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兒秋季腹瀉來勢洶洶 如何打好這場胃腸保衛戰?

秋意漸涼, 病毒性腸炎的高發季節也尾隨而至, 又到了秋季腹瀉肆虐的時候, 不少媽媽開始隱隱擔憂:要如何正確的預防和處理呢?

01

秋季腹瀉是如何發生的?

病毒感染

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 多發生于人工餵養兒, 餵養時所用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 即有感染的可能。 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溫差大

秋季氣溫變化大, 忽冷忽熱。 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 加上寶寶免疫功能不成熟, 因此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 極易造成腹瀉。

餵養不當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酶的活性較差, 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 腸道負擔重。 如果餵養不當, 過多地加喂澱粉類、脂肪類食物, 導致成分改變, 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 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 導致腹瀉。

02

什麼是小兒秋季腹瀉?有何特點?

秋冬季是小兒腹瀉病高發季節, 多數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 因多發生在秋冬季, 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 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 經糞—口傳播, 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潛伏期l~3天。 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 4歲以上者少見。 起病急, 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無明顯中毒症狀。 病初可有嘔吐, 常先於腹瀉發生。 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 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 無腥臭味。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 自然病程約3—8天。 秋季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徵, 即感冒、嘔吐、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特點:

1、發病年齡低: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由於由於小兒胃腸功能較弱,

胃腸道抵抗力差, 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寶寶會伴有高燒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

3、頻繁嘔吐:發病當日即頻繁嘔吐, 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

4、腹瀉次數多: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後, 大便少則一天5、6次, 多則數十次, 大便稀薄, 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 有時呈白色米湯樣, 多無特殊腥臭味。

03

何時需要去看醫生?

一般病毒性腸炎都是自愈的, 並沒有什麼針對相關病毒的特效藥物。 如果孩子持續、大量的丟失水分, 有沒有給予相應的補充液體, 會導致血容量下降, 嚴重脫水會引起休克、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 因此, 需要家長重視。

及時就醫的幾種情況:

年齡小於6個月或是體重小於8kg;

3個月內的嬰兒體溫高於38℃, 或是3個月至3歲的孩子, 體溫高於39℃;

膿血便或嘔吐血性物;

頻繁且大量的水樣便;

腹瀉或嘔吐持續時間大於7天;

嚴重脫水;

心律不齊, 多器官功能損害(這類要及時送醫院就醫);

數小時內無法正常進食或液體, 6~8小時內無尿;

腹痛明顯, 精神萎靡, 反應遲鈍;

免疫功能缺陷或正進行化療。

04

做對這幾件事,遠離秋季腹瀉!

1、講究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食具要消毒。爸爸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方式,且洗手時間應該在15秒鐘以上。

2、注意氣候變化,及時添減衣被,避免受暑或著涼。

3、做好腹瀉患者的隔離治療及糞便消毒。

4、避免長期濫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調而導致的腸炎。

5、病室空氣新鮮流通,溫度要適宜。

6、對感染性腹瀉患兒要注意消毒隔離。

7、控制飲食,適當減少乳食,頻繁嘔吐者應禁食8~12小時,隨病情好轉,逐漸恢復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後應注意調攝飲食。

家長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吐、瀉情況、體溫、精神狀態和尿量,認真觀察和記錄寶寶大便的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嘔吐劇烈難以進水,精神萎靡不振,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等情況,需要採樣寶寶大便樣本,及時到醫院就診。

反應遲鈍;

免疫功能缺陷或正進行化療。

04

做對這幾件事,遠離秋季腹瀉!

1、講究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食具要消毒。爸爸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方式,且洗手時間應該在15秒鐘以上。

2、注意氣候變化,及時添減衣被,避免受暑或著涼。

3、做好腹瀉患者的隔離治療及糞便消毒。

4、避免長期濫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調而導致的腸炎。

5、病室空氣新鮮流通,溫度要適宜。

6、對感染性腹瀉患兒要注意消毒隔離。

7、控制飲食,適當減少乳食,頻繁嘔吐者應禁食8~12小時,隨病情好轉,逐漸恢復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後應注意調攝飲食。

家長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吐、瀉情況、體溫、精神狀態和尿量,認真觀察和記錄寶寶大便的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嘔吐劇烈難以進水,精神萎靡不振,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等情況,需要採樣寶寶大便樣本,及時到醫院就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