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片詩心繪古築,兩髻青絲徐梁夢——林徽因與中國古建築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

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節選自林徽因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的一生就像許多人期待的電影情節一樣美好, 她與徐志摩、梁啟超的愛情故事為世人傳為佳話。 但是, 林徽因身上值得我們懷念和流傳的不僅是她的才華和故事, 更有她為我國古建築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

遠渡重洋情深處, 一片冰心在玉壺。 相知相愛不相守, 相思相戀永相離。

你若問我如何表達林徽因與徐志摩之間的愛, 我便敲出這四片字送你。

文章要寫的是林徽因與古建築的情緣, 您要問了, 為何還要提一提徐志摩?您要說了, 至少也要與古建築沾一沾邊才好。 我要說, 這緣于林徽因與徐志摩與古建築之間的情緣。

林徽因16歲時, 在充滿羅曼緹克的英國倫敦, 在咧咧日下, 二人相遇了。 許多人說徐志摩瘋狂追求林徽因, 實則不然, 兩人之間的情愫因在詩歌上的天賦而相互吸引產生。 志摩熱烈, 純真, 自由。 徽因婉約, 沉靜。 林徽因的才華、美貌、志向、新潮無不深深吸引著徐志摩, 他因此愛的如午後時分的雨後驕陽。

然而, 他是有妻有子的。 林徽因的父親與徐志摩雖是忘年之交, 但他仍反對他們的感情, 並為躲避徐志摩而學起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費爾明娜的父親, 遷徙躲避而回到了中國。 作為才學禮儀兼具的林徽因, 亦不會去傷害張幼儀。 她只能將愛深掩心底。 因此, 二人情深緣淺的結局或許是註定的, 就如徐志摩的詩“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然而, 林徽因到底是愛了, 用情一生。

在徐志摩遇難逝世一周年時, 林徽因走過徐志摩的故鄉, 應景生情, 寫下了這首《別丟掉》。 她對徐志摩的感情並未因他的逝去而被丟掉, 這表似淡淡的輕, 是林徽因將徐志摩藏於心底, 流轉夢中的情。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歎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月明,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

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問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相思巷裡結新緣, 默守一生古建築

她愛他的真,

卻又無法擁有!古建築, 是林徽因心裡的另一個真, 是她可以擁有的情, 是她可以用犧牲嬌美的過, 割捨純真的詩去追求的另一個愛人!心裡的最愛今生已不可得, 唯有寄情於古建築才能讓心更沉靜。 因此, 踏遍萬水千山, 遊歷千回百轉, 林徽因用心丈量每一片青牆黛瓦, 用自己微薄的身軀保護著我們的古建築物!

1920年, 林長民帶著林徽因從英國回到了北平, 梁思成第一次拜訪林家便被林徽因深深打動。 林徽因說建築是融藝術與工程技術為一體的學科, 自己以後要學建築。 這一番話, 註定了二人的人生。 4年後, 他們一起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 學習中, 梁思成發現中國的建築史一片空白, 便決心彌補。 1928年, 梁思成為完成碩士論文, 須回國考察,林徽因便與其開始了長達一生的中國古建築研究事業。

許多人只知道梁思成是中國建築史的鼻祖,卻忘記了林徽因在其中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沒有林徽因,至少梁思成完不成這麼偉大的事業,就連我們紫禁城興許也早已灰飛煙滅。回國後的15年間,林徽因陪同梁思成考察了全國190個縣的2738處古建築,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和《中國雕塑史》兩部書稿。

即使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二人也未中斷研究。在中國古建築的研究中,二人遇到的困難令人難以想像。當時的中國處在戰亂中,他們承擔的不僅是研究工作,還要拿命保護古建築的存留,而梁思成先生的身體又不好,爬高上梯的丈量工作幾乎都需要林徽因來完成,而實際上她本身就是一名出色的女性建築師。她是伴侶,更是搭檔,知音。

佛光寺內有兩座石經幢,其中一座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建造者寧公遇,也是東大殿的建造者。林徽因曾經爬梯子上去考察。

林徽因幾乎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古建築的研究上,期間幾乎沒有文學創作。如若她將同樣的精力放在了文學創作上,興許我們看到的就是另一個林徽因,她的名氣和才學可能都會超越徐志摩,而成為現代中國最優秀的女詩人。這是她為中國古建築研究所做出的犧牲,是才華的機會成本。她的父親是林長民,公公是梁啟超,她大可以選擇安逸的人生,但是,她有她的摯愛,芊芊淑女卻有著心懷國家的大情懷,她願為中國的古建築藝術而過艱苦卓絕的人生,並默默支持梁啟超,做那個背後的女人。

是誰笑成這百層高聳

讓不知名鳥雀來盤旋?

