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時期和儒道法三家齊頭並進的墨家為何銷聲匿跡?

墨家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一, 與儒道法三家齊頭並進。 法家代表韓非子曾不無酸意的說, 墨學與儒學一樣, 都是當世顯學。

儒家代表孟子也曾哀嚎, 當今天下的學說, 除了楊朱的道家學說, 就是墨家的學說, 根本沒人對儒學感興趣。 那麼曾經風頭無兩的墨家為何會一下銷聲匿跡了呢?連太史公司馬遷想給他們寫一篇傳記都找不到相關資料?原因有三。

第一, 自身發展遇到瓶頸。

墨家和儒家道家這種相對鬆散的學術組織不同, 是個紀律嚴明集權很重的派別。 墨子自稱鉅子, 既是學術領袖又是組織領袖, 掌握絕對話語權, 對組織內成員可以任意生殺予奪。 而孔子和老子對他們的學生只有批評教育權, 沒有其他權利。 所以墨子死後, 他的學生們為了爭當鉅子互相攻擊大打出手, 最後分裂為相裡氏之墨, 相夫氏之墨, 鄧陵氏之墨三派, 皆自稱正統, 攻擊對方是別墨。 而儒家道家雖然在孔子老子死後也分為好多派, 但是由於沒有利益之爭, 因此互相攻擊並不嚴重, 基本在大方向能夠達成一致。 由於墨家內訌嚴重, 而且墨子身後再沒有出現過更為出色的鉅子重振聲威, 因此一代不如一代,
逐漸式微。

第二, 遭到法家打壓。 墨子尚俠, 以行俠仗義為立身處世之本, 這在混亂的戰國時代還能有口飯吃, 可是到了秦國統一六國, 以法令治天下, 鼓勵公戰, 嚴禁私鬥, 這幫人就成為政府打擊的對象。 太史公寫的遊俠列傳裡面遊俠們的作風就是秉承墨子的思想為行為準則,

言必信, 行必果, 立了大功不給自己吹牛逼。 但是這種黑社會性質的暴力團夥肯定是國家機器首先打擊的目標, 因為他們無視王法, 不聽號令, 就聽鉅子命令辦事, 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政權喜歡他們。 秦國沒有統一六國時候, 他們就處處不受待見, 基本處於地下狀態, 沒有進入廟堂。 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 犯的禁就是禁令, 法條。 犯了禁當然要被懲處, 墨家因此衰落。

第三, 遭到儒家打壓。 其實儒家學說一直都占上風, 只是到了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方才獨霸江湖。 平心而論, 儒家的思想更加人性化, 多元化, 世俗化, 所以容易讓人接受。 儒家鼓勵人們追求世俗的樂趣智慧以及物質享受, 摒棄遙不可及的理想追求。 法家純粹是為國家機器服務的, 只有相關從業人員才會學習, 也就是秦法中所謂如有學法者, 以吏為師。 一般人也就知道一下啥該做啥不該做, 沒必要懂太多。 墨家卻要求人們拋棄世俗享受, 捨生忘死以苦為樂, 這種理念僅僅能夠實行于墨家一些為數不多的信徒身上, 大而化之是幹不過儒家的。因此絕大多數墨家子弟都變成和儒家一樣為了生活行走江湖的入世者,所謂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賣文藝的就是儒家書生,賣武藝的就是墨家遊俠。只是他們已經沒有嚴明的組織紀律,有的只是所謂江湖道義而已。

大而化之是幹不過儒家的。因此絕大多數墨家子弟都變成和儒家一樣為了生活行走江湖的入世者,所謂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賣文藝的就是儒家書生,賣武藝的就是墨家遊俠。只是他們已經沒有嚴明的組織紀律,有的只是所謂江湖道義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