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佩孚說他是裕仁天皇的遠房大爺,為什麼日本特務不反駁

文/寂寞的紅酒

吳佩孚是我國民國時期的大軍閥, 是直系軍閥首領, 近代中國的風雲人物。 吳佩孚曾在北方叱吒風雲, 在洛陽練兵十余萬, 擁有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還登上美國時代週刊, 被時代週刊譽為“中國最強者”, 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領導者。 但吳佩孚辜負了美國人的期望, 在直奉戰爭中由於馮玉祥反水, 導致軍隊大敗, 不得不退往南方。 1927年, 北伐戰爭中, 吳佩孚又被北伐軍打的大敗, 從此脫離政壇, 輾轉前往四川。

1931年,吳佩孚在劉湘“保護”下從四川繞道西北回到了北平。 吳佩孚回到北平後, 很快被日本人盯上, 日本特務多次和吳佩孚接觸, 試圖拉吳佩孚下水, 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甚至親自出馬勸說吳佩孚。 日本人又是送錢又是好言相勸, 希望吳佩孚能出山。 但吳佩孚和日本特務每次見面就是雲山霧罩的胡扯, 不僅收了日本人笑納的十萬大洋,

還和日本裕仁天皇攀上了親戚。 他自稱裕仁天皇的遠房親戚, 說他是裕仁的同宗大爺, 氣的日本特務暴跳如雷, 但日本特務卻不好反駁。 那麼為什麼日本特務沒有反駁吳佩孚的說辭?因為吳佩孚的說辭雖然帶有戲謔, 但卻有一定道理, 吳佩孚和裕仁還真有親戚關係。

日本在古代是海外小國, 和中國淵源很深。 據史料記載, 日本皇室是吳太伯(又稱泰伯)的後裔, 來源於中國的吳越地區。 吳太伯乃周朝皇室成員, 是周文王姬昌的大伯, 吳國第一代君主。 吳國在春秋時期頗為強盛, 但在吳王夫差時期被越王勾踐所滅, 吳國王室渡海逃到了日本, 後發展為日本皇室。 他們為日本帶去了水稻和冶金技術以及吳越文化。 這與西元前5世紀中到西元前3世紀日本水稻種植的出現及日本綿延了6000多年的繩紋文化突然中斷進入金石並用時代非常吻合。 到現在日本仍然有深深的吳越文化烙印。

魏晉時期, 日本多次遣使訪華, 使者們帶著濃濃的吳音, 他們自稱是吳太伯後裔。 據《魏略》一書記載, 日本“其俗, 男子皆鯨面紋身, 聞其舊語, 自謂泰伯之後”。 《晉書》、《梁書》、《北史》等史書也都有記載。 在很多日本史書, 也多有對“日本王室自稱吳泰伯後裔”的記載。

吳佩孚是正宗的吳太伯後裔, 所以他稱自己和裕仁天皇是同宗親戚, 按照輩分論他是日本天皇的大爺。 日本特務明知道吳佩孚占了便宜, 但卻不能反駁, 只能吃啞巴虧。 當然, 他們之所以不和吳佩孚計較, 更多是想拉吳佩孚下手, 不願意和他撕破臉。 換成別人, 估計日本特務早就火冒三丈, 大打出手了。

民國多梟雄, 吳子玉真英雄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