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董明珠又下“軍令狀”!她為何鐵了心要造電動車?

據央視財經3月12日報導, 有一種執著叫董明珠做電動車。 從2016年2月開始, 格力和擁有鋰電池核心技術的珠海銀隆公司開始捆綁出現。 儘管到2016年11月, 格力電器收購銀隆的方案未獲股東大會通過, 格力宣佈終止收購。

但一個月後, 董明珠即宣佈聯合萬達、京東、中集等公司共同入股珠海銀隆。 面對質疑不斷, 董明珠為何鐵了心, 孤注一擲也要造電動車?

董小姐:迫不及待想解決霧霾帶來的困擾!

陳偉鴻:中國經濟大調查是一個持續時間最長、調查範圍最廣的一個調查。 今天, 也讓三位企業家加入調查。 請問, 2017年, 您認為消費者會增加哪些消費的支出?

董總選擇的第一是汽車, 我原本認為, 家電她可能會選擇第一。 結果發現她選了汽車, 是消費者會增加支出的一個領域。

財經作家 吳曉波:因為這是她下一個要進入的領域。

陳偉鴻:最懂你的人, 原來坐在你的對面, 不是坐在你的隔壁。

格力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明珠:我為什麼把汽車擺在第一呢?大家現在都渴望著環境, 特別是像霧霾給我們帶來的困擾, 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解決。 所以汽車就需要一個跨越式的轉型, 真正能生產出節能、環保、資源沒有消耗的。 我把它擺在第一個, 對製造業來講, 這是很重要的責任, 它已經不是簡單的消費品, 已經到了社會層面, 關乎著人的健康了。

陳偉鴻:你已經成功地用空調讓世界愛上了中國造。 接下來能不能通過汽車讓世界再度地更加地愛上中國造。

格力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明珠:我們要走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

中國要崛起, 不僅是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 關鍵我是在技術領域裡一定要自己掌控。 只有掌控技術的人, 只有自己能夠創造新技術的人, 那我覺得他才有真正的話語權。 到今天為止中國是汽車製造大國, 但哪一樣是我們自己的?我們依然是跟隨型的。

董明珠:電動車我一定會做得最好!

格力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明珠:我用過進口的特別好的電動車, 但是兩年半電池就壞了, 就要換了。 我在這裡承諾, 我們造的電動車, 十年電池絕對由我們來承擔的。 就是這一點, 我認為我就贏了。

所以我覺得我們更多的是第一要有信心。 第二個我覺得要有挑戰精神, 敢於去面對消費者的需求, 你進了這個門檻, 要做到消費者喜歡才行, 電動車我一定會做得最好。

最新!格力與銀隆成生意夥伴:“200億關聯交易”議案股東大會通過

格力電器3月8日晚間公告稱, 公司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審議並通過《關於公司與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暨關聯交易的議案》。 格力電器此前披露的公告顯示,由於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女士為珠海銀隆的股東,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董事會在審議該議案時,關聯董事董明珠回避表決。

此次股東大會由董事葉志雄主持,會前據望靖東介紹,董明珠缺席,原因是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希望根據其行程安排視頻會面但最終未能如願。雖然董明珠缺席但是股東大會上參與表決的股東幾乎是壓倒性地投出了贊成票。

表決情況如下:

據瞭解,在2月21日,格力電器宣佈,為了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製造裝備領域,打造新的增長點,公司擬與珠海銀隆簽訂雙方200億元的合作協定。3月8日,格力電器如期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該項議案。

根據約定,2017年雙方預計合作金額不超過200億元,其中格力預計向珠海銀隆銷售產品190億元,珠海銀隆預計向格力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10億元。

隨著這一紙合約的簽訂,“珠海銀隆收購案”曾經的反對者——格力電器,已經從“反對者”的角色,轉變為實際的協助者。話說,董小姐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

格力電器此前披露的公告顯示,由於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女士為珠海銀隆的股東,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董事會在審議該議案時,關聯董事董明珠回避表決。

此次股東大會由董事葉志雄主持,會前據望靖東介紹,董明珠缺席,原因是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希望根據其行程安排視頻會面但最終未能如願。雖然董明珠缺席但是股東大會上參與表決的股東幾乎是壓倒性地投出了贊成票。

表決情況如下:

據瞭解,在2月21日,格力電器宣佈,為了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製造裝備領域,打造新的增長點,公司擬與珠海銀隆簽訂雙方200億元的合作協定。3月8日,格力電器如期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該項議案。

根據約定,2017年雙方預計合作金額不超過200億元,其中格力預計向珠海銀隆銷售產品190億元,珠海銀隆預計向格力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10億元。

隨著這一紙合約的簽訂,“珠海銀隆收購案”曾經的反對者——格力電器,已經從“反對者”的角色,轉變為實際的協助者。話說,董小姐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