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房價高、融資少、裁員多,連矽谷都出現了科技泡沫破滅跡象

編者按:矽谷是著名的互聯網和科技產業聖地, 是技術革命的領導者。 然而, 有一些跡象表明, 由創業潮吹起來的科技泡沫有破滅的跡象。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今天, 這不禁讓人擔心。 更讓人擔心的是, 中國目前也是用創業吹起來了一個大大的科技泡沫, 而矽谷科技泡沫破滅的跡象, 比如高房價、裁員潮, 目前也一樣在中國出現了。 一起來看分析人士的見解。

18個月以前, 如果你要在灣區找一套公寓, 房產經紀人會建議你直接掏出支票——三藩市的一套兩居室, 租金大概是八千到一萬美元左右, 現付。

“沒什麼好商量的, 因為你後面會有十幾個人要說‘我們買’, ” 房屋再安置服務公司Bay Rentals的首席執行官Ron Stern說。

現今, 租房還是很昂貴, 但是市場在數年艱難的增長後已經趨於穩定。 這是灣區一股大趨勢中的一部分:隨著VC們投資筆數越來越少、創業公司價值不斷降低、招聘進程放緩, 矽谷的科技泡沫已經在漏氣了——不是一下子破裂, 而是慢慢地嘶嘶響地漏氣。

“我們開始收到很多軟體工程師的簡歷, 他們通常都是正效力於一些商業模式運作不暢, 無法得到融資, 進而準備倒閉或裁員的公司。 ” 灣區一位軟體發展招聘人員Mark Dinan說, 他一直關注著各公司的招聘和解雇情況。

創業公司慢慢地都出現了資金不足的情況, 這是因為VC們的辨別能力在不斷地提升,

他們對於自己的錢具體去了哪裡越來越敏感, 因此做出的投資筆數更少, 而每筆金額更高。

“私人市場中的投資筆數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 但總金額仍然大體維持在同一水準, ” 紅點創投的一位風投Tomasz Tunguz說, 他補充道, 一部分從對沖基金和共有基金中來的“快錢”已經撤出了這一行業。

“這種情況已經保持了個把年了, 想融資很不容易, VC比以前更加苛刻了。 ”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金融教授Aswath Damodaran說。

這和公司上市速度的放緩有部分關係。 據Bloomberg的新聞報導, 去年是美國自從經濟衰退以來, IPO最慢的一年, 科技公司融到的資本比2015年少了60%。

“說到IPO, 在Snap之前, 矽谷已經連著好幾年沒什麼成果了——然而Snap人家也是在洛杉磯。 ” Dinan說。

一連串的“低估值融資”——也就是公司以低於上一次融資的價格出售股票以獲得資金,

導致整體估值下降的融資——使得投資人們變得更加敏銳。 自從2015年開始, CB Insights已經追蹤了一百多起低估值融資和融資退出, 其中包括軟體公司Zenefits, 移動應用Foursquare和線上音訊流服務商Rdio。

“曾經95%的投資都會使估值提高, 而現今20%是低估值的。 ” Tunguz說。

之後又有了所謂的“十角獸”——估值在百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公司, 比如Airbnb, Uber 和Palantir——而有些人認為其價值被高估了, 但在這些公司上市及被迫給出更多公司財務資訊之前都無法做出定論。

舉例來說, 打車軟體Uber融資超過160億美元, 估值超過690億美元。 雖然Uber去年虧損了22億美元, 其估值還是比汽車巨頭通用和福特都要高。

“對Uber來說, 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它能維持多久現在這樣的私營公司的身份。

他們像上市公司那樣進行大規模融資, 卻不承擔上市公司的公開義務和後果。 ”Damodaran說, 認為這家公司價值被過於高估了, 其實際價值只有230億美元。

現在這一刻是不是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夕呢?

“我在97年就來到這裡了, 似乎現在就是泡沫破滅的前夕了——擁擠不堪, 通勤困難, 房價高昂。 ” Dinan說。

“我們所看到的是估值過高的公司, 基於希望夢想、雄心壯志、及不怎麼樣的商業模式, 公司追求的是用戶量和關注量而不是利潤。 相似的地方實在很多。 ”

互聯網時代的另一聲迴響就是Dinan所說的“壞習慣”。 比如說Uber發生的性騷擾指控和人力資源創業公司Zenefits在強制服務培訓中的欺瞞行為。

“在90年代末期有很多瘋狂的舉動,

包括性騷擾。 問題出在缺乏管制。 ”Dinan說。

然而Dinan說, 他的觀點也許因為他個人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中的經歷而有一些偏向。 “可能是我有一些傷疤的原因, 當你看見招聘者的工資下滑80%時, 我卻多看到了很多尚未發生的事。 ”

現在最關鍵的差別就在於, 並不是所有的科技公司發展速度都在下滑。 許多科技公司巨頭, 比如Google, Oracle, Facebook, Apple和Salesforce都是已經上市的大公司。 這些公司仍然在為地區經濟穩定貢獻著關鍵性力量。

“我們仍然覺得科技公司發展與經濟高增長是可互換的, ” Damodaran說, “但科技公司也有新老之差, 估值過高的是新的那批。 ”

對過高估值的糾正可能會帶來工作崗位減少, 將身價百萬的創始人削減到個位數——而不是兩位數, 但不會帶來互聯網泡沫破滅那樣的大型衝擊。

“互聯網泡沫破滅來的十分突然,沒有任何預警,”Damodaran說,“它真正發生以後,所有人都在說他們預見到這一刻會到來,那就怪了,你們預見到了怎麼不躲開呢?如果我們真能預見行業崩塌,那我們就碉堡了。”

翻譯來自:蟲洞翻翻 譯者ID:韓念欣 編輯:郝鵬程

“互聯網泡沫破滅來的十分突然,沒有任何預警,”Damodaran說,“它真正發生以後,所有人都在說他們預見到這一刻會到來,那就怪了,你們預見到了怎麼不躲開呢?如果我們真能預見行業崩塌,那我們就碉堡了。”

翻譯來自:蟲洞翻翻 譯者ID:韓念欣 編輯:郝鵬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