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探秘三國兩大曠世謀臣:諸葛亮和荀彧

三國時代群英薈萃, 各路英豪, 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在這些人傑當中出了兩位曠世謀臣, 他們分別是誰呢?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誰人不熟?這不就是諸葛亮的代言嗎?諸葛亮自出山輔助劉備以來, 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為劉備出謀劃策, 為建立蜀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網路配圖

首先是出師新野為劉備練兵, 在劉備敗走新野時候, 力得民心, 愛民如子的形象再一次鞏固。 妙計借荊州, 使得劉備正義之師有了發展根基。 最重要的是妙計火燒博望坡, 使得關羽張飛另眼相看, 使得劉備漢軍上下團結一心。

諸葛亮再次在赤壁之戰大顯身手, 成功配合東吳聯合蜀漢一起粉碎曹操的大舉進犯, 讓劉備漢軍得以休養生息, 隊伍可以壯大, 也就成就了日後的三國鼎立, 此次即粉碎了曹操南下的妄想也讓東吳了損失了大將周瑜, 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這之後也是劉備軍隊的一個轉捩點,

諸葛亮完美的空城計, 讓劉備大隊人馬能安全轉移, 這也不至於到全軍覆沒, 諸葛亮的這一計堪稱史上最完美的以少勝多之計, 不費一兵一卒, 就能瓦解危機。

劉備歸西後, 諸葛亮為了實現劉備的匡扶漢室, 實現統一,

六出祁山, 身處險境也不臨戰逃脫,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最後客死五丈原, 諸葛亮忠於蜀漢不用質疑, 為實現大一統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另一位曠世謀臣就是曹操營下了的荀彧, “吾之張良”這是曹操對荀彧的評價, 可見荀彧的能力不小, 能與張良比擬的人少之又少。 剛開始荀彧一心一意地為曹操輔助, 更是提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主張, 讓曹操的勢力不斷壯大。 而且曹操的大部分謀士都是荀彧舉薦給他的。

但是隨著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 曹操已經顯示出要稱王的態度, 這個和荀彧開始輔佐曹操時候的原意不同了, 荀彧本人忠於漢朝, 也是以匡扶漢室為願望, 這時候看到曹操的意圖也就沒了希望, 自然就沒了忠心輔佐曹操的心了,

但是他有他的骨氣, 也不會這時候改投劉備。

最終荀彧選擇放棄輔佐曹操, 之後不在為曹操獻過計謀, 鬱鬱寡言, 直到曹操怕他投奔別人更自己敵對, 最終選擇讓荀彧自殺而死, 與其說是曹操殺死荀彧, 還不如說是荀彧自己的不忠導致自己的死亡,

既然選擇跟隨曹操就應該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如果真是那樣, 曹操早就統一了三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