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傳》中潘金蓮真心的笑與虛偽的哭,一樣楚楚動人

推薦:西門慶死後, 留在西門府的除了原配吳月娘, 還有一個女人

文/陳二虎

【作者簡介】陳二虎, 筆名紅葉, 蒙古族中的契丹人。 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一、潘金蓮的笑

潘金蓮因《水滸傳》與《金瓶梅》的故事廣為流傳, 也成了人們心目中淫婦的“標籤”, 是美豔放蕩的象徵, 同時, 也是人們口中永恆的經典, 給予人們太多的啟迪。

潘金蓮的一笑一哭、一舉一動都透出無盡的風騷,

那含情脈脈的眼神, 天生有一種捕捉男人心態的能力, 知道怎樣動人和吸引男人。 說到潘金蓮的學壞, 也是有多種原因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武松拒絕了她發自肺腑的愛意, 無疑給她的心理上與人格上造成極大的壓力與傷害, 從而誘發人格變異, 讓她不甘於“美人遲暮”的悲哀, 開始報復男人, 不在“咽淚裝歡”。

她自己被賣入大戶人家當使女, 隨著年齡的增長, 從一個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小模樣精緻玲瓏, 這主人淫心激蕩, 霸王硬開弓佔有了潘金蓮的童貞, 這事還被主人夫人知道了, 這是一個心性陰險奸詐、妒忌心頗重的女人, 認為潘金蓮這小賤人勾引了官家, 奪了她被窩的性幸, 就要報復潘金蓮, 四下打聽,

知道這武大郎是陽穀縣第一殘廢醜陋的男人, 就倒貼了些嫁妝, 把潘金蓮許配給了武大郎。

被主人霸佔了初夜, 又被女主婦嫁給這猥瑣的男人, 這分明是巨大的幾近無法承受的屈辱, 但卑賤的身世又由不得她來選擇, 欲哭無淚, 但她還是收攏那顆不安分的心,

被逼湊合著與武大郎過日子, 縱有那些痞三小流氓和浮浪子弟來調戲, 她還是守住婦道。 怨就怨這武松的出現, 在她心中激起瀲灩, 帶給她心靈上的衝擊與誘惑, 她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一切都土崩瓦解了。

恩格斯說過:“合乎道德的婚姻是有愛情作為基礎的婚姻, 沒有愛情或者中途喪失愛情的婚姻, 非但是不合理的, 也是不道德的。 ”

一樣的父母怎麼會生出這天壤之別的兄弟, 這武松英俊健壯, “他身長八尺, 相貌堂堂, 渾身上下, 有千百斤氣力”, 風度翩翩, 是遠近聞名的打虎英雄, 如果自己嫁給這樣的男人, “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偏偏讓她嫁給了“那三寸丁穀樹皮, 三分象人, 七分似鬼”, 這分明是上蒼在折磨她。

潘金蓮自小心理崇敬“草莽英雄”,

喜歡有血有肉孔武彪悍的男人, 這武松就是她千尋萬覓的“情人”呀, “臉上堆下笑來”(這該是怎樣一種喜悅, 潘金蓮這時對武松一片癡情的單相思), 這笑是甜到心肝的笑呀。

知道武松獨身, 更是喜上眉梢, 讓這小叔子來家中住, “笑容可掬”地陪著吃飯,不住地打量武松,這是心中喜歡呀,不時送去縷縷溫柔又疼愛的目光……

當武松搬回來住時,她幾乎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卻比半夜裡拾金寶的一般歡喜,堆下笑來”,這第三次笑,一個“堆”字,包含了心中多少渴望。次日一早,就精心為武松“燒洗麵湯,舀漱口水”,“那婦人洗手剔甲”,安排可口的早飯,吃完又“雙手捧上一盞茶”,這份殷勤,真的是愛呀!她的一顆心仿佛都被人挖走,當武松送給她一匹彩色緞子,潘金蓮“笑嘻嘻”地說“叔叔,如何使得!既然叔叔把與奴家,不敢推辭,只得接了”,這“嘻嘻”透出自然的嬌媚,她想不到武松會送給她彩緞,是始料不到的,這份喜出望外,活脫脫一個可愛迷人的小女人,從此“歡天喜地服侍武松”,用自己的愛來打動他,可這武松似乎鐵石心腸……

