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92式重機槍的彈板供彈缺點多多,為什麼不改成彈鏈式供彈

在抗日劇中, 我們可以經常看到使用彈板供彈的重機槍, 射手在射擊時, 還需要一名供彈手在旁邊不斷的換彈。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亮劍》中李雲龍部被日軍包圍, 在突圍的過程中我軍被迫用兩枚手榴彈炸毀的一挺重機槍, 就是使用彈板供彈, 具體什麼型號我忘了。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挺日本在二戰時最著名的重機槍-92式重機槍, 它也是採用的彈板供彈, 使用精度較高的7.7mm槍彈,

該槍的散熱方式是氣冷散熱, 其槍管和槍身都佈滿了散熱片。 它的理論射速為每分鐘450發, 實際射速僅為每分鐘200發。 重量方面要比它的原型法國哈奇開斯機槍重許多, 空槍重27.6公斤, 槍架也有27.7公斤重, 總重量高達55.3公斤。 威力方面還是不錯的, 有效射程為800m, 在500m處可以擊穿8mm鋼板。 二戰時日本生產了45000把92式重機槍。

簡單來說92式重機槍的缺點應該有兩點:1重量過重, 它55.3公斤的重量確實有點重, 但是如果日軍將它作為固定火力使用, 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2使用彈板供彈帶來的缺點, 彈板供彈需要頻繁的更換彈板, 射擊容易中斷, 無法做到火力的持續。 彈板使用壽命短, 使用2-5次就不能使用了。 供彈手工作量比較大(累), 為了供彈的流暢據說還要刷油。 既然92式重機槍採用彈板供彈帶來許多缺點, 為什麼日本不將它改成彈鏈供彈, 來解決這些缺點呢?

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一和92式的原型有關, 它的原型法國哈奇開斯機槍剛開始就是採用的彈板供彈, 學就學全套。

二彈鏈本身也有缺點, 彈鏈在當時分為帆布彈鏈和金屬彈鏈兩種。 帆布彈鏈在潮濕的環境下使用, 易變形導致供彈不流暢, 還有就是它不堅固易扯爛。 金屬的又太貴, 僅此一點小本子也不會用, 因為窮。 再加個不是缺點的缺點, 鏈式供彈子彈再裝填較麻煩。

三日本人表示“彈板供彈不重要,

重要的是精度”, 從日軍對衝鋒槍的觀點(寧用一槍一命的步槍, 也不用百槍一命的衝鋒槍)可以看出日軍是很摳的。 92式重機槍只要精度高就可以了, 採用彈板供彈多好, 還可以節省彈藥。 總得來說就是摳門。

四改造麻煩、資源有限。 如果將92式重機槍進行改造升級, 這將費時費力。 以日本高層的性格(日本以海軍為主, 空軍次之, 陸軍差不多就行了), 要他們拿出人力物力來改進92式重機槍(可以用就行了), 可能性不大。 畢竟他們需要為後期留些精力和資源, 用來研製一些自殺性武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