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牛祖墳: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皇帝修路都要繞道,百年無人敢動

在中國封建社會, 皇權至上, 無論是達官貴人, 還是富商名流, 也不管你平時多麼囂張跋扈, 終究還是要全部為皇帝服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只要皇帝需要, 錢財還是土地, 需要的時候都會無條件的徵用。 但是在封建制度達到頂峰的明清時期, 卻有一個大家族的祖墳連皇帝都不敢動。

究竟是誰有這麼大權力呢, 他就是武清曹氏。

西元1404年, 明成祖朱棣為遷都北京做準備, 下令大批長江以南的富戶集體北遷, 曹氏家族就是在這時由原籍江蘇徐州宿遷遷至天津武清地區的。 曹家落戶後, 經過世代經營, 家道逐漸興盛, 成為當地名人輩出的大家族。

曹氏家族興于四世曹化雨。 曹化雨乃明朝錦衣衛南堂理事, 後憑武功才智晉升榮祿大夫、後軍都督府左都督, 因為樂善好施、慷慨正義, 深得百姓愛戴。 盛于七世曹涵。 曹涵乃康熙年間翰林院庶起士, 雍正時期授予檢討職位, 督修水利, 營造農田。

從明至清, 曹氏家族官續七代, 侍奉兩朝, 每代人都有人受皇帝封賞, 康熙南巡曾多次駐紮其家, 在當時榮耀至極。

武清曹氏人丁興旺, 曹氏祖墳也越修越大, 最終占地一千餘畝, 位於天津武清區東馬圈村和安標垈村之間, 當地人稱之為“曹墳”。 康熙曾親手為曹家寫下了一塊牌匾, 掛在曹墳守院。 正因為有了這塊牌匾, 凡經過曹墳者, 那是文官下轎, 武將下馬, 一方面由於曹家的權勢, 一方面由於康熙的恩澤, 所以幾百年來無人敢碰墓地的一草一木。

到清朝光緒五年(1979年), 朝廷需要修建京山鐵路, 從北京到山海關, 鐵路途徑天津時, 恰巧需要從曹墳穿過。 動祖墳本就是一件忌諱的事, 更別說把聲音震天的火車從中穿過, 那一定是驚動祖先, 遭受怪罪的, 因此曹家人自然不願意。

通過關係, 曹家人找到了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

說明曹家祖墳由康熙爺的御筆金匾守護, 不能輕易破壞, 當然一筆厚禮也是少不了的。 慈禧雖然專政, 但是對祖先也必須尊敬, 一聽到受過康熙老祖宗的恩澤, 所以對曹墳也不敢亂動。 於是立刻告訴光緒皇帝, 下令曹墳不能破壞, 鐵路必須繞道修建。 於是, 京山鐵路最終在離曹墳一裡地的地方修建了彎道, 火車繞過墳地而行。

曹墳雖然在光緒修鐵路的時候保住了,但是最終也沒能長久。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左右,曹墳被一群青壯年挖開。就這樣,曾經顯赫一時的曹氏家族祖墳、皇帝也不敢破壞的“曹墳”也被破壞了。

曹氏家族同樣擺脫不了盛衰交替的規律,曹涵之後曹氏家族開始敗落。相傳,自從曹家祖墳被徹底破壞之後,曹家再沒出一個興族之人,甚至後世人丁凋零。究竟是天道輪回、興衰常理,還是後世子孫沒有了祖墳風水的蔭護,是何原因我們無從得知。

曹墳雖然在光緒修鐵路的時候保住了,但是最終也沒能長久。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左右,曹墳被一群青壯年挖開。就這樣,曾經顯赫一時的曹氏家族祖墳、皇帝也不敢破壞的“曹墳”也被破壞了。

曹氏家族同樣擺脫不了盛衰交替的規律,曹涵之後曹氏家族開始敗落。相傳,自從曹家祖墳被徹底破壞之後,曹家再沒出一個興族之人,甚至後世人丁凋零。究竟是天道輪回、興衰常理,還是後世子孫沒有了祖墳風水的蔭護,是何原因我們無從得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