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究竟幾歲和家長分房睡?家長都應該重視!

如何讓自己的孩子睡好, 是每個父母都要考慮的問題。 隨著孩子的逐年成長, 家長們都要面臨著和孩子分開睡的問題。 之前看過這樣的一個案例:

一個媽媽發帖說, 兒子差不多3歲了, 慢慢嘗試著跟孩子分床睡。 那晚兩夫妻剛關燈躺下, 隔壁房間兒子跑來咚咚咚地敲門, 媽媽問你要幹什麼, 孩子一會說他的小螞蟻爬進媽媽房間, 一會又說他的超人玩具在媽媽房間裡……爸爸朝門外叫:“你那點小心思唬誰呢?趕緊回去睡, 要不然打你屁股。 ”孩子回去了, 夫妻倆一夜安睡”。

第二天一早, 打開房門, 竟然看到兒子正蜷縮在爸媽的房間門口睡得正酣,

原來他自己半夜從房間拖來了小席子、小枕頭、小被子……媽媽立刻哭得稀裡嘩啦, 爸爸眼睛也濕潤了, 到底是父母太狠心, 還是孩子太聰明了?開始了差不多半星期的分床計畫以失敗告終!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3歲前分房睡:孩子被感覺被拋棄

“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 並沒有標準的答案, 但太早太晚都不好。 " 至少要等到孩子滿3歲後才考慮分房睡。 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 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 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 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 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從而傷害到心靈。 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3歲前, 會有一件特別喜愛的東西, 他專用的小毛毯或是一個布娃娃, 每晚睡覺時一定要抱著睡?" 這是因為這個年齡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母親形象,

於是, 在孩子的潛意識裡, 這個小毛毯就是母親的象徵, 抱著它睡, 就可以確保母親不會離開。 所以, 即使很舊很髒了, 你也很難從孩子身邊拿走它。 因此, 讓3歲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 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上學後分房睡:成年後可能會出現精神或心理問題

“同樣, 太晚跟孩子分房睡, 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出現某些精神問題或產生心理問題。 " 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性心理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等。

陪伴時間過長容易導致性早熟

長期和父母同床睡, 孩子難免接觸到父母的身體, 對一名2歲的孩子而言, 這種觸摸可能產生安全溫暖的心理感受。 但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卻可能產生自然的生理反應, 而且父母的性生活也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

建議:5歲左右適合分房睡

4~6歲是性蕾期, 孩子在5歲左右, 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 所以這個時候與孩子分開睡, 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 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在剛開始分房睡時, 家長們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 擁抱孩子。 睡前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書, 讓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 還有使孩子入睡前儘量不要太興奮, 不要看電視, 不在睡前批評、斥責孩子。 最為重要的是, 告訴孩子,你的房門不會鎖門,只要他需要幫助,一定可以得到幫助。

分房睡這個問題,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作為家長的我們,還是應該重視這個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告訴孩子,你的房門不會鎖門,只要他需要幫助,一定可以得到幫助。

分房睡這個問題,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作為家長的我們,還是應該重視這個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