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又輕又薄的拍照手機,小米5c手機快速上手

I 前言

處理器晶片是手機最最最重要的元件之一, 是科技最新的代表之一, 是智慧終端機產品賴以發展的基石。 自主研發處理器晶片不僅僅是需要大量資金和高精尖技術的, 更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擔當。 小米松果處理器自2014年立項, 經過28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量產。 2017年2月28日, 松果處理器的澎湃S1橫空出世。

小米松果處理器的自主研發成功, 無疑是里程碑式的。 從此對新品的依賴性將會降低, 帶給用戶軟硬體搭配體驗也將更加優秀......。 果然, 2017年2月28日, 首款搭載小米松果處理器--澎湃S1的手機小米5c手機也隨之來到人們面前。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感受到澎湃S1和小米5c的魅力, 下面我將我上手使用小米5c手機的第一感受帶給大家!

II 開箱

▲小米5c手機的外包裝盒是小米現在常見的白色常規包裝, 整個包裝盒細條狀, 正面是凹印的“MI”的LOGO, 這個包裝和剛剛上市不久的紅米Note 4X幾乎一模一樣。

▲小米5c手機包裝盒背面是手機的詳細參數。

▲小米5c手機包裝盒正面右上角分別標注了運行記憶體和存儲記憶體。

兩個側面都有產品名字--小米5c。 白底黑字相當顯眼, 包裝盒整體簡潔。

▲小米5c手機開蓋, 依然是上下層的分隔包裝方式, 手機主體在上面一眼就能看見。

▲小米5c手機出廠時螢幕上就有磨砂保護膜, 上有按鍵標識, 當然中間“為發燒而生”的字樣米粉都相當熟悉啦!

▲通過下方預留的紙條可以輕易拽出小米5c手機,下面是說明書。

▲小米5c手機全家福,手機、說明書、頂針、充電線、充電頭(9V/2A快充)。依舊的簡單的基本配件,作為小米自主處理器的親兒子,“太子”身份的小米5c手機標配連個手機保護殼都沒有,稍顯寒酸了。

▲小米5c手機正面,5.15英寸的螢幕大小是“男女老少、大小通吃”的尺寸,選擇這個尺寸是符合市場的,不過表面磨砂保護膜能不能學習藍綠廠家換成高清貼膜,省去用戶二次購買貼膜的煩惱?哪怕是加幾元成本錢,貼好膜再隨附上一個手機保護殼,買來手機拿出就能應付日常使用,這樣子更能吸引一些“怕麻煩、圖省事”的用戶,希望小米公司能認真考量下我說的這個小建議。

▲小米5c手機背面,同樣有一層覆膜,上面是手機入網資訊和自身資料資訊,三段式的機身,上下是透明玻璃條,搭配玫瑰金的背面顏色有小小的色差(陽光下可無視),相比黑色配色的小米5c手機來說可以算是一個槽點吧!

▲小米5c手機三圍尺寸僅有144.38mm × 69.68mm × 7.09mm,機身重量135g,主打(宣傳)的是更輕更薄,不過輕薄帶來的是單手優秀的握持感。

▲小米5c手機背部左上角是閃光燈和後置攝像頭。

▲小米5c手機底部是喇叭、充電口(USB Type-C 雙面充電介面)和拾音器。

▲小米5c手機頂部是標準3.5mm耳機插口、紅外口。

▲小米5c手機機身右側從上到下是音量鍵和電源鍵,實體按鍵,實際按壓阻尼適中,行程不是很短,沒出現輕觸就像長按的效果.(我曾用過按鍵輕觸就等同長按效果的手機,蛋疼呀)

▲小米5c手機機身左側的是卡槽,可插雙卡,支援移動4G 支持VoLTE 16Khz高清語音,不過目前暫不支援其它運營商4G網路,採用“可升級基帶”設計,希望真的後續通過底層OTA升級可以支援,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小米5c手機前後膜都揭掉以後整塊螢幕息屏效果還是很贊的,底部條狀的指紋識別功能實體按鍵,兩側按壓按鍵有白色點狀背光。

▲小米5c手機的螢幕大小很多人都覺得“剛剛好”,同時這塊螢幕還擁有1500:1高對比;擁有94.4% NTSC高色彩飽和度;同時支援護眼模式,通過降低螢幕中的藍光,降低用戶長久閱讀時的疲勞感。

▲小米5c手機流線型金屬一體化機身,玫瑰金是優雅的代表色,也是街頭最時尚的流行色。官網說“在你手中的玫瑰金,溫柔如山間清晨的風,帶著清新而又甜蜜的氣息,輕輕拂過掌心,怦然心動卻又妙不可言。”不過我本人更喜歡深色......