她不清楚這個大男人的所思所想,就想試探撩逗一下武松。雪天,與喜歡的人擁爐飲酒是一件愜意的事。潘金蓮“陪著笑臉”迎接武松歸來,問寒問暖極盡討好殷勤,挾菜斟酒,“酥胸微露”,嫵媚生情,“臉上堆著笑容”,一往情濃,但這武松是真爺們,坐懷不亂,當潘金蓮“一隻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問他冷不冷來暗示……這武松一句:“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還推了潘金蓮一個跟頭,令潘金蓮又羞又惱,臉立馬紅透了,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心中思量:武松,你個薄情寡義之人,我把你當做心尖上的男人,你卻把我看輕了,老娘要讓你看看,我有多下賤……

潘金蓮遭到武松的拒絕,她偷偷地扒在床上飲泣,內心反復問為什麼?整夜都沒合眼,翻來覆去地思索:難道自己錯了?她要報復,她要玩心跳、玩浪漫、玩檔次、玩瀟灑……

武松搬出去,她的心情一直不好,某日,冬日裡的暖陽柔柔地照進房間,潘金蓮“自先向門前來叉那簾子”,這真的該“出事”,恰好有一個人從簾下過,只一刹那,潘金蓮手中握著叉竿脫手打在那人頭上;那人猛地被打,十分生氣,停下來抬頭一望,骨都酥了,是一個妖嬈香豔的小娘子,雖然少了幾分少女的清純,卻平添了一種成熟豐盈的韻味。潘金蓮發現打到人,也是一驚,但一望卻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男人,一看就是一個款兒,這人便是西門慶,一個風流的主兒。

故事來了,這西門慶喜歡上潘金蓮這小娘們,便讓王婆牽線,上演了一幕龍戲鳳,西門慶就在她“花鞋兒上捏一把”,她如何抵擋這種誘惑,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衝動,讓潘金蓮“便笑將起來”,共赴巫山雲雨……

回眸潘金蓮的笑,自然有表演的成份,那笑聲、那笑容、那笑姿,蘊含著“風情月意”,是一種超人的本領,那含情又濫情的秋波,意味深長……

二、潘金蓮的哭

潘金蓮已經成了淫婦的一張名片,從她身上集中體現出女人令人不恥的一面。在她心目中沒有什麼陳規戒律,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高峰,為了活出自己的樣兒,她不擇手擇,最終滑入墮落的深淵,甚至超越了傳統,不惜用感情與肉體去追求所謂的幸福。

通過潘金蓮的笑與哭,讓我們看到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如果說潘金蓮的笑是一種媚笑,那麼,潘金蓮的哭就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殊武器,展示了潘金蓮脂粉隊裡“高手”的嘴臉。那哭幾乎都是假哭,演技十分高超,面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目的,細膩精妙地“哭”著。

當她向武松示愛被拒,“雙眼哭的紅紅的”,向武大郎告了一狀,說武松調戲了她。這“紅紅的”說明潘金蓮真的傷心,她是對武松“一見鍾情”的,沒想到這不食人間煙火的武松是塊石頭,給她心理上造成極大的打擊,她怨恨,她懊惱,她傷感,也有些羞愧,這次是真地哭了……

武松搬出去又一次回來看武大郎,潘金蓮整個心思還在武松身上,精心化妝來招待他,然而被武松好一陣“搶白”,她“一點紅從耳朵邊起,紫漲了面皮”,罵了一通武松,“哭著下樓去了”,這是傷透心的哭……

她與西門慶的姦情暴露,潘金蓮就開始了一番訓練有素的“哭”的表演。

那王婆讓潘金蓮給武大郎下藥,她便來到武大跟前“坐在床邊假哭”,“試著眼淚”悔過,換得武大原諒,為下藥創造機會,毒死武大後,開始“號號地假哭”,好一個“號號”呀,這哀嚎,純粹是讓左鄰右居知道,有意為之,來造成假像(施老爺子寫到:原來但凡世上婦人,哭有三樣: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有聲謂之號。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醒目的乾號呀)。

辦理武大後事的過程中,為了蒙混過關,潘金蓮一直“虛掩著粉臉假哭”,一個“掩”字,一針見血地寫出潘金蓮怕別人看出來自己毫無悲哀之色而依舊塗胭抹粉的面貌;“打發”了武大,讓潘金蓮肆無忌憚地與西門慶尋歡作樂。

