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演義耽誤的周郎,真實歷史卻是這樣的

在羅貫中筆下的三國中, 周瑜無疑是躺槍最慘的, 讀完三國, 許多人給周瑜的定義大多都是心胸狹隘、妒忌心極強, 在東吳之時, 周瑜時刻不想暗殺諸葛亮, 以至於造成最後的“三氣周公瑾”悲劇, 然而這不過是為了襯托諸葛亮的才德卓越, 智慧非凡, 最後才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劇, 但這只是小說, 周瑜慘背鍋我們也不能說什麼啦。

周瑜

演義中曾有這句——“周郎妙計安天下, 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歷史上的周郎確實符合著前句。

大文豪蘇東坡曾寫詞道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真實的周瑜卻是東漢末年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 是一個品行高潔、智勇雙全、雄烈過人、才華橫溢、忠於友情、守於愛情、“性度恢廓”、儀錶堂堂、風流倜儻的大英雄!

周瑜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周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性度恢廓, 大率得人”, “雄烈, 膽略過人”, “建獨斷之明, 出眾人之表, 實奇才也”。

周瑜志向遠大, 自幼刻苦讀書, 尤喜兵法。 周瑜與孫策是摯友。 當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家小移居舒縣。 孫策和周瑜同歲, 交往甚密。 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

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 兩家有無通共。 周瑜和孫策在此廣交江南名士, 很有聲譽。

孫堅死後, 孫策繼承父志, 統率部卒。 周瑜從父周尚為丹陽太守, 周瑜去看望, 時孫策入曆陽(今安徽和縣西北), 將要東渡, 寫信給周瑜。 周瑜率兵迎接孫策, 給他以大力支持。 孫策十分喜悅, 說:“吾得卿, 諧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那麼我們就要糾正一下演義中對周瑜的錯解

周瑜真的心胸狹隘嗎?

史料記載周瑜曾經一度與程普不睦。 程普認為自己年齡比周瑜大, 多次欺辱周瑜。 周瑜卻始終折節容下, 從不跟他計較。 程普後來敬重佩服周瑜, 曾對人說:“與周公瑾交, 若飲醇醪, 不覺自醉!”, 足見周瑜心胸之開闊

”三氣周公瑾”之說是否成立?

在歷史上, 其實兩人實際並無過節,

也無正面交鋒。 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 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在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調賦稅以充軍實, 是否與周瑜見過面尚未可知。 而赤壁之戰也是周瑜一手之功。

柴桑弔唁所謂何人?

演義中曾寫周瑜死後諸葛亮前去弔唁, 然而歷史上卻是周瑜的功曹龐統, 並非諸葛亮。

忠於友情

孫策起兵之時, 兵只二千, 而周瑜手頭卻有三千兵。 以周瑜文武兼備的才華和實力, 他是可以獨樹一幟的, 但他沒有, 而是將自已的兵全借給了孫策, 又為孫策弄來糧食、戰船, 然後一同過江東, 協助孫策打下江東。 “義”與“利”間, 他更看重義。 這個義, 也是友情。 為此, 孫權曾感歎:公瑾文武籌略, 萬人之英, 如果不是器量大,

是不會久為人下的!

周瑜和孫策

守于愛情

周瑜是一個對愛情十分專一的人,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尋常的, 更何況像周瑜這種相貌出眾、才華出眾、智勇雙全、風流倜儻又權高位重的男人?但他終身只娶了小喬一個人。 他和孫策到二十五歲時才結婚, 在那時已是太晚婚了,原因就是他沒有遇上意中之人。他不願苟合。而一旦遇上小喬,就執著專一,終身不再娶妾。這是很浪漫也是很感人的。而電視劇中剛好也是塑造出了這對郎才女貌。

周瑜和小喬

總之,歷史上的周瑜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一位優秀的汲取著中國古代忠義之士精華的歷史人物,是一個典型的集中著中國古代傳統英雄之優點的人物,是一個完美的有著漢代風骨的中國漢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國大英雄。

在那時已是太晚婚了,原因就是他沒有遇上意中之人。他不願苟合。而一旦遇上小喬,就執著專一,終身不再娶妾。這是很浪漫也是很感人的。而電視劇中剛好也是塑造出了這對郎才女貌。

周瑜和小喬

總之,歷史上的周瑜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一位優秀的汲取著中國古代忠義之士精華的歷史人物,是一個典型的集中著中國古代傳統英雄之優點的人物,是一個完美的有著漢代風骨的中國漢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國大英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