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梭子蟹和它一起煮,驚為天人!

每年夏天的尾巴後, 和秋天共同來臨的還有梭子蟹。 8月-11月, 這個時候的梭子蟹最為肥美。

通常10月前, 母蟹蟹黃多, 公蟹膠質少, 更宜吃母蟹;而10月後,

蟹黃長成下掉, 而公蟹膠質卻增多了, 更推薦吃公蟹。

花吃姐姐去市場買上新鮮肥美的梭子蟹, 1只價格10-15元。 比起其他的蟹種, 梭子蟹價格美麗, 算是非常親民的海鮮了~

雖然不算昂貴的食材, 但在挑選時也要擦亮眼睛, 小心被忽悠。 要選蟹殼堅硬,

腹部飽滿的。 外觀大小差不多的情況下, 選更重的。

還有千萬要避免買到死蟹, 買的時候可以把蟹翻轉, 肚皮朝上。 如果能夠自己翻轉過來, 說明是鮮活的~

買完梭子蟹, 就來和花吃姐姐一起製作一道美味料理吧!只用一點鹽和白胡椒粉, 簡單調味,

和絲瓜共同燉煮一鍋鮮甜的蟹湯~

RECIPE

絲瓜梭子蟹煲

材料

梭子蟹 3只 / 絲瓜 2根 / 洋蔥 半個 / 年糕 1碗

油豆腐 1把 / 小蔥 1根 / 薑 4片 / 蒜 半個

調料

生粉 / 料酒 / 鹽 / 白胡椒粉

▼ 1. 刷梭子蟹:梭子蟹表面會有一些黃黃的水漬, 用牙刷或小刷子刷淨表面。

» 記得角角落落都刷乾淨, 不然就都煮進湯裡啦。 洗蟹的時候如果擔心被咬, 可以把蟹放入溫水(讓它喝熱水嗆暈)或者倒一些酒(讓它醉暈)。 蟹如果買來不是立刻吃, 記得和賣蟹的要一些調好比例的鹽水, 清水養蟹容易死。

▼ 2. 拆解梭子蟹:去掉蟹腸後, 打開蟹殼。 摘去蟹心、蟹腮(包括腮下蟹白)和蟹殼裡的蟹胃。 然後再將蟹對半切。

蟹胃和蟹腸藏著排泄物,很髒不能食用;蟹腮是呼吸器官,用來過濾水質比較髒(腮下三角形的蟹白也要一起去掉);蟹心藏在膏的地方,因為寒性很大,不能吃。

▲ 圖片來自百度文庫

▼ 3. 蘸生粉:切好的蟹擦乾表面水分,蟹腹蘸上生粉。

» 蘸上生粉後,煎蟹的時候可以鎖住蟹肉,防止肉被煎老、煮的時候散掉。

▼ 4. 準備其他配料:洋蔥切片,絲瓜去皮切成2釐米左右的段,切蔥花,蒜去皮。

▼ 5. 煎蟹:鍋中油熱後,放入薑、蒜和梭子蟹同煎。

煎至表面金黃,撈出裝盤備用。放入蟹殼,煎蟹油。

▼ 6. 下洋蔥:蟹殼顏色變紅後,放入洋蔥煎軟。

▼ 7. 倒熱水:倒入沒過蟹殼的熱水。

▼ 8. 放蟹腳:水開後放入蟹腳煮。

▼ 9. 放配料:放絲瓜、年糕、油豆腐,再加3湯勺料酒。

▼ 10. 調味:絲瓜徹底煮軟後,放入半湯勺鹽,撒上白胡椒,小心翻動使調味均勻。

▼ 11. 撒蔥花:裝盤撒上蔥花~

» 如果不喜歡蔥太生,出鍋前的時候放。

▼ 12. 享用:肥美的梭子蟹,甜甜的絲瓜,軟糯的年糕,吸飽湯汁的油豆腐。沒有過多的調味,來自食材本身的鮮美~

眼尖的小花粉一定注意到了,花吃姐姐怎麼用了兩根不一樣的絲瓜?