某日二人正在興頭上,武松回來了,西門慶從後門逃走,潘金蓮“哽哽咽咽”地哭著從樓上下來,這次的哭更是“專門”表演給武松的,硬擠出些許眼淚也夾雜著恐慌與不安,面對武松,她裝哭造假一定要認真,達到以假亂真,混淆視聽的作用。當武松問起,她“一頭哭”一面編了一套事先準備好的說辭,而內心是恐懼而驚慌的,她怕的就是武大郎的這位兄弟,怕他的正氣凜然與威武雄壯,由之初聽武大之死說的有板有眼,從內容上“合情合理”,但細細體味卻不由地嗅出造假心慌的味道來。因為潘金蓮的語氣不像一個悲極哀痛的語式,有點“一氣呵成”,這樣的口氣,如同學生背“課本”,令人生疑……在武松祭祀武大之時,她“也在裡面假哭”這每次的哭都不是悲從心中起,而是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專門“做”出來掩人耳目,都不是心理與生理的正常反映……

俗話說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潘金蓮心虛地表演,一系列假哭,終歸露出假來,也讓潘金蓮這個淫婦的形象更加生動。

真得佩服施耐庵,把潘金蓮這個人物寫得活龍活現,這笑與哭,為潘金蓮譜就了一曲“悅耳動聽”的人生交響曲。

司馬懿晚年成為屠夫?連出嫁在外的女子都不放過,悉數誅殺之

《紅樓夢》: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探春

大(dài)夫與大(dà)夫,從上大夫談士大夫

“笑容可掬”地陪著吃飯,不住地打量武松,這是心中喜歡呀,不時送去縷縷溫柔又疼愛的目光……

當武松搬回來住時,她幾乎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卻比半夜裡拾金寶的一般歡喜,堆下笑來”,這第三次笑,一個“堆”字,包含了心中多少渴望。次日一早,就精心為武松“燒洗麵湯,舀漱口水”,“那婦人洗手剔甲”,安排可口的早飯,吃完又“雙手捧上一盞茶”,這份殷勤,真的是愛呀!她的一顆心仿佛都被人挖走,當武松送給她一匹彩色緞子,潘金蓮“笑嘻嘻”地說“叔叔,如何使得!既然叔叔把與奴家,不敢推辭,只得接了”,這“嘻嘻”透出自然的嬌媚,她想不到武松會送給她彩緞,是始料不到的,這份喜出望外,活脫脫一個可愛迷人的小女人,從此“歡天喜地服侍武松”,用自己的愛來打動他,可這武松似乎鐵石心腸……

她不清楚這個大男人的所思所想,就想試探撩逗一下武松。雪天,與喜歡的人擁爐飲酒是一件愜意的事。潘金蓮“陪著笑臉”迎接武松歸來,問寒問暖極盡討好殷勤,挾菜斟酒,“酥胸微露”,嫵媚生情,“臉上堆著笑容”,一往情濃,但這武松是真爺們,坐懷不亂,當潘金蓮“一隻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問他冷不冷來暗示……這武松一句:“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還推了潘金蓮一個跟頭,令潘金蓮又羞又惱,臉立馬紅透了,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心中思量:武松,你個薄情寡義之人,我把你當做心尖上的男人,你卻把我看輕了,老娘要讓你看看,我有多下賤……

潘金蓮遭到武松的拒絕,她偷偷地扒在床上飲泣,內心反復問為什麼?整夜都沒合眼,翻來覆去地思索:難道自己錯了?她要報復,她要玩心跳、玩浪漫、玩檔次、玩瀟灑……

武松搬出去,她的心情一直不好,某日,冬日裡的暖陽柔柔地照進房間,潘金蓮“自先向門前來叉那簾子”,這真的該“出事”,恰好有一個人從簾下過,只一刹那,潘金蓮手中握著叉竿脫手打在那人頭上;那人猛地被打,十分生氣,停下來抬頭一望,骨都酥了,是一個妖嬈香豔的小娘子,雖然少了幾分少女的清純,卻平添了一種成熟豐盈的韻味。潘金蓮發現打到人,也是一驚,但一望卻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男人,一看就是一個款兒,這人便是西門慶,一個風流的主兒。

