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有的話,永遠不要跟孩子說,那會像噩夢一樣緊緊糾纏他!

作者:養育男孩, 魚爸

1

如果要找一句話讓孩子自卑又難受。

非這句話不可:“我怎麼生了一個這麼笨的孩子”

有一個朋友, 他說自己一直害怕犯錯誤, 沒有安全感。

一直以為是性格問題, 後來才知道是家庭的影響。

他說“從小到大, 不管我做什麼、說什麼都不對, 爸爸都很少肯定我。 在外邊跟同學打架了, 二話不說, 直接開打, 罵我調皮惹事。

在餐桌上, 有時講話講到一半, 爸爸就會從餐桌底下, 狠狠地踢我一腳制止我, 要我別說了。 每次被踢, 我都很受驚嚇。 ”

從小沒有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 往往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前幾天從郵箱裡看到一位媽媽的來信:

她說我家先生個性內向, 不喜交際, 和女兒的關係一直很糟糕。

而且每次看到這樣, 我心裡很無助。

有一次女兒說要聽寫, 爸爸就給她聽寫。 中間有字不會寫, 爸爸就要求她不會寫的都寫幾十次。

女兒就哭了, 說不想寫, 覺得太多。

爸爸就說自己讀書的時候抄書比這還多。

女兒就一直哭。

這時爸爸更加煩躁, 開始罵了起來。

事後當我跟他談的時候, 他的態度也很不好,

事實每次他都沒有耐心, 要麼罵要麼就說不管她。

有時還罵“說我怎麼生了一個這麼笨的孩子”。

真的想抱抱這個被罵的孩子。

爸爸的否定一次又一次對她的心靈造成傷害。

孩子就算真的不會做, 或者慢半拍, 可以想辦法呀。

特別是給孩子做測試或者做作業。

常常考驗父母的智慧和耐心。

因為這個時候父母心裡的怒火很容易被點燃。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東西也不會!!!”(你幾十年的經驗和孩子比?)

“為什麼我生了這麼笨的你”(你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

“給我再來, 寫, 重新寫幾十遍。 ”(恨鐵不成鋼的愛變成了罰)

我也曾為這事惱火過。

有一次, 一首七言絕句, 兒子怎麼背都差一句背不過。

我當時感覺心底一股火苗竄了起來。

但我不想嚇到他, 去外邊喝了幾口水, 告訴自己冷靜, 不是已經背了3句麼。

完成了75%, 不錯不錯。

所以當我回來時, 他看到我臉色沒有那麼難看。

反而放輕鬆了。

帶讀了3遍, 基本能背。

那我就放下書, 說去玩吧, 晚上洗澡時我們一起背一下就好。

當我控制怒氣, 把任務分解的時候, 往往就不會那麼衝動發脾氣了。

當你責備孩子笨的時候。

往往是內心的那個“小孩”在肆掠你的理性。

你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作品。

不好看的, 沒成器的作品總是會讓製造它的人發怒, 甚至毀掉。

可是孩子是作品嗎?

NO, 他們是跟我們一樣的人——

小小的身軀裡裝著一個渴望理解、需要尊重的心。

2

很多的父母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 自己往往察覺不了。

而等察覺的時候, 孩子可能已經受到了傷害, 後悔莫及。

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

也許下面這位媽媽的來信值得我們思考。

特別是值得爸爸們反思。

“我家男孩快11歲了, 我老公沒事的時候非常喜歡玩遊戲和看遊戲視頻, 父子倆的關係不是很好, 我覺得他們溝通方式有問題。

一般他不管孩子, 要是孩子有什麼做不好的地方, 他就會罵孩子, 經常說一些不好的話語去形容自己的孩子, 甚至說他以後就是怎樣怎樣的人了。 真怕孩子就被他說成了那樣。

我一直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父親樹立榜樣,

奈何他的爸爸還在走老一輩的育兒思路, 高興就管, 不高興就不理, 犯錯就罵。

我很想他能多陪孩子玩玩, 給他一些正確, 積極向上的引導, 而不是他只要賺錢給孩子花, 就是老大什麼都不管的樣子。 ”

這封郵件裡, 讓我們看到三個常見的問題:

1、爸爸總是玩遊戲, 還有時間看視頻提升自己的技能, 是一個愛學習的好爸爸, 要記得多把勁兒往孩子身上使點, 叫你爸爸的不是遊戲。

2、平時不管孩子, 但是孩子不對就來罵孩子, 而且給孩子貼標籤, 下定義。 讓自己做父親的威風盡顯。 可是我們真不是為了罵孩子而存在的啊, 爸爸。

3、能掙到錢, 就是老大, 威風得很, 覺得對得起家, 其他的不要來煩我。 可是除了物質, 還有精神上的引導和交流呢?我們可不是遊戲裡的主人公, 給裝備就升級,花錢就滿血,而是有情感的人。

你是不是還要繼續這樣下去?