▲小米5c手機的後置12MP,1.25μm大圖元攝像頭,號稱“暗夜之眼”的超感光相機--14 位雙核 ISP 處理器,更好的雙重降噪演算法,保留照片更多真實豐富細節的同時帶來晶片級的感光能力提升。小米手機一直在不斷挑戰更好的拍照體驗。這部小米5c ,我們不僅在硬體上選用了更好的 1.25μm 大圖元手機相機感光元件,更晶片級地提升了 150% 的感光能力,經高畫質雙重降噪等獨特演算法上的層層優化。現在,不論驕陽下的美景,還是夜晚迷人的燈光,你都可以隨手拍下清晰動人的美好時刻。

▲小米5c手機開機,高亮護眼屏很清爽,1.66mm超窄邊框還是能看到輕微的黑邊,不是很明顯,不過有強迫症的我還是喜歡黑色螢幕看不到黑邊的手機......

▲小米5c手機的超窄邊框確實是把黑邊壓縮到了很窄了。注意看螢幕四周包裹了一層白色的聚碳酸酯緩衝材料,能夠較好緩衝保護螢幕。這裡補充說下前置 800萬圖元攝像頭,支援第二代36級智慧美顏。

▲小米5c手機上手,重量僅僅135g對男生來說“輕若無物”,貼合掌心的流線型確實有讓你拿起,就不想放下的好手感。

▲小米5c手機可視角度很大,得益於螢幕內置的16顆 LED燈,亮度高達550nit,擁有2048級智慧亮度調節功能,在外界光線變化時可以平滑調節螢幕亮度,晶片級背光控制,讓眼睛更加舒服。

▲小米5c手機開機截屏,3G的運行記憶體可用1.8G,算是厚道的,64G的大記憶體,滿足存儲需求不在話下。搭載基於安卓6.0的系統,作為小米自主晶片的“太子”手機,你肯定可以第一時間優先體驗到最新的 MIUI 系統,這個算是小米5c手機的優勢之一吧。

▲小米5c手機樣張一:標準拍照模式,陰天,畫面通透,背景虛化過渡很自然,這張照片我僅僅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

▲小米5c手機樣張二:標準拍照模式,陽光下,對焦平面的銳度不夠精細,顏色偏暖(黃色)嗎,在白平衡的把控上稍顯不足,不過手持追焦拍攝的對焦速度很快,幾乎是“一觸即拍”。這張照片我也同樣僅僅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

▲小米5c手機樣張之三:標準拍照模式,陽光下,通過上面兩張可以看出在強光、自動模式下解析力很強,不過確實整體有些偏暖,可能是演算法上加了銳度和對比度吧!這張照片我有剪裁,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

▲小米5c手機樣張之四:標準拍照模式,陽光下,連拍挑選出來的這張。可能是得益於更好的雙重降噪演算法,可針對畫面不同類型的噪點,分別進行幀內和幀間降噪處理,去噪同時保留照片更多真實豐富的細節,我放大了焦內的蜜蜂在左上角,無論是清晰度,細節,背景虛化都很到位。這張照片我摳圖放大覆蓋原片,同樣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以上所有樣張均為手持拍攝,無後期美化處理。)

III 感受

小米5c手機搭載8 核 64 位高性能的松果澎湃S1處理器,5.15英寸的螢幕,3GB RAM,32GB內置存儲空間,12MP,1.25μm大圖元的“暗夜之眼”超感光相機,雙SIM卡槽移動4G高清通話......135g的輕,7.09mm的薄,我覺得在外觀工藝、拍照體驗、續航方面、系統適配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作為小米自主晶片的“太子”手機,相信後續的OTA升級將會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待遇!