故事來了,這西門慶喜歡上潘金蓮這小娘們,便讓王婆牽線,上演了一幕龍戲鳳,西門慶就在她“花鞋兒上捏一把”,她如何抵擋這種誘惑,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衝動,讓潘金蓮“便笑將起來”,共赴巫山雲雨……

回眸潘金蓮的笑,自然有表演的成份,那笑聲、那笑容、那笑姿,蘊含著“風情月意”,是一種超人的本領,那含情又濫情的秋波,意味深長……

二、潘金蓮的哭

潘金蓮已經成了淫婦的一張名片,從她身上集中體現出女人令人不恥的一面。在她心目中沒有什麼陳規戒律,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高峰,為了活出自己的樣兒,她不擇手擇,最終滑入墮落的深淵,甚至超越了傳統,不惜用感情與肉體去追求所謂的幸福。

通過潘金蓮的笑與哭,讓我們看到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如果說潘金蓮的笑是一種媚笑,那麼,潘金蓮的哭就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殊武器,展示了潘金蓮脂粉隊裡“高手”的嘴臉。那哭幾乎都是假哭,演技十分高超,面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目的,細膩精妙地“哭”著。

當她向武松示愛被拒,“雙眼哭的紅紅的”,向武大郎告了一狀,說武松調戲了她。這“紅紅的”說明潘金蓮真的傷心,她是對武松“一見鍾情”的,沒想到這不食人間煙火的武松是塊石頭,給她心理上造成極大的打擊,她怨恨,她懊惱,她傷感,也有些羞愧,這次是真地哭了……

武松搬出去又一次回來看武大郎,潘金蓮整個心思還在武松身上,精心化妝來招待他,然而被武松好一陣“搶白”,她“一點紅從耳朵邊起,紫漲了面皮”,罵了一通武松,“哭著下樓去了”,這是傷透心的哭……

她與西門慶的姦情暴露,潘金蓮就開始了一番訓練有素的“哭”的表演。

那王婆讓潘金蓮給武大郎下藥,她便來到武大跟前“坐在床邊假哭”,“試著眼淚”悔過,換得武大原諒,為下藥創造機會,毒死武大後,開始“號號地假哭”,好一個“號號”呀,這哀嚎,純粹是讓左鄰右居知道,有意為之,來造成假像(施老爺子寫到:原來但凡世上婦人,哭有三樣: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有聲謂之號。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醒目的乾號呀)。

辦理武大後事的過程中,為了蒙混過關,潘金蓮一直“虛掩著粉臉假哭”,一個“掩”字,一針見血地寫出潘金蓮怕別人看出來自己毫無悲哀之色而依舊塗胭抹粉的面貌;“打發”了武大,讓潘金蓮肆無忌憚地與西門慶尋歡作樂。

某日二人正在興頭上,武松回來了,西門慶從後門逃走,潘金蓮“哽哽咽咽”地哭著從樓上下來,這次的哭更是“專門”表演給武松的,硬擠出些許眼淚也夾雜著恐慌與不安,面對武松,她裝哭造假一定要認真,達到以假亂真,混淆視聽的作用。當武松問起,她“一頭哭”一面編了一套事先準備好的說辭,而內心是恐懼而驚慌的,她怕的就是武大郎的這位兄弟,怕他的正氣凜然與威武雄壯,由之初聽武大之死說的有板有眼,從內容上“合情合理”,但細細體味卻不由地嗅出造假心慌的味道來。因為潘金蓮的語氣不像一個悲極哀痛的語式,有點“一氣呵成”,這樣的口氣,如同學生背“課本”,令人生疑……在武松祭祀武大之時,她“也在裡面假哭”這每次的哭都不是悲從心中起,而是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專門“做”出來掩人耳目,都不是心理與生理的正常反映……

俗話說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潘金蓮心虛地表演,一系列假哭,終歸露出假來,也讓潘金蓮這個淫婦的形象更加生動。

真得佩服施耐庵,把潘金蓮這個人物寫得活龍活現,這笑與哭,為潘金蓮譜就了一曲“悅耳動聽”的人生交響曲。

司馬懿晚年成為屠夫?連出嫁在外的女子都不放過,悉數誅殺之

《紅樓夢》: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探春

大(dài)夫與大(dà)夫,從上大夫談士大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