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絕版70多年的小學語文課本!葉聖陶主編、豐子愷配圖!不比現在差

《開明國語課本》

1932年, 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了一部初等小學用的國語課本, 共八冊。 葉聖陶(紹鈞)先生寫的課文, 豐子愷先生繪的插圖。 課本上市後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讚譽。 尤其小學教員, 他們說有的教材內容陳腐, 語言枯燥, 插圖呆板, 孩子們見了就厭煩, 哪兒來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教科書本該編成這個樣子。 葉聖陶和豐先生受到了鼓舞, 1934年, 又完成了高等小學用的四冊國語課本。

1937年,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上海開明書店正處在火線上, 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許多書籍只好停印, 包括所有的小學教科書。 葉聖陶說這部課本初小八冊, 高小四冊, 共四百來篇課文。 四百來篇, “形式和內容都很龐雜, 大約有一半可以說是創作, 另外一半是有所依據的再創作, 總之沒有一篇是現成的, 抄來的。 ”又說, “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 當然要著眼于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因而教材必須符合語文訓練的規律和程式。 但是這還不夠。 小學生是兒童, 他們的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 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使他們樂於閱讀, 從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智慧。 當時我編這一部國語課本, 就是這樣想的。 ”

《開明國語課本》絕版將近七十個年頭, 早已很難尋覓了。 後來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居然找到了一部完整的, 將作為“文獻”影印出版, 書名簡單明白, 就叫《開明國語課本》。

第1課 早上起來 2課 上學去

第3課 先生早 第4課 紅花開

第5課 來拍球 第6課 我拍白球

第7課 一二 第8課 大家看書

第9課 書上 第10課 三隻牛吃草

第11課 大家畫牛 第12課 大家寫字

第13課 明天會 第14課 月亮出來了

第15課 月亮光光 第16課 影子

第17課 起來 第18課 太陽

第19課 母雞小雞 第20課 小雞都不識

第21課 小小房子 第22課 怎麼不種花

第23課 田裡的菜 第24課 桃花開了

第25課 柳條長 第26課 我畫桃花

第27課 這樣就好了 第28課 雨下著

第29課 雨點、雨點 第30課 雨停了

第31課 田裡 第32課 農人種田

第33課 小房子 第34課 妹妹哭了

第35課 再搭起來 第36課 媽媽縫衣服

第37課 說故事 第38課 十隻豬過橋

第39課 我叫黃小雲 第40課 我家門前

第41課 荷花 第42課 可愛的泥人

第43課 我也不知道 第44課 小貓姓什麼

第45課 今天早上 第46課 出家門

第47課 泉水和小草 第47課 泉水和老樹

摘錄:1、柳條長

柳條長,桃花開,蝴蝶都飛來。菜花黃,菜花香,蝴蝶飛過牆。飛飛飛,看不見,蝴蝶飛上天。

2、小房子

妹妹搭了八九所小房子,指著說:“那邊是田,這邊是房子。白天,我們到田裡去種田。晚上,我們回到屋子裡睡覺。”

3、妹妹哭了

小狗過來,把八九所小房子沖塌。妹妹哭了。

媽媽說:“哭什麼呢?小狗沖塌你的小房子,你不會再搭起來嗎?”

4、再搭起來

妹妹再搭起小房子來,又把十多枝柳條插在小房子前面。

她拍著手說:“比以前更好了。我們種田回來,可以在柳樹下坐坐。”

5、小貓姓什麼

“小貓姓什麼,你知道嗎?”“小貓姓小。”“怎麼知道他姓小?”“大家叫他小白小白,他不是姓小嗎?”“不對,不對。小白兩個字是他的名字。”

“那麼他姓什麼?”“我也不知道。”

6、泉水和小草

泉水從山上下來。小草問:“你到哪裡去?”

泉水說:“我到地上去。”小草說:“請你停一停。我和你一同玩。”泉水說:“這裡我停不住腳。再會吧。”

7、泉水和河水

泉水到了河裡,許多朋友歡迎他。

太陽光拍拍他的背。白鵝到河裡看他。小魚和他一同玩。又有不少的花草,都對他點頭。

泉水說:“這裡好朋友很多。我在這裡住一下吧。”

8、十隻豬過橋

十隻豬過橋,母豬在前面,小豬跟在後面。過了橋,母豬回過身來,指著小豬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我們共有十隻,怎麼少了一隻呢?”

