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RX5之後,名爵3登臨,上汽的造型設計為何盡得人心?

成都車展, 新款名爵3重出江湖。 我們欣喜地發現, 這是煥然一新的感覺, 不經意間, 名爵3已經徹底切換到名爵ZS“闖”出的設計風格上來。 雖然名爵3仍定位於一款入門兩廂車, 但在消費升級的潮流之下, 越發看重精品二字, 而在設計美感層面, 又有哪些細節最能打動年輕消費者?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吳邪

▎定位先行, 不是所有人都愛SUV

設計之初, 定位先行。 榮威RX5和名爵ZS紛紛進入最熱的SUV市場中廝殺, 這個時候, 上汽也在尋找更多的突破口。 從終端的回饋資訊來看, 一二線城市的家庭已經進入“增購”階段,

那麼, 家庭用第二台車, 主要以代步為需求, 而“好開不貴”的入門兩廂車潛力巨大。

名爵3看重的正是這麼一塊方興未艾的細分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 《童濟仁汽車評論》瞭解到, 名爵3的人群定位更加細化, 一方面, 對於想買第二台車的家庭來說,

主要用戶為年輕辣媽, 名爵3 要滿足她們的代步需求;另一方面, 在校或剛畢業的大學生, 經濟基礎有限, 剛與社會接觸, 靈活出行的小車將成為首選。

那麼, 新款名爵3的設計落腳點也就呼之欲出了。 “年輕”、“潮流”、“精品”, 這片衍生開來的新藍海, 定位標籤已經很是明確了。

▎煥然一新, 上汽設計找到了“新套路”

不吹不黑, 這兩年, 上汽的造車水準有了新突破。 當初, 馬雲背書的榮威RX5博了一個好彩頭, 雖然高舉著“智慧互聯”的大旗開道, 但在其他方面同樣齊頭並進, 尤其是內外設計風格, 基本上有了質的提升, 而且逐漸形成了辨識度很強的家族化設計語言, 消費者一眼就可以認出, 這是榮威, 或者名爵。

回歸到主線話題, 在新車矩陣的規劃版圖中, 名爵3算是“感性力”設計的第二款量產車型了, 名爵ZS開山在前, 而加上概念車名爵E-Motion Concept的話, 那就有三款產品了。 新車前臉的變化最為明顯, 前大燈與進氣格柵相連, 在視覺上營造拉寬車體的效果, 消費者喜歡稱之為“開眼角”。

上汽設計總監邵景峰先生曾特別提到過:“MG名爵車型在發展過程中會始終強調品牌背後百年的專屬DNA, 通過這三款車型的設計相信大家能看到MG名爵家族式傳承, 感覺到設計語言的脈絡。 ”新款名爵3定位於精品互聯網家轎, 從設計上強調“感性力”語言背後的專屬概念,

要年輕, 要運動, 要給人小而精悍的感覺。

前大燈雖然是鹵素光源, 但搭配了醒目的LED日間行車燈, 造型犀利, 目光有神, 強化了名爵品牌年輕而有活力的DNA。 進氣格柵面積增大, 外圈有鍍鉻裝飾, 內部稱之為“星月騎盾”, 與名爵ZS如出一轍, 整體偏於大氣, 更加符合國人審美。引擎蓋部分的線條雖簡約,但又富有張力,在車頭迅速下壓,帶來下盤扎實的姿態,視覺上運動氣息十足。

豎條狀尾燈名之為“雷霆式”,像一道劃過夜空的閃電,烘托出車尾鮮明的層次感。名爵3車身整體線條並不冗雜,反而更堅持簡約之美。漂洋過海而來的“歐系精品”,亦或“英倫格調”,是在做減法,是要把一個“以簡為美”的藝術品擺在消費者面前。

MG名爵品牌一直具有英倫特色的品牌基因,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現在進入中國,要落地生根,中國的設計師就要在品牌與消費者訴求之間尋找一個最平衡的支點。我們國家的消費者對汽車設計的喜惡總會濃縮成一個詞——“大氣”。

只是,這個“大氣”怎麼來理解,這就看本土設計師的水準了。有著歐洲血統的MG名爵,要和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照顧到中國消費者的主流價值觀,兜兜轉轉,有一句話總結最佳,那就是“少即是多,奉行簡約設計”。所以,我們在名爵3上並不會看到複雜的線條和冗餘的折角,而是一種從內而外迸發的運動與優雅,是一種光在線條上流淌的感覺。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汽車品牌的設計語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榮威,還是名爵,要讓消費者清楚地記住自己,就要有專屬的特色,要去追求一脈傳承的家族化設計基因,這是一條慢慢積累的上升之路,上汽設計團隊也在摸索與碰撞中,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風格。

