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遠離敦克爾克的邱吉爾,他的無助與頑強

2017, 毫無徵兆, 圍繞二戰與邱吉爾題材, 英國悄悄奉出多部歷史片。 《敦克爾克》《至暗時刻》《邱吉爾》及《邱吉爾的秘密》以及, 各有各的精彩, 連在一起看則更全面, 更有利於瞭解二戰前後的英國。

如果刨除《敦克爾克》, 會驚奇地發現另外三部都是邱吉爾的傳記片。 其實, 《敦克爾克》中儘管邱吉爾沒有直接現身, 但“敦克爾克大撤退”正式執行了他的命令才得以發生, 而且片中最後還在廣播裡播放了邱吉爾的演講的聲音, 也算是一種露出了。

另外三部片, 分別選擇了邱吉爾這位英國歷史上最偉大首相的三個人生片段, 《至暗時刻》中表現的是邱吉爾從海軍大臣到首次成為首相的時刻, 《邱吉爾》表現的是盟軍投入反攻的“諾曼地登陸戰”前後的時刻, 《邱吉爾》的秘密則表現了1953年邱吉爾第二任首相中的一段時刻。 三套班底, 三個故事, 同年上映, 實在是有些意思。

加里·奧德曼主演的《至暗時刻》要等到年底才能看到,

講述的是邱吉爾在二戰爆發前期面臨的狀況。 而所謂的“至暗時刻”是當時英國面臨的狀況以及邱吉爾的內心抉擇, 當時英國面臨的是繼續戰鬥還是要向納粹投降這樣的抉擇。 最終邱吉爾選擇了戰爭, 選擇戰鬥下去。 1940年5月10日邱吉爾正式接任首相, 半個月後5月26日正式發起了敦克爾克大撤退。 所以, 《至暗時刻》可以看作是《敦克爾克》的前傳。 這兩部作品都是大製作, 大牌導演大牌演員, 野心不小。 《至暗時刻》的導演喬·賴特與《敦克爾克》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都非泛泛之輩, 身為演員的加里·奧德曼與湯姆·哈迪也是一線當紅大牌。 到頒獎季, 將會不時看到他們的身影。

而《邱吉爾》與《邱吉爾的秘密》的量級就小多了。 主創們的決心大概也不是去頒獎季上去搶獎項, 而更在於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邱吉爾》的導演是喬納森·泰普茲, 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鐵路勞工》, 由科林·費斯與妮可·吉德曼聯合主演, 但它揮霍了這個陣容, 並不足夠好,

除此之外泰普茲就沒什麼值得說道的影片了。 至於《邱吉爾》的主演布萊恩·考克斯, 這個老頭在剛好在去年主演了一部非常好看的《無名女屍》, 算是沒有那麼陌生。 要不然, 再往前找他擔任主演的電影, 就要到2008年的《逃獄》了。 , 授予邱吉爾最高榮譽嘉德勳章, 並有意封邱吉爾為倫敦公爵以表彰其為英國所做出的貢獻。 勳章邱吉爾接受了, 倫敦公爵的封號卻被他本人拒絕了。 也是1953年, 邱吉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以表彰他在過去幾年裡寫作的回憶錄(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因為他精通歷史和傳記的藝術以及他那捍衛崇高的人類價值的光輝演說”。 (看看, 1953年的諾獎就表彰了演說, 將其視為文學的一部分, 相比2016年頒獎給鮑勃·狄倫以表彰他的歌唱就容易理解一些了。
)在諾貝爾的頒獎詞中, 還將邱吉爾視為“具有西塞羅文才的凱撒大帝”。 以政治家收穫文學獎, 邱吉爾是獨一份。

《邱吉爾的秘密》裡的故事, 也發生在1953年。 所謂的邱吉爾的秘密, 實際上就是指邱吉爾中風了, 而且是連續中風, 差一點點歸西。 但是邱吉爾中風這件事, 當時是被嚴格保密的, 成為了國家高度機密。 在那年的7月份裡, 病種的邱吉爾被送到了鄉下別墅, 以便休養。 短短幾天之內, 各色人等粉墨登場。 有的人希望邱吉爾直接死掉, 這包括他的政敵, 也包括他的子女。

對於不瞭解歷史的人來說, 在看片的過程中還以為邱吉爾就此掛掉了呢。 其實不是, 直到1955年4月, 81歲的邱吉爾才因為健康原因, 才提前一年結束任期,辭任首相職位。再然後,他又安享了10年退休生活,活到了91歲才安然辭世。

回到影片之中。當時,邱吉爾已經病危,即便連最支持他的妻子伊莉莎白也覺得他挺不過去了。於是召集了所有家庭成員,想給病中的邱吉爾一個“最後的團聚”。然而事與願違。電影中的身為電影演員的大女兒戴安娜把自己一生中兩次遇人不淑的婚姻歸結為“自己的父親是英國首相”,二女兒莎拉遭遇了多次不幸的婚姻,兒子藍道夫也步入政壇卻一輩子只是一個議員因此也鬱鬱寡歡,他們對邱吉爾更多的是抱怨、責備,因而在聚會中爭吵、不歡而散。可憐的邱吉爾躺在病床上,身體已開始有所好轉,卻不得不面臨著這種局面。而聞訊而知的保守黨黨內人士,則已經在公然討論起了邱吉爾的接班人。