因為買絲瓜的時候,蔬菜攤老闆強烈推薦了下面的“棱角絲瓜”,說這種更甜、更好吃。講真之前我還沒吃過這個瓜,很好奇它和普通絲瓜的區別。所以各買了一根,比較比較~

普通絲瓜也被叫做“水瓜”,花吃姐姐從小吃這種。小時候家裡還會自己種上一籬笆,媽媽最愛拿它煮湯,甜甜軟軟的。

下面這種棱角絲瓜,也被叫做“八角絲瓜”、“角瓜”(但它其實是有十個角的哦)。普通絲瓜很容易折斷,但它皮質堅硬,不易斷,所以削皮的時候也要更花一些力氣。棱角絲瓜的橫截面也更大些。

一起煮湯時,煮軟棱角絲瓜需要更長時間。口感上,味道更甜,瓜肉更緊實,能夠鎖住本身更多的汁水~毫無疑問,它在本場PK中獲勝啦。

棱角絲瓜在廣東、福建地區普遍種植。來自福建的攝影師說“我們家那邊種的都是這種。”看來,絲瓜也有地域之分~

那麼你還知道哪些絲瓜的好吃做法呢?留言告訴花吃姐姐哦!

蟹胃和蟹腸藏著排泄物,很髒不能食用;蟹腮是呼吸器官,用來過濾水質比較髒(腮下三角形的蟹白也要一起去掉);蟹心藏在膏的地方,因為寒性很大,不能吃。

▲ 圖片來自百度文庫

▼ 3. 蘸生粉:切好的蟹擦乾表面水分,蟹腹蘸上生粉。

» 蘸上生粉後,煎蟹的時候可以鎖住蟹肉,防止肉被煎老、煮的時候散掉。

▼ 4. 準備其他配料:洋蔥切片,絲瓜去皮切成2釐米左右的段,切蔥花,蒜去皮。

▼ 5. 煎蟹:鍋中油熱後,放入薑、蒜和梭子蟹同煎。

煎至表面金黃,撈出裝盤備用。放入蟹殼,煎蟹油。

▼ 6. 下洋蔥:蟹殼顏色變紅後,放入洋蔥煎軟。

▼ 7. 倒熱水:倒入沒過蟹殼的熱水。

▼ 8. 放蟹腳:水開後放入蟹腳煮。

▼ 9. 放配料:放絲瓜、年糕、油豆腐,再加3湯勺料酒。

▼ 10. 調味:絲瓜徹底煮軟後,放入半湯勺鹽,撒上白胡椒,小心翻動使調味均勻。

▼ 11. 撒蔥花:裝盤撒上蔥花~

» 如果不喜歡蔥太生,出鍋前的時候放。

▼ 12. 享用:肥美的梭子蟹,甜甜的絲瓜,軟糯的年糕,吸飽湯汁的油豆腐。沒有過多的調味,來自食材本身的鮮美~

眼尖的小花粉一定注意到了,花吃姐姐怎麼用了兩根不一樣的絲瓜?

因為買絲瓜的時候,蔬菜攤老闆強烈推薦了下面的“棱角絲瓜”,說這種更甜、更好吃。講真之前我還沒吃過這個瓜,很好奇它和普通絲瓜的區別。所以各買了一根,比較比較~

普通絲瓜也被叫做“水瓜”,花吃姐姐從小吃這種。小時候家裡還會自己種上一籬笆,媽媽最愛拿它煮湯,甜甜軟軟的。

下面這種棱角絲瓜,也被叫做“八角絲瓜”、“角瓜”(但它其實是有十個角的哦)。普通絲瓜很容易折斷,但它皮質堅硬,不易斷,所以削皮的時候也要更花一些力氣。棱角絲瓜的橫截面也更大些。

一起煮湯時,煮軟棱角絲瓜需要更長時間。口感上,味道更甜,瓜肉更緊實,能夠鎖住本身更多的汁水~毫無疑問,它在本場PK中獲勝啦。

棱角絲瓜在廣東、福建地區普遍種植。來自福建的攝影師說“我們家那邊種的都是這種。”看來,絲瓜也有地域之分~

那麼你還知道哪些絲瓜的好吃做法呢?留言告訴花吃姐姐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