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和正面管教|5歲男孩的媽媽,從容有力量

文/王利 Lisa, 美國資質正面管教家長講師

本文經授權發表

我的名字叫王利, 英文名Lisa, 是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 在生孩子之前從事的行業是中國高校實訓室建設,

直接面對大學的老師和學生, 幾年的時間, 從和不同的學生相處中, 意識到每個孩子的性格、跟同學的相處方式, 都和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於是, 5年前, 當我下定決心要孩子, 就已經開始學習怎樣做一個好媽媽, 目的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養的多優秀, 而是希望用更好的方式和孩子相處, 比如怎麼才能不打也不罵, 這也是我從小心裡一直期望的。 兩年的時間, 看了近百本育兒書, 腦子裡有不同理念相互碰撞, 同時, 一個深深的信念也根植於心:好父母不是天生的, 好父母需要學習, 育兒先育己。

不記得在哪本書上看過, 意思大概是, 我們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 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 就好比我是一名醫生,

拿著手術刀, 誠懇的告訴病人, 我是個新手, 沒經驗沒技能, 但是我充滿愛心, 非常願意幫助你, 來吧!如果你是這位病人, 恐怕既擔心又害怕, 再也不會讓這位醫生醫治。

做父母也一樣。

兜兜出生後, 我成為全職媽媽, 細心又用心的照顧著我的孩子, 學習母乳餵養, 到現在, 即便不算專家也積累了非常多科學方法和經驗。 學習嬰兒健康常識, 瞭解嬰兒成長特點, 滿腔知識, 至今, 我仍感激自己當年的刻苦, 讓孩子免于遭受病痛和壓力。

隨著孩子的成長, 我即使補充新的育兒知識, 回想起來, 特別享受兜兜一歲半前的時光, 給他自由, 耐心十足, 帶著他一起探索世界, 看花看草, 看洗衣機轉動, 一起在地上爬, 陪他撕紙片,

然後撒在半空, 樂的他嘎嘎大笑。

當時的感受是, 養育孩子真快樂。

可是隨著兜兜一天天長大, 快2歲時, 這個可愛的娃娃, 突然有了自己堅定的主意, 對什麼都說不, 處處和媽媽對著幹, 我也經常大發雷霆, 氣急敗壞, 為什麼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 竟然搞不定我的孩子?是這些理論不管用還是我太笨了沒學好?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卻克制不住,

說了一百遍不要摸電源為什麼他還要去摸?我被強烈的挫敗感包圍。

後來, 看Elly和年媽的博客, 她們推薦《正面管教》這本書, 我惡狠狠的想, 真的該好好管教管教這熊孩子了!第一時間買來看, 立刻被深深的吸引, 這本書從心靈深處顛覆著我“本能”的觀念。

再後來, 年媽在北京開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2013時深圳也有了, 我迫不及待的去上課, 比看書更震撼!從沒接觸過這樣的課堂, 輕鬆、尊重、不灌輸、完全自己體驗, 又直徹心靈, 針對媽媽們困擾的問題, 透徹深刻的找到了原因, 更理解了孩子的心, 原來, 我們過去的很多自認為對的做法, 想法是錯誤的,

也讓我們更明白, 今後該怎麼做, 才會對孩子, 對自己更好。

回到家, 再面對兜兜惱人的行為, 我沒那麼容易發脾氣, 情緒越來越平緩, 即使有挑戰, 也不再單純的克制自己、要求自己耐心, 而是越來越自然又直覺的, “本能”的耐心。 因為, 我深刻明白了孩子所有不當行為背後的動機, 都是他在尋求媽媽的愛和歸屬。

當兜兜生氣打人時,我不再劈頭蓋臉的說教,而是嘗試擁抱他,表達媽媽的愛,用語言表達我對他的理解“我知道你很生氣”時,他憤怒的情緒真的平靜下來了,還和我一起想那麼那麼多好辦法,對於一個2歲多的孩子,真的太驚喜!

至今我仍清晰的記得,對我影響最大的理念:接納不同。幾乎我們天天在喊,同時卻又對不同抱怨和控制,課堂上,不僅讓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當你瞭解每個人行為背後的信念,明白每個人的信念都沒有對錯之分時,才會真正的做到接納不同。

還有積極暫停,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觀點,真喜歡!