▎厚積薄發,名爵3俘獲人心的不只顏值

新款名爵3的內飾也進行了一次“大翻新”。最能體現“英倫”二字的,是一直延伸到副駕駛位置的蘇格蘭格紋中控飾條,與之相搭配的,還有用格紋圖案裝點的前後座椅。

除此之外,內飾的很多元素也是從名爵ZS傳承而來的。多功能方向盤皮革包裹,皮革上打孔,而方向盤還是平底設計,最得年輕人追捧,因為這是運動的代名詞。空調出風口為渦輪造型,可360度旋轉,也是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設計風格。

智能互聯一向是上汽新車的主打王牌,畢竟,這一套系統是由上汽和阿裡巴巴聯合開發的。還記得榮威RX5上市的時候,馬雲親臨現場為之月臺。而榮威RX5之後的銷量表現,也帶給了上汽集團更強大的信心,要將這套互聯系統打造成上汽新車的“新名片”。

處在名爵3的產品定位區間,其實有一個消費心態需要重新思考。這一細分市場的消費者,未必看重動力有多強,反而更願意把注意點聚焦在安全配置上。另外,名爵3中高配車型1.5T+4AT的組合方式在日常使用中已經綽綽有餘。6安全氣囊、胎壓監測、倒車影像+倒車雷達、ESP穩定系統和高強度籠式車身,反而是小車更需要注意的產品設計點,新款名爵3也做到了。

▎小結

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懂車,隨之而來的,是整個消費市場的升級,而汽車設計團隊也需要有“主動升級”的意識。消費者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最基礎的“三大件”,還有其他方面的全面升級,外觀造型要符合時代審美,內飾要做到緊跟潮流,智慧系統、安全配置也要跟上來。也許,這才是名爵3所信奉的“精品”二字背後更多的深意了。

想要瞭解更及時、更全面的車市消息,立刻關注微信公眾號:AutoTong

更加符合國人審美。引擎蓋部分的線條雖簡約,但又富有張力,在車頭迅速下壓,帶來下盤扎實的姿態,視覺上運動氣息十足。

豎條狀尾燈名之為“雷霆式”,像一道劃過夜空的閃電,烘托出車尾鮮明的層次感。名爵3車身整體線條並不冗雜,反而更堅持簡約之美。漂洋過海而來的“歐系精品”,亦或“英倫格調”,是在做減法,是要把一個“以簡為美”的藝術品擺在消費者面前。

MG名爵品牌一直具有英倫特色的品牌基因,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現在進入中國,要落地生根,中國的設計師就要在品牌與消費者訴求之間尋找一個最平衡的支點。我們國家的消費者對汽車設計的喜惡總會濃縮成一個詞——“大氣”。

只是,這個“大氣”怎麼來理解,這就看本土設計師的水準了。有著歐洲血統的MG名爵,要和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照顧到中國消費者的主流價值觀,兜兜轉轉,有一句話總結最佳,那就是“少即是多,奉行簡約設計”。所以,我們在名爵3上並不會看到複雜的線條和冗餘的折角,而是一種從內而外迸發的運動與優雅,是一種光在線條上流淌的感覺。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汽車品牌的設計語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榮威,還是名爵,要讓消費者清楚地記住自己,就要有專屬的特色,要去追求一脈傳承的家族化設計基因,這是一條慢慢積累的上升之路,上汽設計團隊也在摸索與碰撞中,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風格。

▎厚積薄發,名爵3俘獲人心的不只顏值

新款名爵3的內飾也進行了一次“大翻新”。最能體現“英倫”二字的,是一直延伸到副駕駛位置的蘇格蘭格紋中控飾條,與之相搭配的,還有用格紋圖案裝點的前後座椅。

除此之外,內飾的很多元素也是從名爵ZS傳承而來的。多功能方向盤皮革包裹,皮革上打孔,而方向盤還是平底設計,最得年輕人追捧,因為這是運動的代名詞。空調出風口為渦輪造型,可360度旋轉,也是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設計風格。

智能互聯一向是上汽新車的主打王牌,畢竟,這一套系統是由上汽和阿裡巴巴聯合開發的。還記得榮威RX5上市的時候,馬雲親臨現場為之月臺。而榮威RX5之後的銷量表現,也帶給了上汽集團更強大的信心,要將這套互聯系統打造成上汽新車的“新名片”。

處在名爵3的產品定位區間,其實有一個消費心態需要重新思考。這一細分市場的消費者,未必看重動力有多強,反而更願意把注意點聚焦在安全配置上。另外,名爵3中高配車型1.5T+4AT的組合方式在日常使用中已經綽綽有餘。6安全氣囊、胎壓監測、倒車影像+倒車雷達、ESP穩定系統和高強度籠式車身,反而是小車更需要注意的產品設計點,新款名爵3也做到了。

▎小結

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懂車,隨之而來的,是整個消費市場的升級,而汽車設計團隊也需要有“主動升級”的意識。消費者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最基礎的“三大件”,還有其他方面的全面升級,外觀造型要符合時代審美,內飾要做到緊跟潮流,智慧系統、安全配置也要跟上來。也許,這才是名爵3所信奉的“精品”二字背後更多的深意了。

想要瞭解更及時、更全面的車市消息,立刻關注微信公眾號:AutoTo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