人人都希望邱吉爾死去,但邱吉爾自己卻知道自己不能死。他還有責任要承擔,起碼他必須要趕緊去工作,以阻止氫彈成為世界性的武器。

最終,邱吉爾戰勝了病魔,重新走上了政治舞臺,而且在病後的首次演講中,對自己的狀態做出了表態:我不是對權力與職位貪婪,這兩種東西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我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我覺得依然能夠處理好正在發生的一些事,並影響到我所關心的事,以至於能夠建立于持久性的和平。(If I stay on for the time being, bearing the burden at my age, it is not because of love of power or officer. i've had an ample share of both,If I stay, it is because ,I have a feeling that I may,through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have an influence on what I care about above all else,the building of a sure and lasting peace. let us then go forward together with courage and composure, with resolution and good faith to the end which all desire.)

《邱吉爾的秘密》這部片,很像特里爾·斯特裡普主演的《鐵娘子》,它們作為傳記片聚焦的都是不傳主的高光時刻,而是選擇了傳主最為孱弱的時刻入戲,以弱帶強,以強烈的對比來映襯中傳主的光輝人格。整部電影融入了很多細微的結點,從側面、反面,以一種含蓄的、委婉的表達方式,將一個政治領袖形象、一個父親形象、一個丈夫形象以及一個普通老人的形象描述的十分飽滿。

實際上,邱吉爾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偉大的多。在政治上,他是英國傑出的政府首腦、戰爭時期的英雄領袖、世界和平的擁護者;在文學上,他在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文學造詣並不遜于那些資深的老牌的文學家(實際上,他多次入圍諾貝爾和平獎,卻沒料卻在文學獎上拿到了);在藝術上,他留給世界的繪畫作品超過500多,曾被英國皇家美術院一致選舉通過為特別榮譽院士;在閱讀上,他熱愛歷史與傳記、對詩歌、經典信手拈來。

圍觀一名擁有偉大人格的人,並不是看他的高光時刻,而是從他最脆弱的時刻入手,《邱吉爾的秘密》做的很好。所以,推薦給喜歡歷史人物的人。

7 .3

邱吉爾的秘密(2016)

才提前一年結束任期,辭任首相職位。再然後,他又安享了10年退休生活,活到了91歲才安然辭世。

回到影片之中。當時,邱吉爾已經病危,即便連最支持他的妻子伊莉莎白也覺得他挺不過去了。於是召集了所有家庭成員,想給病中的邱吉爾一個“最後的團聚”。然而事與願違。電影中的身為電影演員的大女兒戴安娜把自己一生中兩次遇人不淑的婚姻歸結為“自己的父親是英國首相”,二女兒莎拉遭遇了多次不幸的婚姻,兒子藍道夫也步入政壇卻一輩子只是一個議員因此也鬱鬱寡歡,他們對邱吉爾更多的是抱怨、責備,因而在聚會中爭吵、不歡而散。可憐的邱吉爾躺在病床上,身體已開始有所好轉,卻不得不面臨著這種局面。而聞訊而知的保守黨黨內人士,則已經在公然討論起了邱吉爾的接班人。

人人都希望邱吉爾死去,但邱吉爾自己卻知道自己不能死。他還有責任要承擔,起碼他必須要趕緊去工作,以阻止氫彈成為世界性的武器。

最終,邱吉爾戰勝了病魔,重新走上了政治舞臺,而且在病後的首次演講中,對自己的狀態做出了表態:我不是對權力與職位貪婪,這兩種東西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我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我覺得依然能夠處理好正在發生的一些事,並影響到我所關心的事,以至於能夠建立于持久性的和平。(If I stay on for the time being, bearing the burden at my age, it is not because of love of power or officer. i've had an ample share of both,If I stay, it is because ,I have a feeling that I may,through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have an influence on what I care about above all else,the building of a sure and lasting peace. let us then go forward together with courage and composure, with resolution and good faith to the end which all desire.)

《邱吉爾的秘密》這部片,很像特里爾·斯特裡普主演的《鐵娘子》,它們作為傳記片聚焦的都是不傳主的高光時刻,而是選擇了傳主最為孱弱的時刻入戲,以弱帶強,以強烈的對比來映襯中傳主的光輝人格。整部電影融入了很多細微的結點,從側面、反面,以一種含蓄的、委婉的表達方式,將一個政治領袖形象、一個父親形象、一個丈夫形象以及一個普通老人的形象描述的十分飽滿。

實際上,邱吉爾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偉大的多。在政治上,他是英國傑出的政府首腦、戰爭時期的英雄領袖、世界和平的擁護者;在文學上,他在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文學造詣並不遜于那些資深的老牌的文學家(實際上,他多次入圍諾貝爾和平獎,卻沒料卻在文學獎上拿到了);在藝術上,他留給世界的繪畫作品超過500多,曾被英國皇家美術院一致選舉通過為特別榮譽院士;在閱讀上,他熱愛歷史與傳記、對詩歌、經典信手拈來。

圍觀一名擁有偉大人格的人,並不是看他的高光時刻,而是從他最脆弱的時刻入手,《邱吉爾的秘密》做的很好。所以,推薦給喜歡歷史人物的人。

7 .3

邱吉爾的秘密(201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