和兜兜發生衝突,我的家長權威讓他去罰站,其實內心矛盾,隱隱又覺得不應該這樣。積極暫停的目的是讓我們從不好的情緒中撤出,感覺好起來,只有感覺好的時候才能做的好,這樣並不會慣壞孩子。回想我們大人,真的是這樣啊,孩子一定更需要。兜兜3歲,他已經非常明白並且做到,有情緒時,自己積極暫停,這對他一生的成長,將會是多麼了不起的情緒控制技能!

還有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不追求完美,不過分自責,關注解決辦法等等這些全新的理念,完全顛覆著傳統的觀念——犯錯誤要吃點苦才能長記性,要做就做最好,都是我不好,出了問題深究你的錯還是我的錯,讓我們既有壓力又小心翼翼。

當我真正的放下焦慮,發自內心的尊重、信任孩子,努力改變原生家庭帶來的舊習慣時,孩子也變得更樂於合作。這些,都深深影響了我們,原來,挑戰都可以化解為享受和成長。

2013年底,通過講師班,我成為了一名正面管教講師,走上了正面管教的傳播之路,每次的分享,講座,家長課,就像播下正面管教的種子,父母的一點點改變都會在家庭裡生根發芽。

隨著家長對這些理念和新方法得理解加深,在實際運用中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而我,分享、耐心、樂觀,也更促進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因為我發現,在分享和實踐正面管教的過程中,儘管我和孩子都沒有成為完美的人,但我們在一起確實很快樂、不焦慮、有辦法,這就夠了。

把朋友圈翻一遍,回顧了去年分享和實踐正面管教的一部分記錄,到現在,又多了一年的思考與學習,更堅定的看到正面管教帶給我的影響和力量。

80歲的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中國行

都是他在尋求媽媽的愛和歸屬。

當兜兜生氣打人時,我不再劈頭蓋臉的說教,而是嘗試擁抱他,表達媽媽的愛,用語言表達我對他的理解“我知道你很生氣”時,他憤怒的情緒真的平靜下來了,還和我一起想那麼那麼多好辦法,對於一個2歲多的孩子,真的太驚喜!

至今我仍清晰的記得,對我影響最大的理念:接納不同。幾乎我們天天在喊,同時卻又對不同抱怨和控制,課堂上,不僅讓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當你瞭解每個人行為背後的信念,明白每個人的信念都沒有對錯之分時,才會真正的做到接納不同。

還有積極暫停,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觀點,真喜歡!

和兜兜發生衝突,我的家長權威讓他去罰站,其實內心矛盾,隱隱又覺得不應該這樣。積極暫停的目的是讓我們從不好的情緒中撤出,感覺好起來,只有感覺好的時候才能做的好,這樣並不會慣壞孩子。回想我們大人,真的是這樣啊,孩子一定更需要。兜兜3歲,他已經非常明白並且做到,有情緒時,自己積極暫停,這對他一生的成長,將會是多麼了不起的情緒控制技能!

還有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不追求完美,不過分自責,關注解決辦法等等這些全新的理念,完全顛覆著傳統的觀念——犯錯誤要吃點苦才能長記性,要做就做最好,都是我不好,出了問題深究你的錯還是我的錯,讓我們既有壓力又小心翼翼。

當我真正的放下焦慮,發自內心的尊重、信任孩子,努力改變原生家庭帶來的舊習慣時,孩子也變得更樂於合作。這些,都深深影響了我們,原來,挑戰都可以化解為享受和成長。

2013年底,通過講師班,我成為了一名正面管教講師,走上了正面管教的傳播之路,每次的分享,講座,家長課,就像播下正面管教的種子,父母的一點點改變都會在家庭裡生根發芽。

隨著家長對這些理念和新方法得理解加深,在實際運用中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而我,分享、耐心、樂觀,也更促進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因為我發現,在分享和實踐正面管教的過程中,儘管我和孩子都沒有成為完美的人,但我們在一起確實很快樂、不焦慮、有辦法,這就夠了。

把朋友圈翻一遍,回顧了去年分享和實踐正面管教的一部分記錄,到現在,又多了一年的思考與學習,更堅定的看到正面管教帶給我的影響和力量。

80歲的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中國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