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初學小提琴,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1、學習年齡

首先歲數方面並不是越小越好, 小提琴要左右手並用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 右手握弓;左手持琴和按弦;肩頸夾著琴,

因此對於太年幼的小朋友來說是十分吃力, 強行學習只怕練壞姿勢!每個人身體發展情況不一, 普遍來說5-6歲基本上就可以開始接觸和嘗試進入小提琴的世界。

2、姿勢的重要性

小提琴需要運用很多微細肌肉, 例如左手用手指尾指按弦, 右手弓段大小聲的變化, 因此長時間沒有方向的練習只會「練壞手」, 習慣後, 要更正姿勢便浪費很多時間。 而持弓和按弦的姿勢會影響日後學習進度, 所以初學者不能太心急, 習慣了正確的持弓琴姿勢往後學習便如魚得水。

3、鋸木聲是正常的

年幼的孩子初接觸小提琴時, 會拉出如鋸木一般的魔音, 這和他們未能完全控制弓段, 以及未能左右手協調所致。 你聽到「鋸木聲」孩子也聽到「鋸木聲」,

所以家長不應以此打擊他們, 他們心裹知道自己拉得未夠好。

家長可以留意的事孩子拉弓是否筆直, 持弓的手有否太緊張握成牶頭, 可以的話家長可以手把手幫孩子拉幾弓沒有「鋸木聲」的空弦, 讓孩子感受如何發力, 他們會學得更快。

4、練習時間不重要, 放鬆最重要

練習時間不宜太長, 要記住練小提琴累的不只是手腳, 很多人忽略的是, 練琴最辛苦的是頭腦要高度集中, 耳朵要仔細聽音準, 而小朋友的集中力往往不是太長, 因此每天練習半小時已經很足夠, 而在這半小時的練習中, 可以15分鐘為一小節, 看看電視, 玩玩遊戲, 回來再練15分鐘是最理想。

學小提琴左右手都必須要長期放鬆, 拉速度越快的東西,

需要的放鬆度就越高。 困難之處在於人的反射條件是相反的, 人通常越緊張便越用力, 所以基礎要打好, 初學的練習重點就是學懂在放鬆的情況下以正確姿勢拉奏。

5、加強音樂感

學習樂器進步的方法除了持之以恆的練習外, 唱歌和聽音樂都是重要的一環。 即使孩子精通所有拉奏技術, 但看著白紙黑字的琴譜時亦無從入手, 或者只是跟著琴譜單純拉音, 沒有感情, 聽起上來總是怪怪的。

家長可以做的是:當孩子拿到琴譜後, 家長不妨先找找視頻教學, 和孩子先聽別人拉奏, 再和孩子一起哼唱, 然後孩子再自行練習, 這樣學琴的成效會比單純練習更有效!

曾有不少音樂家斷言小提琴是世上最難學的樂器之一, 有著「樂器之後」稱號的她音域最接近人聲,

可以拉奏出很多動人樂章同時放棄學習率亦是數一數二之高, 因此令孩子愛上這門樂器很重要。

學樂器最忌操之過急, 不應盲目追求級數, 一步步慢慢來會更容易發掘音樂的美妙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