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聊城民間故事:“萊陽梨是從茌平移植過去的”

聊城老鄉點右上角關注我們, 聊城人自己的頭條圈子!

配圖

茌梨故鄉-范莊

茌平縣馮官屯鎮西北5裡, 有一村名茫莊。 據傳, 清朝初期,

范真從山東益都縣西北大范莊遷來立村范莊, 范莊位於徒駭河以東, 四新河以西的地域, 沙質土壤, 水質甘甜, 適宜梨樹的生長, 村東北有百餘畝的梨園, 園中有一種梨樹, 結的梨子為長圓形, 青綠色。 皮粗, 布有均勻的小黑點, 兩端稍細於中間, 底端呈青黑色。 看起來表面很不圓滑, 且凹凸不平, 但成熟梨子肉肥, , 質地呈白黃色, 非常細膩, 核小, 吃起來清香密甜無渣, 兼有蘋果, 梨子兩種味道, 起名叫 “茌梨”,

配圖

按《茌平縣誌》記載。 清朝順治年間。 萊陽的舉人張鳳彩為茌平縣教諭(學言). 據傳。 張教諭發現這種梨子香甜可口, 特別好吃, 隨將這種梨樹移植到萊陽縣, 種植到相同的沙壤地裡。 萊陽人則把這種梨子視為優良品種。 由少到多的推廣種植起來, 產量也越來越多, 名聲也越來越遠, 後來, 竟成了馳名中外的萊陽梨。

配圖

現在, 范莊梨園裡還有一棵數百年前的老梨樹。 而且村周圍數百畝梨樹枝繁葉茂, 年年梨子豐收。 茌梨的種植已推廣到馮官屯鎮的周圍村莊和韓屯鄉的米莊, 以及廣平鄉的張家樓等地, 深受人們的喜愛。

聊城村村通, 掘民俗風情, 記錄城鎮。 老鄉們對我們的關注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有獎徵稿:聊城本地民俗、傳說故事均可, 如果您有素材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