是誰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

從每一層琉璃的簷邊

搖上雲天?——《深笑》林徽因1936年

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患上了肺病,持續的操勞,加上缺醫少藥使她的病越來越嚴重,病重中的林徽因曾絕望地追問:“為什麼我們在博物館的玻璃櫥裡精心保存幾塊殘磚碎瓦,同時卻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建築拆得片瓦不留呢?”在抑鬱的情緒中,林徽因開始拒絕吃藥。1955年4月,因肺病去世,年僅51歲。據說,去世時,林徽因手裡依然握著徐志摩失事飛機的殘片。

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訪問北京,l徐志摩(右)、林徽因(左)作為翻譯陪同。

然而,我們在瘋狂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早已忘記了這樣的人,忘記了他們為保護我們的古建築而做出的犧牲和抉擇,曾幾何時,我們拆了他們用生命保護的古建築,而又轉眼壘砌一座座“偽建築”。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金岳霖為林徽因作的挽聯

作者:G.木槿

編輯:G.木槿

須回國考察,林徽因便與其開始了長達一生的中國古建築研究事業。

許多人只知道梁思成是中國建築史的鼻祖,卻忘記了林徽因在其中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沒有林徽因,至少梁思成完不成這麼偉大的事業,就連我們紫禁城興許也早已灰飛煙滅。回國後的15年間,林徽因陪同梁思成考察了全國190個縣的2738處古建築,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和《中國雕塑史》兩部書稿。

即使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二人也未中斷研究。在中國古建築的研究中,二人遇到的困難令人難以想像。當時的中國處在戰亂中,他們承擔的不僅是研究工作,還要拿命保護古建築的存留,而梁思成先生的身體又不好,爬高上梯的丈量工作幾乎都需要林徽因來完成,而實際上她本身就是一名出色的女性建築師。她是伴侶,更是搭檔,知音。

佛光寺內有兩座石經幢,其中一座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建造者寧公遇,也是東大殿的建造者。林徽因曾經爬梯子上去考察。

林徽因幾乎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古建築的研究上,期間幾乎沒有文學創作。如若她將同樣的精力放在了文學創作上,興許我們看到的就是另一個林徽因,她的名氣和才學可能都會超越徐志摩,而成為現代中國最優秀的女詩人。這是她為中國古建築研究所做出的犧牲,是才華的機會成本。她的父親是林長民,公公是梁啟超,她大可以選擇安逸的人生,但是,她有她的摯愛,芊芊淑女卻有著心懷國家的大情懷,她願為中國的古建築藝術而過艱苦卓絕的人生,並默默支持梁啟超,做那個背後的女人。

是誰笑成這百層高聳

讓不知名鳥雀來盤旋?

是誰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

從每一層琉璃的簷邊

搖上雲天?——《深笑》林徽因1936年

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患上了肺病,持續的操勞,加上缺醫少藥使她的病越來越嚴重,病重中的林徽因曾絕望地追問:“為什麼我們在博物館的玻璃櫥裡精心保存幾塊殘磚碎瓦,同時卻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建築拆得片瓦不留呢?”在抑鬱的情緒中,林徽因開始拒絕吃藥。1955年4月,因肺病去世,年僅51歲。據說,去世時,林徽因手裡依然握著徐志摩失事飛機的殘片。

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訪問北京,l徐志摩(右)、林徽因(左)作為翻譯陪同。

然而,我們在瘋狂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早已忘記了這樣的人,忘記了他們為保護我們的古建築而做出的犧牲和抉擇,曾幾何時,我們拆了他們用生命保護的古建築,而又轉眼壘砌一座座“偽建築”。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金岳霖為林徽因作的挽聯

作者:G.木槿

編輯:G.木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