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磨蹭竟多是父母催出來的?

不少父母都在為孩子磨蹭的問題頭疼不已, 你越是著急, 他越是不緊不慢, 讓你天天都想發火。

總能聽到童憶成長育兒圈的家長們這樣抱怨:

“孩子早上起來跟打仗一樣, 催著起床、催著刷牙吃飯、催著抓緊上學, 咋說都不行, 一直磨磨蹭蹭的;送過孩子還要趕去上班, 都不能快點, 著急人呀。 ”

“孩子放學了也不能省心, 每天寫作業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睡覺還要催。 ”

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似乎是個通病, 我們總說孩子不聽話, 孩子太磨蹭, 其實有的時候, 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是我們要求孩子快, 並不斷的催促和越界。

其實孩子也想快, 可就是快不起來。 處於幼稚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身體協調能力還在不斷的完善中, 神經和肌肉也沒有那麼發達, 如果我們忽略孩子自身發展的狀態, 以成人的標準來估計孩子的能力, 孩子只能是我們口中的慢, 磨磨蹭蹭的。

孩子做這件事情慢, 做那個事情慢, 這就是孩子的正常狀態呀。 過多的催促孩子, 要求孩子去快, 只能讓孩子更加手忙腳亂。

孩子磨蹭很多時候是父母催出來的。 一看到孩子做事情慢, 我們就一個勁的催催催, “趕快去……, 要不然就來不及啦。 ”“快點……”做的多了, 孩子好像也有了免疫力, 你越是催我, 我越是慢。 這樣的催促不但沒有效果, 還會讓孩子更加的煩躁, 逆反心理變強。

父母“越界”, 幫助孩子太多。 當我們在催促孩子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越界”了, 我們把孩子自己的事情當成了我們的事情。 更有的家長會因為時間緊張來不及了, 包攬孩子的生活。

幫孩子穿衣服, 給孩子餵飯, 我們一邊催促著孩子, 一邊幹完了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

節約時間, 確實不錯, 但是如果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們都包攬了, 孩子的磨蹭只會更深, 有人能幫我幹, 我幹嘛還要自己幹呀!

那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既快又好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呢?

其實, 最好的辦法就是放開自己保護著孩子的雙手, 把孩子的事情交給他自己, 讓他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如果能力上達不到, 我們可以允許孩子慢一些, 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 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 讓孩子自己去做, 體驗做成一件事情的滋味。

在需要樹立規矩意識的時候, 請堅決不要說放手。 孩子的習慣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 但是自身缺乏自製力和主動性, 就需要家長去引導, 可以給孩子看有關培養生活習慣的繪本, 幫助孩子立規矩,

等到習慣養成了, 孩子的生活自然就步入正軌了。 好的習慣不是孩子自己養成的, 家長們切記不要等到孩子壞習慣已經養成再來說孩子的各種不是。

面對孩子的磨蹭, 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發火之前要先問問自己, 是不是自己太焦慮了?是不是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了自己和孩子的相處?孩子真的有能力自己做好你說的事情嗎?父母多一些自省, 孩子也會多一些從容, 做事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升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