9、綠衣郵差上門來

薄薄幾張紙,紙上許多黑螞蟻。螞蟻不做聲,事事說得清。

10、請問尊姓

永兒的爸爸對永兒說:“如果有客人來,先要問他尊姓。”明天,對門的徐先生來看永兒的爸爸,永兒說:“徐先生,請問尊姓?”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原名葉紹鈞。作家、編輯家、教育家。早年試驗新式教學。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曾主編《小說月報》,作品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等。建國後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門領導。在許多讀者心目中,葉聖陶只是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及教育家,事實上,他的小說非常出色,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貢獻也不容忽視。(宇慧)

生平:葉聖陶原名時紹鉤,生於江蘇蘇州。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誌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甪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1918年在《婦女雜誌》第4卷2、3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並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倪煥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編輯。1927年5月開始主編《小說月報》。1930中轉到開明書店當編輯。抗日戰爭期間舉家內遷,曾在樂山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到成都主持開明書店編務。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歡迎關注映雪課堂!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你的回復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1課 大家畫牛 第12課 大家寫字

第13課 明天會 第14課 月亮出來了

第15課 月亮光光 第16課 影子

第17課 起來 第18課 太陽

第19課 母雞小雞 第20課 小雞都不識

第21課 小小房子 第22課 怎麼不種花

第23課 田裡的菜 第24課 桃花開了

第25課 柳條長 第26課 我畫桃花

第27課 這樣就好了 第28課 雨下著

第29課 雨點、雨點 第30課 雨停了

第31課 田裡 第32課 農人種田

第33課 小房子 第34課 妹妹哭了

第35課 再搭起來 第36課 媽媽縫衣服

第37課 說故事 第38課 十隻豬過橋

第39課 我叫黃小雲 第40課 我家門前

第41課 荷花 第42課 可愛的泥人

第43課 我也不知道 第44課 小貓姓什麼

第45課 今天早上 第46課 出家門

第47課 泉水和小草 第47課 泉水和老樹

摘錄:1、柳條長

柳條長,桃花開,蝴蝶都飛來。菜花黃,菜花香,蝴蝶飛過牆。飛飛飛,看不見,蝴蝶飛上天。

2、小房子

妹妹搭了八九所小房子,指著說:“那邊是田,這邊是房子。白天,我們到田裡去種田。晚上,我們回到屋子裡睡覺。”

3、妹妹哭了

小狗過來,把八九所小房子沖塌。妹妹哭了。

媽媽說:“哭什麼呢?小狗沖塌你的小房子,你不會再搭起來嗎?”

4、再搭起來

妹妹再搭起小房子來,又把十多枝柳條插在小房子前面。

她拍著手說:“比以前更好了。我們種田回來,可以在柳樹下坐坐。”

5、小貓姓什麼

“小貓姓什麼,你知道嗎?”“小貓姓小。”“怎麼知道他姓小?”“大家叫他小白小白,他不是姓小嗎?”“不對,不對。小白兩個字是他的名字。”

“那麼他姓什麼?”“我也不知道。”

6、泉水和小草

泉水從山上下來。小草問:“你到哪裡去?”

泉水說:“我到地上去。”小草說:“請你停一停。我和你一同玩。”泉水說:“這裡我停不住腳。再會吧。”

7、泉水和河水

泉水到了河裡,許多朋友歡迎他。

太陽光拍拍他的背。白鵝到河裡看他。小魚和他一同玩。又有不少的花草,都對他點頭。

泉水說:“這裡好朋友很多。我在這裡住一下吧。”

8、十隻豬過橋

十隻豬過橋,母豬在前面,小豬跟在後面。過了橋,母豬回過身來,指著小豬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我們共有十隻,怎麼少了一隻呢?”

9、綠衣郵差上門來

薄薄幾張紙,紙上許多黑螞蟻。螞蟻不做聲,事事說得清。

10、請問尊姓

永兒的爸爸對永兒說:“如果有客人來,先要問他尊姓。”明天,對門的徐先生來看永兒的爸爸,永兒說:“徐先生,請問尊姓?”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原名葉紹鈞。作家、編輯家、教育家。早年試驗新式教學。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曾主編《小說月報》,作品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等。建國後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門領導。在許多讀者心目中,葉聖陶只是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及教育家,事實上,他的小說非常出色,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貢獻也不容忽視。(宇慧)

生平:葉聖陶原名時紹鉤,生於江蘇蘇州。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誌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甪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1918年在《婦女雜誌》第4卷2、3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並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倪煥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編輯。1927年5月開始主編《小說月報》。1930中轉到開明書店當編輯。抗日戰爭期間舉家內遷,曾在樂山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到成都主持開明書店編務。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歡迎關注映雪課堂!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你的回復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