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原創丨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到底應該選哪種?

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 脂肪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就是家常用的食用油, 當人們走進超市, 面對著琳琅滿目的食用油專櫃, 看到各種油的價格、品種、品牌都不盡相同時,

可能會為選擇哪種食用油最好而感到迷茫?也有人認為, 豆油有豆腥味、玉米油炒菜沒滋味、花生油比較香、橄欖油太貴, 所以不知道究竟哪一款最適合自己。 其實無論是哪種食用油, 根據其製作的原材料不同, 其含有的脂肪酸成分也都各不相同, 而又因每一種脂肪酸都各有其作用, 所以, 不同的人群在選擇食用油時, 也應該區分開來。

目前, 我國居民的常用食用油包括了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等。 不同的食用油, 其脂肪酸的組成和含量亦各有不同, 尤其是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 除此之外, 食用油中還有不同含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及少量的植物化學物, 如甾醇、角鯊烯、多酚類物質等,

所以根據油脂種類的不同, 其營養特點和適用人群也不相同。

大豆油

花生油

花生油也是家庭常用食用油之一, 之所以花生油炒菜特別香, 主要是因為花生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 對於血脂較高或肥胖人群來說, 花生油還是儘量少吃為好。 花生油中含有的亞油酸約占37.9%左右, 此外花生油還富含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E、葉酸鹽、植物固醇以及黃酮等營養成分。 而其富含的油酸也對營養人體腦部神經有一定效用。 因此, 花生油更適合腦力勞動者以及青少年食用。

玉米油

玉米油也稱玉米胚芽油, 是從玉米胚芽中制取的食用油。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含有約86%的不飽和脂肪酸, 其中所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占了56%,

而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約占30%。 玉米油的穩定性較高, 且味道清淡、易於人們消化和吸收, 另外玉米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因此又有“健康營養油”、“老年長壽油”等美譽。 玉米油中因亞油酸含量較高, 故對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血管硬化、軟化血管等有重要的作用, 可有效預防和緩解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疾病。 因此, 建議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比較適宜常吃玉米油。

橄欖油

橄欖油是從油橄欖中榨取出來的一種淡黃色透明液體, 被人們譽為“液體黃金”。 橄欖油中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 油酸含量超過了70%, 遠高於豆油和花生油, 另外橄欖油中還富含有益於人體脂肪代謝的多酚類高效氧化劑--角鯊烯。

因橄欖油的營養特點所在, 其適合人群也比較廣泛, 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者、以及老年人、孕婦、兒童等, 都比較適宜食用橄欖油。

如何正確看待食用油

通過上文所述, 想來大家對幾種常見的食用油, 已有了基本瞭解。 儘管每種食用油都有其各自的營養特點和適用人群, 但也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物無美惡, 過則為災”, 根據膳食平衡的原則, 每人每天的食油量應不超25g最為適宜。 另外, 食油最為健康的原則是保持每日攝取的n-6和n-3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適宜比的推薦比值為(4~6)∶1, 而在我國居民常用的食用油中, 除了大豆油的脂肪酸含量比較接近這一比值要求外, 低芥酸菜籽油也含有較多n-3亞麻酸,

但其他所有單一油, 包括高端油的代表橄欖油, 均不能達到這一推薦值。 所以, 想要保持最健康的食油方式, 最好的做法就是常換食用油的種類, 或者直接將不同的食用油混合吃, 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體對不同脂肪酸的需求。 (作者李建美, 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 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