行不再壓迫你。

“撓一下”的童心大智慧

大抵,大多數的鬥爭和孩子們的鬥爭性質是一樣的

,不會是一方將另一方打得鼻青臉腫,一定要壓倒性勝利,而是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撓一下,尬支舞”,或者一個笑容,就常常“化干戈為玉帛”。孩子們本就天真善良,一點點善意就會讓孩子回復平靜。

其實,這不就是大家常常正兒八經地說:轉移注意力麼?只是作為父母,真想要成功地轉移注意力,父母還是得學著,回到孩子的角度,調到孩子的頻道,用十足的善意和智慧,瞭解孩子煩人的言語和找麻煩的行為背後的目的,才能真正去化解衝突與戰爭。

當生活讓你氣急敗壞時,不要以剛對剛,不妨對生活也撓撓生活的癢;學習和孩子相處,就從訓練自己與孩子玩一玩“撓一下”的遊戲開始吧!

最後,講個有關長腿和我家兄妹的故事。在我拿到這本繪本時,哥哥妹妹正吵鬧不止,我打開《長個不停的腿》,吆喝著:哇塞,這只腳怎麼可以那麼長啊?還可以打架呢!順手把“兩隻腿頂著打架”的頁面攤看放在他們面前,只見哥哥妹妹全都吸引過來了,妹妹忙著把自己小腳放在書上比大小,哥哥則開始津津有味地自個兒翻起來繪本,最後還和妹妹玩起了頂腳撓癢癢的遊戲,呵呵呵呵地笑個不停,剛才的爭執也隨著煙消雲散了。這大概就是充滿童心的繪本的神奇之處吧。

讀完繪本,我和孩子一起玩起了“童心遊戲”吧!

《長個不停的腿》延伸活動:

1、故事接龍(讓孩子大開腦洞,你會發現每次都有驚喜)

開頭一:噴嚏先生的腿縮回來了,後來他又吃了一個魔豆,這是是他的右腿變長了,這支腿去過哪些地方,又遇到了什麼事呢? 會再遇見生氣先生的腿嗎?如果遇到開心先生的腿會怎樣?慢吞吞先生呢?一定會有更好玩的事情發生。

開頭二:上回將到那位生氣先生的腿被撓了一下就縮回去了,以後他還會這樣橫衝直撞嗎?下一次他的腿去哪裡?他會怎樣做呢?

2、繪畫延伸

繪畫一、想像下“長個不停的腿”去過的地方,以及發生的故事,並畫下來看看。

繪畫二、如果腿不但生長,還會變形,你覺得變成什麼樣子更好玩?

文/範恒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還給他頒發了獎狀。大家開心滴象做觀光車一樣坐在腿上,直到多到上面太多人讓腿再也動不起來了。最後,一個小姑娘輕輕滴撓了一下,這下腿嗖的一下縮回去了,飽嗝先生的腿恢復正常了。

問孩子,為什麼那條腿不像飽嗝先生的腿一樣友善呢?

孩子說,那個人一定叫生氣先生。

為什麼?

只有生氣的時候才會想發脾氣,不講道理啊。

如果好腿打不過壞腿,又沒想到撓癢癢的辦法怎麼辦?你有其他辦法麼?

那就給他跳支舞?

意思是,讓對方不生氣?

是啊,不生氣了,還打什麼?

……

(哈哈哈)果然孩子的世界,你不能不懂裝懂啊!這些不靠譜,卻又智慧的辦法,大概也只有孩子才能想的出吧。

大概,這也是生活的智慧吧,從來都是以剛克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心服口服。當你覺得生活的沉重壓得你喘不過氣時,何不找生活聊聊,對他微笑一下,然後撓他一下,於是生活就笑著飛離開來,與你並行不再壓迫你。

“撓一下”的童心大智慧

大抵,大多數的鬥爭和孩子們的鬥爭性質是一樣的

,不會是一方將另一方打得鼻青臉腫,一定要壓倒性勝利,而是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撓一下,尬支舞”,或者一個笑容,就常常“化干戈為玉帛”。孩子們本就天真善良,一點點善意就會讓孩子回復平靜。

其實,這不就是大家常常正兒八經地說:轉移注意力麼?只是作為父母,真想要成功地轉移注意力,父母還是得學著,回到孩子的角度,調到孩子的頻道,用十足的善意和智慧,瞭解孩子煩人的言語和找麻煩的行為背後的目的,才能真正去化解衝突與戰爭。

當生活讓你氣急敗壞時,不要以剛對剛,不妨對生活也撓撓生活的癢;學習和孩子相處,就從訓練自己與孩子玩一玩“撓一下”的遊戲開始吧!

最後,講個有關長腿和我家兄妹的故事。在我拿到這本繪本時,哥哥妹妹正吵鬧不止,我打開《長個不停的腿》,吆喝著:哇塞,這只腳怎麼可以那麼長啊?還可以打架呢!順手把“兩隻腿頂著打架”的頁面攤看放在他們面前,只見哥哥妹妹全都吸引過來了,妹妹忙著把自己小腳放在書上比大小,哥哥則開始津津有味地自個兒翻起來繪本,最後還和妹妹玩起了頂腳撓癢癢的遊戲,呵呵呵呵地笑個不停,剛才的爭執也隨著煙消雲散了。這大概就是充滿童心的繪本的神奇之處吧。

讀完繪本,我和孩子一起玩起了“童心遊戲”吧!

《長個不停的腿》延伸活動:

1、故事接龍(讓孩子大開腦洞,你會發現每次都有驚喜)

開頭一:噴嚏先生的腿縮回來了,後來他又吃了一個魔豆,這是是他的右腿變長了,這支腿去過哪些地方,又遇到了什麼事呢? 會再遇見生氣先生的腿嗎?如果遇到開心先生的腿會怎樣?慢吞吞先生呢?一定會有更好玩的事情發生。

開頭二:上回將到那位生氣先生的腿被撓了一下就縮回去了,以後他還會這樣橫衝直撞嗎?下一次他的腿去哪裡?他會怎樣做呢?

2、繪畫延伸

繪畫一、想像下“長個不停的腿”去過的地方,以及發生的故事,並畫下來看看。

繪畫二、如果腿不但生長,還會變形,你覺得變成什麼樣子更好玩?

文/範恒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