我實際使用小米5c 手機兩天,沒有出現卡頓,可以說明MIUI系統和松果澎湃S1處理器的適配優化的很好,雖然松果澎湃S1處理器只是中端處理器,不過一部手機的性能對手機來說是一個整體的表現,不單單是硬體設定的直觀參數,看的是綜合能力是否能夠滿足使用,從而達到更快,更流暢的使用體驗,真正的感受取決於系統和硬體的適配,優化的好壞決定了用戶的體驗。從外觀工藝、系統體驗、拍照樣張,小米5c手機上手帶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驚喜!

最後:小米手機5c,又輕又薄的拍照手機!名符其實!

注:本文為手機中國論壇網友產出,不代表手機中國觀點。

▲通過下方預留的紙條可以輕易拽出小米5c手機,下面是說明書。

▲小米5c手機全家福,手機、說明書、頂針、充電線、充電頭(9V/2A快充)。依舊的簡單的基本配件,作為小米自主處理器的親兒子,“太子”身份的小米5c手機標配連個手機保護殼都沒有,稍顯寒酸了。

▲小米5c手機正面,5.15英寸的螢幕大小是“男女老少、大小通吃”的尺寸,選擇這個尺寸是符合市場的,不過表面磨砂保護膜能不能學習藍綠廠家換成高清貼膜,省去用戶二次購買貼膜的煩惱?哪怕是加幾元成本錢,貼好膜再隨附上一個手機保護殼,買來手機拿出就能應付日常使用,這樣子更能吸引一些“怕麻煩、圖省事”的用戶,希望小米公司能認真考量下我說的這個小建議。

▲小米5c手機背面,同樣有一層覆膜,上面是手機入網資訊和自身資料資訊,三段式的機身,上下是透明玻璃條,搭配玫瑰金的背面顏色有小小的色差(陽光下可無視),相比黑色配色的小米5c手機來說可以算是一個槽點吧!

▲小米5c手機三圍尺寸僅有144.38mm × 69.68mm × 7.09mm,機身重量135g,主打(宣傳)的是更輕更薄,不過輕薄帶來的是單手優秀的握持感。

▲小米5c手機背部左上角是閃光燈和後置攝像頭。

▲小米5c手機底部是喇叭、充電口(USB Type-C 雙面充電介面)和拾音器。

▲小米5c手機頂部是標準3.5mm耳機插口、紅外口。

▲小米5c手機機身右側從上到下是音量鍵和電源鍵,實體按鍵,實際按壓阻尼適中,行程不是很短,沒出現輕觸就像長按的效果.(我曾用過按鍵輕觸就等同長按效果的手機,蛋疼呀)

▲小米5c手機機身左側的是卡槽,可插雙卡,支援移動4G 支持VoLTE 16Khz高清語音,不過目前暫不支援其它運營商4G網路,採用“可升級基帶”設計,希望真的後續通過底層OTA升級可以支援,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小米5c手機前後膜都揭掉以後整塊螢幕息屏效果還是很贊的,底部條狀的指紋識別功能實體按鍵,兩側按壓按鍵有白色點狀背光。

▲小米5c手機的螢幕大小很多人都覺得“剛剛好”,同時這塊螢幕還擁有1500:1高對比;擁有94.4% NTSC高色彩飽和度;同時支援護眼模式,通過降低螢幕中的藍光,降低用戶長久閱讀時的疲勞感。

▲小米5c手機流線型金屬一體化機身,玫瑰金是優雅的代表色,也是街頭最時尚的流行色。官網說“在你手中的玫瑰金,溫柔如山間清晨的風,帶著清新而又甜蜜的氣息,輕輕拂過掌心,怦然心動卻又妙不可言。”不過我本人更喜歡深色......

