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開創南朝最鼎盛時代的帝王是誰?元嘉之治為何換得倉皇北顧?

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 風流總被, 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贏得倉惶北顧。 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這首流傳千古的《京口北固亭懷古》, 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諷喻權相韓侘胄冒險北伐金國而作。 其中“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是指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西元450年)王玄謨在宋文帝支持下北伐大敗的故事。 結果不出辛棄疾所料, 韓侘胄兵敗被殺, 恰如元嘉故事。 觀辛棄疾的詩詞, 後人多以為宋文帝劉義隆也是像韓侘胄那樣的繡花枕頭。

其實, 論好大喜功, 兩人似之, 若論文才武業, 兩人則有雲泥之別。

宋文帝在位三十年, 十七歲即位, 誅殺權臣, 修明政治, “元嘉文學”更是中國文學史上大書特書的時代,

更有謝靈運、劉義慶、鮑照、陶淵明等群星照耀;武將赫赫, 如檀道濟、沈慶之、宗愨等輩, 橫槊躍馬, 四擊不輟, 皆為中國戰爭史上不可多得的英豪人物。

1、少年英豪 臨難登基

晉東重臣劉裕(小字寄奴)北伐大勝, 先後滅掉南燕、後秦, 光復洛陽、長安, 真正“氣吞萬里如虎”。 由於年歲大, 老頭子無暇經營中國北方, 匆匆返回建康篡位。 晉恭帝“欣然操筆”, 對左右說:“桓玄之時, 晉氏已無天下, 重為劉公所延, 將近二十年。 今日之事, 本所甘心。 ”言畢, 書赤詔禪位。 劉裕建立宋, 為南朝之始。 老頭子當皇帝才兩年多, 就因病崩殂, 終年六十。

劉裕早喪, 權臣掌權, 先後廢掉太子和廬陵王, 劉裕第三子劉義隆被立為皇帝。

宋文帝繼位之後, 先以高官厚祿穩住幾位大臣,

任徐羨之為司徒, 王弘為司空, 傅亮加開府儀同三司, 謝晦加封衛將軍, 檀道濟進號征北將軍。 元嘉二年, 徐羨之、傅亮上表歸政, 文帝假意不應, 三上表才答應。 元嘉三年, 見時機成熟, 宋文帝下詔暴露徐、傅、謝數人罪惡, 命令有關部門捉拿法辦。 謝晦的弟弟正在中書省值勤, 知訊慌忙派人通告徐、傅二人。 徐羨之跑到城郭燒陶的洞子裡自己上吊而死。 傅亮跑到路中被堵截, 文帝派人告之:“以您江陵奉迎的誠心, 當使您諸子無恙。 ”於是誅殺傅亮, 流放他的妻兒于建安;殺徐羨之二子, 又殺謝晦兒子謝世休。

文帝雖然年輕, 二十歲剛過, 就已經明察善任。 他認為王弘、檀道濟是武將, 廢立弑帝之謀原也不是由他倆人興起, 因此對兩個人安撫招接,

認為必能得其死力。 果不其然, 二將聞征而至, 敬聽命遣。 短短數年間, 參與廢立的幾大權臣盡數被誅殺。

2、英傑輩出元嘉之治

宋文帝劉義隆承繼其父兢兢業業的治國之策, 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 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

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 廣大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社會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史書記載:“三十年間, 民庶蕃息, 奉上供徭, 止於歲賦。 晨出暮歸, 自事而已……民有所系, 吏無苟得。 家給人足。 ……凡百戶之鄉, 有市之邑, 歌謠舞蹈, 觸處成群, 蓋宋世之極盛也”。 可以肯定地講, 元嘉之世(424—453)是南北朝時期國力最為強盛、人民最為安居樂業的歷史時期。

