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無痛分娩那麼沒有存在感?

分娩一定要疼的死去活來嗎?

除了很多情況沒辦法必須剖宮產外, 很多孕婦因為怕自然分娩的疼痛, 也會主觀上選擇剖宮產, 但是剖宮產當時沒那麼痛苦, 術後還是會疼痛難熬啊。 實際上, 除了這種常規分娩方法, 還有一種無痛分娩, 是指在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利用呼吸法、水中分娩或硬膜外麻醉的藥物性方法, 來減少產婦分娩時候的痛苦。

在國際醫學界, 應用最廣泛的方式就是由麻醉醫生打麻醉藥物,

也就是常說的無痛針, 屬於局部麻醉的一種, 能讓產婦的骨盆腔放鬆, 疼痛減少80%-90%。 當然因為個體差異, 產婦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有些也能感到大於疼痛指數3分的痛, 而有的人可能就沒任何感覺。

據一些資料顯示, 無痛分娩在一些歐美國家的比例高達80%左右, 而我們國家, 這個比例還不到10%。

為什麼普及不了呢?有專家指出, 主要是幾方面原因:

一、麻醉師等專業人員缺乏

因為無痛分娩需要麻醉醫生的全程配合, 但我國的麻醉醫生本來就嚴重缺乏, 缺口高達20萬。 給麻醉醫生的人工費又極低。

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的人手也不寬裕。 在無痛分娩時, 產婦的情況得靠勤查, 個個都需要打點滴、吸氧氣和做胎心監護, 助產士還要監測產婦的血壓和心率, 同時監測孩子的胎心和宮縮的強度, 隨時關注產程的進展。 這無形中增加了助產士的工作量, 可以說整個醫療模式都有所改變了。

二、經濟回報低

醫院做無痛分娩不掙錢, 以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為例, 分娩鎮痛耗時4-10個小時, 按照北京市衛計委的規定, 無痛分娩技術費用做一例200元, 鎮痛時間超過2個小時, 每小時加30元, 所以一共不到500元。 而投入的醫療、人力資源卻大大增加,所以這也是醫院沒有改變動力的主要原因。

三、傳統觀念的影響,宣傳普及不夠

無痛分娩在很多地區還未能進入醫保,所以有些人為了省錢,也不會選擇無痛分娩。但是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還有無痛分娩這回事。如果知道,我相信正常條件的家庭還是捨得多花那一千多塊錢的。

也有人是擔心打藥物麻醉會不會影響胎兒,以及有沒有其他不好後遺症。無痛分娩的技術並不複雜,跟剖腹產的麻醉技術差不多,而且麻醉量特別小,所以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當然也不是所有產婦都適合無痛分娩,比如頭盆不稱、骨盆異常、胎兒窘迫、胎兒早剝、前置胎盤等,根據實際檢查情況而定。

最後,我要說的是,雖然有普及的難度,但是一定有辦法解決的吧。在無痛分娩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今天,明明可以選擇無痛分娩,為什麼還要承受巨大的疼痛?

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

而投入的醫療、人力資源卻大大增加,所以這也是醫院沒有改變動力的主要原因。

三、傳統觀念的影響,宣傳普及不夠

無痛分娩在很多地區還未能進入醫保,所以有些人為了省錢,也不會選擇無痛分娩。但是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還有無痛分娩這回事。如果知道,我相信正常條件的家庭還是捨得多花那一千多塊錢的。

也有人是擔心打藥物麻醉會不會影響胎兒,以及有沒有其他不好後遺症。無痛分娩的技術並不複雜,跟剖腹產的麻醉技術差不多,而且麻醉量特別小,所以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當然也不是所有產婦都適合無痛分娩,比如頭盆不稱、骨盆異常、胎兒窘迫、胎兒早剝、前置胎盤等,根據實際檢查情況而定。

最後,我要說的是,雖然有普及的難度,但是一定有辦法解決的吧。在無痛分娩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今天,明明可以選擇無痛分娩,為什麼還要承受巨大的疼痛?

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