▲小米5c手機的後置12MP,1.25μm大圖元攝像頭,號稱“暗夜之眼”的超感光相機--14 位雙核 ISP 處理器,更好的雙重降噪演算法,保留照片更多真實豐富細節的同時帶來晶片級的感光能力提升。小米手機一直在不斷挑戰更好的拍照體驗。這部小米5c ,我們不僅在硬體上選用了更好的 1.25μm 大圖元手機相機感光元件,更晶片級地提升了 150% 的感光能力,經高畫質雙重降噪等獨特演算法上的層層優化。現在,不論驕陽下的美景,還是夜晚迷人的燈光,你都可以隨手拍下清晰動人的美好時刻。

▲小米5c手機開機,高亮護眼屏很清爽,1.66mm超窄邊框還是能看到輕微的黑邊,不是很明顯,不過有強迫症的我還是喜歡黑色螢幕看不到黑邊的手機......

▲小米5c手機的超窄邊框確實是把黑邊壓縮到了很窄了。注意看螢幕四周包裹了一層白色的聚碳酸酯緩衝材料,能夠較好緩衝保護螢幕。這裡補充說下前置 800萬圖元攝像頭,支援第二代36級智慧美顏。

▲小米5c手機上手,重量僅僅135g對男生來說“輕若無物”,貼合掌心的流線型確實有讓你拿起,就不想放下的好手感。

▲小米5c手機可視角度很大,得益於螢幕內置的16顆 LED燈,亮度高達550nit,擁有2048級智慧亮度調節功能,在外界光線變化時可以平滑調節螢幕亮度,晶片級背光控制,讓眼睛更加舒服。

▲小米5c手機開機截屏,3G的運行記憶體可用1.8G,算是厚道的,64G的大記憶體,滿足存儲需求不在話下。搭載基於安卓6.0的系統,作為小米自主晶片的“太子”手機,你肯定可以第一時間優先體驗到最新的 MIUI 系統,這個算是小米5c手機的優勢之一吧。

▲小米5c手機樣張一:標準拍照模式,陰天,畫面通透,背景虛化過渡很自然,這張照片我僅僅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

▲小米5c手機樣張二:標準拍照模式,陽光下,對焦平面的銳度不夠精細,顏色偏暖(黃色)嗎,在白平衡的把控上稍顯不足,不過手持追焦拍攝的對焦速度很快,幾乎是“一觸即拍”。這張照片我也同樣僅僅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

▲小米5c手機樣張之三:標準拍照模式,陽光下,通過上面兩張可以看出在強光、自動模式下解析力很強,不過確實整體有些偏暖,可能是演算法上加了銳度和對比度吧!這張照片我有剪裁,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

▲小米5c手機樣張之四:標準拍照模式,陽光下,連拍挑選出來的這張。可能是得益於更好的雙重降噪演算法,可針對畫面不同類型的噪點,分別進行幀內和幀間降噪處理,去噪同時保留照片更多真實豐富的細節,我放大了焦內的蜜蜂在左上角,無論是清晰度,細節,背景虛化都很到位。這張照片我摳圖放大覆蓋原片,同樣修改寬度2000,大小控制在1M以內。(以上所有樣張均為手持拍攝,無後期美化處理。)

III 感受

小米5c手機搭載8 核 64 位高性能的松果澎湃S1處理器,5.15英寸的螢幕,3GB RAM,32GB內置存儲空間,12MP,1.25μm大圖元的“暗夜之眼”超感光相機,雙SIM卡槽移動4G高清通話......135g的輕,7.09mm的薄,我覺得在外觀工藝、拍照體驗、續航方面、系統適配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作為小米自主晶片的“太子”手機,相信後續的OTA升級將會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待遇!

我實際使用小米5c 手機兩天,沒有出現卡頓,可以說明MIUI系統和松果澎湃S1處理器的適配優化的很好,雖然松果澎湃S1處理器只是中端處理器,不過一部手機的性能對手機來說是一個整體的表現,不單單是硬體設定的直觀參數,看的是綜合能力是否能夠滿足使用,從而達到更快,更流暢的使用體驗,真正的感受取決於系統和硬體的適配,優化的好壞決定了用戶的體驗。從外觀工藝、系統體驗、拍照樣張,小米5c手機上手帶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驚喜!

最後:小米手機5c,又輕又薄的拍照手機!名符其實!

注:本文為手機中國論壇網友產出,不代表手機中國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