探究此段歷史, 綜合《南史》、《北史》、《資治通鑒》等紀、傳、編年史書, 林林總總, 其中多有中國歷史知名的文人武將, 文有謝靈運、劉義慶、陶淵明、鮑照、范曄, 武有檀道濟、宗愨, 他們都生活於元嘉時代, 雖然他們的下場幾乎不出“悲劇”二字, 但借助他們飛揚的風采和瑰麗的辭章, 足以昭彰元嘉之世的人傑地靈, 群星璀璨。

3、元嘉草草倉惶北顧

文帝統治二十餘年,府庫充盈,器杖精良,國家日久無事,也正應了那句“無事生非”之語,恰巧又有彭城太守王玄謨迎合文帝經略中原之意,不時慷慨進言,勾起劉義隆一腔熱血。他對侍臣講,“觀玄謨所陳,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追慕漢朝霍去病伐匈奴,在狼居胥封山告天,以臨瀚海的雄圖偉業。正如王夫之所言:“坐談而動遠略之雄心,不敗何待焉?”南朝自東晉謝玄以北府兵擊破苻堅,威振淮北;劉裕平廣固,入長安,盡有河南之地,破姚興,敗拓跋嗣,也是倚仗北府兵。接下來劉裕南返改朝換代,深覺自己的幾個兒子沒有蓋世英才,聽任王鎮惡沈田子等人內哄關中。文帝即位後,深懼權臣,連一個檀道濟也容不得,大將凋零,原先北府兵老的老,少的少,青黃不接,已經沒有戰鬥力。

攻略黃河以南之地後,宋軍只想守住這些地方。而河南恰恰是四戰之地,攻易守難。沿千里黃河屯戍置守,戰線過長,每處即可輕鬆被擊破。黃河雖是天險,冬天結冰後就成平地,無船即可衝殺過來。真正想攻敗北朝,是要有一鼓作氣進攻河北的雄心。元嘉八年第一次北伐時,北魏謀臣崔浩根據宋兵分佈早已判定宋軍不過是固河自守,沒有北渡的想法。宋朝只有青州刺史劉興祖有遠見,他上表進言,說應該進兵河北,堵塞太行山各個隘口,將北魏遏於山西之內,河北平定,河南自然歸宋所有。可惜的是,劉義隆比起劉裕要差得多,沒有採納這一良策,難怪拓跋燾不無輕蔑地講:“龜鱉小豎,何能為也!”這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一代雄王,他擊滅赫連勃勃的大夏國,平滅北燕,又親自率軍八擊柔然,使得柔然極大削弱,西遷至歐洲,竄逃的敗軍後來成為威震歐洲的阿爾瓦人。

北伐未成,北魏大舉反擊。秋高馬肥之際,北魏鐵騎不僅盡奪河南,還大舉南進,直抵長江北岸。十二月,魏王親自到達建康對面的爪步山上,軍鼓之聲震天蓋地,宋軍各線潰退,建康城內居民都“荷擔而立”,值錢的東西都放在挑筐裡,隨時準備逃亡。

幸虧性命交關之際,南朝有薛安都、魯方平、張暢、臧質,沈璞等血性男兒,戰至流血凝肘而不退,保全了彭城、盱眙等重鎮,堅壁清野,拖延到雨季,終於在付出巨大代價後,迫使魏兵北返。史載:“魏人凡破南兗、徐、兗、豫、壽、冀六州,殺傷不可勝計,丁壯者即加斬截,嬰兒貫于槊上,盤舞以為戲。所過郡縣,赤地無餘,春燕歸,巢于林木。……自是邑裡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總而言之,宋文帝劉義隆在位三十年,聰明仁厚,躬勤政事,朝野敦睦,在元嘉二十七年北代之前,江南的國力達至鼎盛。文帝本性又很儉樸,不好奢侈,連坐輦的皮墊都用很便宜的黑皮,史書美之。可惜他末年好大喜功,輕啟戰事,致使生民塗炭;加之關鍵時刻該斷不斷,廢立大事隨便告訴潘淑妃,謀及婦人,事泄謀激,最後身首異處,遭古今帝王未有之慘禍,確實令後人歎惋。(選自《歷史解密》)

