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魚塘鄉:勠力同心打好脫貧攻堅秋季攻勢“大會戰”

(解晉)隨著脫貧攻堅“總攻”的號令吹響, 萬山區魚塘鄉全體鄉幹部、區直部門選派幹部、幫扶單位、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村幹部等“五支”攻堅力量迅速集結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同步打響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精准識別、宣傳教育、組織保障“五大戰役”, 眾志成城、戮力同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秋季攻勢“大會戰”。

打贏產業扶貧戰役扶貧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器”, 是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不竭源泉和堅實依靠, 抓好產業扶貧, 建立利益連結機制, 便牢牢掌握了脫貧攻堅戰場的主動權, 是“攻城拔寨”的火力集結。

上半年, 全鄉新增大棚蔬菜種植、生豬養殖、肉牛養殖、跑山雞養殖、服裝廠、礦泉水廠等脫貧產業項目16個, 總投資3.2億元, 帶動貧困戶入股分紅、代養代種、勞動就業1000餘人。 目前, 已建成投產項目9個、在建項目7個。

該鄉以“空殼村”清零行動為突破大力開展產業扶貧秋季攻勢, 加強組織統籌, 加大招商引資,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積極吸引雁歸人才回鄉創業, 打造一批“短、平、快”精品產業專案, 多模式、多管道帶動群眾發展。 針對建檔立卡戶, 結合脫貧攻堅獎補扶持實施方案因 戶施策, 鼓勵支持貧困戶自身發展產業, 致力形成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脫貧攻堅步伐全力加速的局勢, 確保實現戶戶有增收專案、人人有致富門路。

打贏基礎設施建設戰役近年來, 魚塘鄉圍繞“六個小康”項目建設, 先後修建、修繕道路150條次、約356公里, 實現全鄉14個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水泥路);修建、修繕人飲工程28處、山塘26口, 解決了2.8萬群眾飲水和1.1萬畝良田灌溉問題;投入資金300萬元改造升級農村電網工程, 解決了1.2萬群眾用電問題;對該鄉4個集鎮、3個新農村示範點、移民新街、學校等區域實施亮化工程。

該鄉結合新一輪各項扶貧政策措施打好脫貧攻堅秋季攻勢基礎設施建設“組合拳”。 圍繞“四改一化一維”工程全面改善貧困戶及未達標農戶家庭的廚房、廁所、飲水、圈舍和房前屋後硬化維修, 全面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提升生活品質;圍繞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 對該鄉四條主要交通幹道沿線以及集鎮農戶住房進行立面改造,

統一標準、統一施工, 對房屋立面進行統一打造, 推進公路沿線綠化、亮化工程, 建設美麗家園;圍繞農村危房改造, 夯實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保障, 據統計, 今年全鄉危房改造110 戶, 現已全部開工, 預計在10月中旬完工;圍繞“組組通”建設項目, 加快推進“聯組路”“聯戶路”“斷頭路”的建設進度, 為貧困群眾搭建“走出窮窩”的“小康路”、“便民路”, 打通扶貧脫貧“最後一公里”;圍繞“廣電雲戶戶通”建設專案, 實現轄區廣電信號全覆蓋, 確保“家家有電視、戶戶能通網”, 打開群眾通往世界各地的“資訊之窗”。

打贏貧困戶精准識別戰役貧困戶精准識別退出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前提, 是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的定位器,

提高精准貧困戶識別率和退出率, 便牢牢抓住了脫貧攻堅戰場的主方向。

連日來, “攻堅將士”按照“包村包片包戶”機制, 化整為零深入到14個行政村183個村民組同步開展再走訪、再調查、再摸底, 掌握最新一手資料。 同時, 組織各村民組所有在家群眾集中開展貧困戶精准識別村民評議會, 讓群眾自己評、集中選, 集思廣益、民主表決, 對不該進的“錯評”對象、該退的“漏退”對象堅決進行清退, 一戶不留, 針對群眾公認並經調查確實困難, 如教育負擔重、無安全穩定住房、飲水安全未解決、患大病重病的非貧困戶, 按識別程式該納入則納入, 做到一戶不漏, 確保評選公平、公正, 真正解決“誰該幫扶、誰最貧困”問題。 目前, 全鄉已完成召開90%村組的村民評議大會,

為脫貧攻堅秋季攻勢“大會戰”提供堅實基礎。

打贏宣傳教育戰役宣傳教育是脫貧攻堅的催化劑, 是助推“脫貧戰艦”揚帆起航的動力之源,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抓好扶貧政策宣傳和貧困群眾的教育培訓, 便牢牢抓住了脫貧攻堅戰場的主旋律。

當前, 通過走訪調查, 仍有小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錯誤思想, 對脫貧攻堅形勢和扶貧政策內容認識不夠、瞭解不足。 連日來, 全鄉幹部突破思路局限, 下沉一線, 一改以往只針對貧困戶做宣傳的工作方法, 充分利用大走訪、大調查、大摸排和村民小組會議, 逐村、逐組、逐戶、逐人“全覆蓋、零死角”開展扶貧政策大宣傳, 講清脫貧攻堅形勢, 講懂扶貧補助政策, 算好貧困群眾“脫貧賬”,做到群眾皆知、人人認可、戶戶滿意。

針對有產業發展意向、參與改造工程的群眾,抓好教育培訓,提供種植、養殖技術保障,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切實增強內在發展動力,增強群眾幹事本領,扭轉“惰性”意識,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進一步增強村民主動參與、主動脫貧的戰鬥力,共同唱響脫貧攻堅主旋律。

算好貧困群眾“脫貧賬”,做到群眾皆知、人人認可、戶戶滿意。

針對有產業發展意向、參與改造工程的群眾,抓好教育培訓,提供種植、養殖技術保障,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切實增強內在發展動力,增強群眾幹事本領,扭轉“惰性”意識,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進一步增強村民主動參與、主動脫貧的戰鬥力,共同唱響脫貧攻堅主旋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