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百萬士兵為何不組建長矛方陣,不然十個八旗軍都能滅掉!

明朝末年, 內憂外患甚為嚴重, 即便明軍數量眾多, 有上百萬之多, 但最後卻沒能打過八旗的八萬披甲, 近三百年的王朝隨著崇禎自縊而成為歷史。

這時, 有人就有疑問了, 既然明朝士兵眾多, 為何不學習同時代的歐洲瑞士長矛手, 組建長矛方陣, 這樣, 就算十個八旗軍沖過來, 也會被紮成刺蝟, 鎩羽而歸!

其實, 瑞士長矛手之所以能百戰百勝, 是有各方面的優勢為基礎的。 瑞士長矛手飲食豐富,

營養充足, 每天都進行嚴格的體能團體訓練, 能夠跟著鼓點節奏迅速變換方向速度隊形, 跨越各種障礙, 進行各種強攻或者是撤退, 有序而不易崩潰。

而且他們的武器也十分先進有攻擊性, 長矛長近7米, 最前邊的1米由純鐵打造, 既鋒利又不容易被砍斷,

四到六排的長矛陣, 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會接著上, 所以騎兵很少能夠打開一個缺口突進去。

反觀明朝士兵, 明末的時候, 士兵一個月的軍餉不過五到六鬥糙米, 用來養家糊口都不夠, 差不多每天都會餓肚子, 衣服也穿得破破爛爛,

更不要說有先進的兵器, 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了。 而軍官則公權私用, 整天使喚士兵, 將他們當作奴隸, 抽掉他們去做各種勞力活動。

即便有些軍官有著先見之明, 憂患意識, 會花重金打造優良兵器, 訓練士兵, 但終歸是人數太少, 起不了大的作用, 不能力挽狂瀾,

所以明朝的士兵雖然人數眾多, 但要是想組建成攻擊力極強的長矛方陣, 實在是難上加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