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奇聞:美女“賣身”救災民

民國初年, 本來就貧窮落後的中國, 很多地方出現了特大洪水, 尤其是江河縱橫的江浙一帶, 連續大雨加上颱風襲擊, 使得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如此一來, 賑災就變得十分火急。 可民國的大小官員大多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哪還顧得上百姓的死活, 更別提什麼募款賑災了。 但此刻, 卻有一位美麗賢淑的女子站了出來, 她以自己的方式開始了“救災”之路, 這個女子就是陸文舉。

如此廣告, 當然引人關注。 有好事者一打聽, 發佈這個“啟事”的陸文舉是位上海名媛, 其父陸流豪也是知名的上海富翁。 陸文舉從小就聰慧過人, 16歲時已經出落得如花似玉, 追求者和說親者成群結隊。 可這個“二八妙齡、守身如玉、學貫中西、能歌善舞”的江南大美人, 就是誰都不想嫁。 因為她的理想不是嫁人, 而是想多讀書, 多為中國做點實實在在有意義的事情。

辛亥革命爆發後, 陸文舉聽說不少女子參加了革命, 便找到父母表達立志從戎, 報效國家的願望, 但被父母阻攔, 沒有去成。 1911年11月, 陸文舉隨母親到浙江溫州探望親戚。 沿途民眾遭遇水災的苦難, 令她心急如焚。 回到上海後, 她做出了一個充滿豪氣的決定, 那就是一個女子所能做出的最大犧牲,

“賣身救災民”。 1913年1月15日, 陸文舉印刷了3萬張“犧牲助賑災美人券”, 並將其刊登在《申報》副刊的正版上。 陸文舉的壯舉, 立即得到了很多政商名流的支持。 民國初期任司法總長的外交家伍廷芳、時任上海總商會第一任總經理周金箴、上海工商界名流朱葆三等人紛紛在廣告後面簽名倡議。

“救災美人券”一出, 即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有稱讚的, 也有反對的。 稱讚者說“陸女士不恤捨身成仁, 視毀家紓難之古人有過之而不及, 其人品學問氣象抱負可概見”;反對者認為“所謂變相之彩票者出現, 其事等於買賣人口, 是非慈善事業”。 對於社會上的紛紛議論, 陸文舉信心堅定, 毫不動搖,

而陸文舉募捐得到了錢款, 也都如數交給了上海的慈善機構, 實現了她的賑災願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