群星璀璨。

3、元嘉草草倉惶北顧

文帝統治二十餘年,府庫充盈,器杖精良,國家日久無事,也正應了那句“無事生非”之語,恰巧又有彭城太守王玄謨迎合文帝經略中原之意,不時慷慨進言,勾起劉義隆一腔熱血。他對侍臣講,“觀玄謨所陳,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追慕漢朝霍去病伐匈奴,在狼居胥封山告天,以臨瀚海的雄圖偉業。正如王夫之所言:“坐談而動遠略之雄心,不敗何待焉?”南朝自東晉謝玄以北府兵擊破苻堅,威振淮北;劉裕平廣固,入長安,盡有河南之地,破姚興,敗拓跋嗣,也是倚仗北府兵。接下來劉裕南返改朝換代,深覺自己的幾個兒子沒有蓋世英才,聽任王鎮惡沈田子等人內哄關中。文帝即位後,深懼權臣,連一個檀道濟也容不得,大將凋零,原先北府兵老的老,少的少,青黃不接,已經沒有戰鬥力。

攻略黃河以南之地後,宋軍只想守住這些地方。而河南恰恰是四戰之地,攻易守難。沿千里黃河屯戍置守,戰線過長,每處即可輕鬆被擊破。黃河雖是天險,冬天結冰後就成平地,無船即可衝殺過來。真正想攻敗北朝,是要有一鼓作氣進攻河北的雄心。元嘉八年第一次北伐時,北魏謀臣崔浩根據宋兵分佈早已判定宋軍不過是固河自守,沒有北渡的想法。宋朝只有青州刺史劉興祖有遠見,他上表進言,說應該進兵河北,堵塞太行山各個隘口,將北魏遏於山西之內,河北平定,河南自然歸宋所有。可惜的是,劉義隆比起劉裕要差得多,沒有採納這一良策,難怪拓跋燾不無輕蔑地講:“龜鱉小豎,何能為也!”這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一代雄王,他擊滅赫連勃勃的大夏國,平滅北燕,又親自率軍八擊柔然,使得柔然極大削弱,西遷至歐洲,竄逃的敗軍後來成為威震歐洲的阿爾瓦人。

北伐未成,北魏大舉反擊。秋高馬肥之際,北魏鐵騎不僅盡奪河南,還大舉南進,直抵長江北岸。十二月,魏王親自到達建康對面的爪步山上,軍鼓之聲震天蓋地,宋軍各線潰退,建康城內居民都“荷擔而立”,值錢的東西都放在挑筐裡,隨時準備逃亡。

幸虧性命交關之際,南朝有薛安都、魯方平、張暢、臧質,沈璞等血性男兒,戰至流血凝肘而不退,保全了彭城、盱眙等重鎮,堅壁清野,拖延到雨季,終於在付出巨大代價後,迫使魏兵北返。史載:“魏人凡破南兗、徐、兗、豫、壽、冀六州,殺傷不可勝計,丁壯者即加斬截,嬰兒貫于槊上,盤舞以為戲。所過郡縣,赤地無餘,春燕歸,巢于林木。……自是邑裡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總而言之,宋文帝劉義隆在位三十年,聰明仁厚,躬勤政事,朝野敦睦,在元嘉二十七年北代之前,江南的國力達至鼎盛。文帝本性又很儉樸,不好奢侈,連坐輦的皮墊都用很便宜的黑皮,史書美之。可惜他末年好大喜功,輕啟戰事,致使生民塗炭;加之關鍵時刻該斷不斷,廢立大事隨便告訴潘淑妃,謀及婦人,事泄謀激,最後身首異處,遭古今帝王未有之慘禍,確實令後人歎惋。(選自《歷史解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