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知人知面而知心——一波說

看相、算命在中國由來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出現的周易算命。 直到今天, 我 們依然能夠在街頭巷尾找到所謂神機妙算的相士, 可這之中真的有憑面相就知人心嗎?

現在有沒有這樣的高人我不知道, 但是晚晴的時候確實有一個。 他就是曾國藩。

鎮壓太平天國革命, 為清政府立過汗馬功勞的曾國藩, 有一個長處是“知人善任”。 首先是“知人”, 即識人, 知人是善任的前提。

曾國藩平時留心觀察人, 提出著名的“五到”, 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其中“眼到”特別強調“著意看人”。 他識人的經驗還被編寫成《冰鑒》一書, 流傳至今。

細看面相, 可知人心

曾國藩識人相人的經驗有許多, 其中最具概括性、代表性的就是被廣為流傳的——相人八句口訣。

邪正看眼鼻, 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氣概, 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 風波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 全在語言中。

“邪正看眼鼻”

看一個人, 除整體外, 第一就要看鼻和眼是不是長得正, 眼神是否安定。 眼睛要黑白分明, 要有神;兩目無神, 黑白不分, 眼白赤黃或者目露四白的人身體或者心理多少存在一些問題。

良善、聰慧的人, 眼神安詳沉穩、敏銳犀利、清明沉穩、鋒芒外露;

奸邪、投機的人, 眼神閃爍不定、遊移不定、似睡非睡、惶惶不安。

“真假看嘴唇”

口以方、廣、厚為貴。 上下唇相副好文章, 如果上唇蓋不住下唇, 男必多詐, 女必克夫。 史書上記載, 漢代老婦人許負, 就是憑周亞夫的口, 相出他必將餓死的:相法說, 有橫紋深入口內, 必然餓死。

“功名看氣概”

一個人有沒有功名, 要看人的氣概、氣質。 有的人就是一出場把所有的人都帶動起來, 像談戀愛的時候也有一見鍾情, 被對方的一種氣質所懾服, 有一種追隨的感覺。

“富貴看精神”

這裡的“精神”是精氣神的意思。 康熙晚年有一句名言, 他說自己為大清帝國殫精竭慮,

“心為天下耗其血, 神為天下散其形”, 是最好的一種表述。 所以曾國藩說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

手以厚、軟為貴。 人有沒有主意, 主要看手。 手指纖長, 人就聰穎, 有主意, 短而粗者則是愚魯。 曾國藩說, “手心、手掌心當中紋絡清晰而淺者, 心定”。 這個心定就是主意定, 臨事不慌亂。 “手掌紋絡淺而亂者, 人心亂、心浮”。

“風波看腳筋”

足以平、厚、正、長為貴。有的人就是無風無浪、無災無難到三公,位置升得很高;而有的人則是一生坎坷,才最終有成就,這就屬於有風波的那種人。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曾國藩特別重視條理,有無條理,通過語言能夠看出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書面語言,包括各種彙報、報告等;二是口頭語言,兩個人談話,能不能切中要害,條理清晰,把對方抓住,就能顯示出有沒有條理。

眼神足夠將忠邪暴露

曾國藩之所以將“眼鼻”放在第一句,絕不是隨心、偶然所為。

美國的大文豪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從眼睛的語言中瞭解整個世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是我們判斷人心的重要依據。正如看京戲的時候,臉譜一出來就知道這個人是奸臣還是忠臣。相術上講,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頭,一尺之頭不如一寸之睛。

曾國藩識人的第一步就是觀察他們的眼神狀態。

據說,李鴻章向曾國藩舉薦三個人才,恰好曾國藩散步去了,散步之後,李鴻章請他接見那三人,曾國藩卻說不必了。他解釋道:“散步時,那三個人我已見過了。第一人低頭不敢仰視,是忠厚之人,可以給他一份保守的工作;第二人在我面前很恭敬,我一轉身,他便左顧右盼,將來必定陽奉陰違,故不能任用;第三人始終雙目注視,不卑不亢,他日後的功名,將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果然,第三人就是日後成為臺灣首任巡撫的劉銘傳。

眼神是否清澈一方面是由人的健康決定,另一方面也受人的學識、心態影響。按照曾國藩的經驗,一個愚笨的人,在不斷的訓練中,如果大腦昇華了,人也聰明起來了,眼神也會由濁而清。

養眼,得先養心

中醫學認為心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主持全身血脈的運行,二是主持整個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故有“心為十二官之主”的說法。

如何養心?最重要的是個“靜”字。

靜則神藏,靜心而養心。

靜心的方式有很多,聽一首音樂、看一本好書、做做深呼吸,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放鬆身心,讓自己安靜下來。

閱人、識人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

更多精彩閱讀:

郭台銘的尾牙宴 百千萬劫,“人身”難得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優酷財經頻道:搜索“一波說”精彩節目視頻,娛樂財商。

喜馬拉雅音訊:搜索“一波說”獨訪解說富豪家族興衰沉浮的那些事

THE END一波說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歡迎評論、點贊!

“風波看腳筋”

足以平、厚、正、長為貴。有的人就是無風無浪、無災無難到三公,位置升得很高;而有的人則是一生坎坷,才最終有成就,這就屬於有風波的那種人。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曾國藩特別重視條理,有無條理,通過語言能夠看出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書面語言,包括各種彙報、報告等;二是口頭語言,兩個人談話,能不能切中要害,條理清晰,把對方抓住,就能顯示出有沒有條理。

眼神足夠將忠邪暴露

曾國藩之所以將“眼鼻”放在第一句,絕不是隨心、偶然所為。

美國的大文豪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從眼睛的語言中瞭解整個世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是我們判斷人心的重要依據。正如看京戲的時候,臉譜一出來就知道這個人是奸臣還是忠臣。相術上講,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頭,一尺之頭不如一寸之睛。

曾國藩識人的第一步就是觀察他們的眼神狀態。

據說,李鴻章向曾國藩舉薦三個人才,恰好曾國藩散步去了,散步之後,李鴻章請他接見那三人,曾國藩卻說不必了。他解釋道:“散步時,那三個人我已見過了。第一人低頭不敢仰視,是忠厚之人,可以給他一份保守的工作;第二人在我面前很恭敬,我一轉身,他便左顧右盼,將來必定陽奉陰違,故不能任用;第三人始終雙目注視,不卑不亢,他日後的功名,將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果然,第三人就是日後成為臺灣首任巡撫的劉銘傳。

眼神是否清澈一方面是由人的健康決定,另一方面也受人的學識、心態影響。按照曾國藩的經驗,一個愚笨的人,在不斷的訓練中,如果大腦昇華了,人也聰明起來了,眼神也會由濁而清。

養眼,得先養心

中醫學認為心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主持全身血脈的運行,二是主持整個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故有“心為十二官之主”的說法。

如何養心?最重要的是個“靜”字。

靜則神藏,靜心而養心。

靜心的方式有很多,聽一首音樂、看一本好書、做做深呼吸,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放鬆身心,讓自己安靜下來。

閱人、識人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

更多精彩閱讀:

郭台銘的尾牙宴 百千萬劫,“人身”難得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優酷財經頻道:搜索“一波說”精彩節目視頻,娛樂財商。

喜馬拉雅音訊:搜索“一波說”獨訪解說富豪家族興衰沉浮的那些事

THE END一波說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歡迎評論、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