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4個寶寶入園經歷和寶媽私家建議,適用所有媽媽們!

樂樂媽媽(兒子四歲)

時間是療傷的最好辦法。 在經過了四十三天的煎熬後, 樂樂終於沒有再哭著上幼稚園了。

第一天, 樂樂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

除了小哭泣, 總體來說還算不錯。 而且他肯定覺得只要自己聽話, 第二天就不會再被送去幼稚園了, 可憐的孩子……

第二天, 樂樂明顯知道幼稚園是怎麼回事了, 早上5點就哭醒了, 到了幼稚園也不肯進去。 放學回家後, 不停地重複一句話:“不去幼稚園, 說什麼也不去幼稚園……”

第三天, 登峰造極的一天!淩晨1點多開始哭, 直到5、6點爺爺陪他出去玩。 回家接著哭, 一邊說著:“你們都上班去吧, 我一個人在家, 我不上幼稚園。 ”更可憐的是, 樂樂連晚上也極不願意回家……

第四十三天, 樂樂生活中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樂樂上幼稚園沒有哭, 但媽媽可以感到樂樂是強忍著眼淚, 兒子就這麼長大了……

田田媽(女兒四歲半)

田田入園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吃飯, 慢得像蝸牛爬一樣, 所經常耽誤早上的第一節課。 為了不耽誤她的“課”, 也為了從起床到出門的奮戰不那麼艱苦, 我想了一個辦法——晚送。 每天早上讓她在家裡吃過早飯再去, 到了幼稚園直接上課。 我一直為自己的如意小算盤得意,

但是沒幾天老師就找我談話了。 她說, 田田每天入園時間要比正常晚, 其他小朋友吃過早飯已經進入狀態了, 她還渾渾噩噩, 等到她終於興奮起來, 能夠跟上節奏了, 得, 下課!所以老師建議, 即使吃飯是問題, 還是要堅持準時入園, 不要逃避。

小樹媽媽(兒子三歲半)

為了孩子順利入園,

也為解除我的焦慮, 我提前作了一些嘗試和準備, 比如試了幾次把他單獨放在朋友家半天, 結果往往都是才剛11點左右, 就以控制不了的哭泣收場;參觀幼稚園;用假裝不擔心的語氣講一些關於幼稚園的故事……事實上, 練兵成效甚微。

分離畢竟難受, 終於面對入園。 第一、二個月夢裡哭泣、尖叫, 撕扯著出家門, 在老師懷裡掙扎, 獨自發呆, 不停纏繞老師詢問媽媽的蹤影;第三、四個月, 早晨沿街哭泣, 默默接受現實, 但還是不能融入環境;第五、六個月, 默默哭泣, 獨自玩耍……整個過程觸目驚心。 後來, 終於度過了那個時期, 當時一家人堅持的態度, 使得整個入園過程雖漫長但還算順利。

堯堯媽媽(女兒四歲半)

堯堯入園一共折騰了14天。 第一天, 我們沒料到幼稚園會提早放孩子回家, 結果是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了, 只有堯堯一個人在教室哭。 自此入園進入了“黑暗的14天”。 每天回家, 不能提“幼稚園”三個字, 睡覺時自言自語“不去幼稚園”。 想過放棄, 最終還是決定挺一挺。 好在老師有耐心,要求新入園孩子的家長每天和老師書信來往。這個辦法挺好,一方面把孩子跟老師介紹清楚了,她喜歡什麼、害怕什麼、愛玩什麼、愛吃什麼;另一方面,跟老師取取經,討教一下回家怎麼幫孩子。

孩子情緒波動大的時候,我的一些“經驗教訓“是:第一,別老提幼稚園,本來人家就不願意聽;第二,剛入園那幾天,最好爭取第一個把孩子接出來,這需要你提早去排隊;第三,別讓孩子聽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那些心軟話,不然會影響孩子情緒。

好在老師有耐心,要求新入園孩子的家長每天和老師書信來往。這個辦法挺好,一方面把孩子跟老師介紹清楚了,她喜歡什麼、害怕什麼、愛玩什麼、愛吃什麼;另一方面,跟老師取取經,討教一下回家怎麼幫孩子。

孩子情緒波動大的時候,我的一些“經驗教訓“是:第一,別老提幼稚園,本來人家就不願意聽;第二,剛入園那幾天,最好爭取第一個把孩子接出來,這需要你提早去排隊;第三,別讓孩子聽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那些心軟話,不然會影響孩子情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