到時真的不要後悔。

所有的孩子都期待被呵護、被接納。

可是一旦被父母惡意、不友善的對待,孩子就會感到受傷、感覺被背叛。

而且這樣的感受會一直“過不去”,停留在記憶裡,一輩子不散。

3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在小的時候,會非常在意大人們對自己的評價。

當然好的評價,差的評價都會有。

但是每個孩子幾乎都會想要好的評價。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這樣的階段,開始評價自己,有了 “自我概念”的發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比如父母常常說孩子“你真笨”。

孩子做作業做錯了,就說“你真笨!以後就是一個熊樣。”

孩子跟其他小夥伴在外邊玩的時候起了爭執,如果被其他的孩子欺負了,父母就說“你真笨!為什麼每次都是你被欺負,你就不會去打回去啊!“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說“你真笨!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

孩子自己在內心覺得父母都說自己笨,就會變得畏畏縮縮。

做什麼事都怕,因為怕人說自己笨。

可怕的是,孩子到了最後,也會真的覺得自己笨。

原因是父母和周邊的人都說自己笨。

4

真的!一句話,往往能改變一個人一生

對孩子而言,一句話的威力有時出乎我們意料

特別是孩子最信賴的那個人,說的話如同人生判決書……

有一個這樣的小故事非常感人:

一個黑人計程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孩子問媽媽:“為什麼司機伯伯的皮膚和我們不一樣?”

母親微笑著回答說:“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

多麼讓人感動的睿智而善良的回答呀!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

他說:“小時候,我也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但是母親說我們是黑人,註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我…。”

父母不能將自己腦子裡的人生觀、宿命論附加在孩子身上,

也不要將自己的那些憤怒和戾氣傾瀉給孩子。

因為你說的那些話,會影響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溫暖的話會溫暖孩子的一生。

而那些傷人的話也會像噩夢一樣緊緊糾纏孩子。

如果你曾不小心傷過孩子,讓他們受傷、流淚、感覺被背叛,請記得道歉,去撫平傷疤。

給裝備就升級,花錢就滿血,而是有情感的人。

你是不是還要繼續這樣下去?

到時真的不要後悔。

所有的孩子都期待被呵護、被接納。

可是一旦被父母惡意、不友善的對待,孩子就會感到受傷、感覺被背叛。

而且這樣的感受會一直“過不去”,停留在記憶裡,一輩子不散。

3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在小的時候,會非常在意大人們對自己的評價。

當然好的評價,差的評價都會有。

但是每個孩子幾乎都會想要好的評價。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這樣的階段,開始評價自己,有了 “自我概念”的發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比如父母常常說孩子“你真笨”。

孩子做作業做錯了,就說“你真笨!以後就是一個熊樣。”

孩子跟其他小夥伴在外邊玩的時候起了爭執,如果被其他的孩子欺負了,父母就說“你真笨!為什麼每次都是你被欺負,你就不會去打回去啊!“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說“你真笨!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

孩子自己在內心覺得父母都說自己笨,就會變得畏畏縮縮。

做什麼事都怕,因為怕人說自己笨。

可怕的是,孩子到了最後,也會真的覺得自己笨。

原因是父母和周邊的人都說自己笨。

4

真的!一句話,往往能改變一個人一生

對孩子而言,一句話的威力有時出乎我們意料

特別是孩子最信賴的那個人,說的話如同人生判決書……

有一個這樣的小故事非常感人:

一個黑人計程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孩子問媽媽:“為什麼司機伯伯的皮膚和我們不一樣?”

母親微笑著回答說:“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

多麼讓人感動的睿智而善良的回答呀!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

他說:“小時候,我也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但是母親說我們是黑人,註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我…。”

父母不能將自己腦子裡的人生觀、宿命論附加在孩子身上,

也不要將自己的那些憤怒和戾氣傾瀉給孩子。

因為你說的那些話,會影響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溫暖的話會溫暖孩子的一生。

而那些傷人的話也會像噩夢一樣緊緊糾纏孩子。

如果你曾不小心傷過孩子,讓他們受傷、流淚、感覺被背叛,請記得道歉,去撫平傷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