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安石改詩連換十幾個字,最後確定用這個字成為經典

王安石是北宋詩壇唯一可以與蘇軾相提並論的詩人, 他的詩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以風神遠韻的風格自成一家, 後人稱之為“王荊公體”。

王安石寫詩極為重視煉字, 喜愛改詩也是他的一大特點, 經常為了一句詩、一個字而反復修改, 感覺完美了, 才肯拿出來見人。 最著名的例子當屬《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論者一般認為這首詩創作於王安石的晚年, 也就是1075年, 王安石第二次拜相, 從江甯乘船赴京師途經瓜洲時所作, 此時的變法走到了十字路口, 故而他的心情是複雜的。

第一句寫眼前所見之景, 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 放眼南望, 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州”這麼近, 中間隔一條江水, “一水間”三個字極為傳神。

第二句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 “只隔”兩字極言鐘山近在咫尺, 也反映了王安石此時的心情, 再度拜相他多少還是有些不情願的。

三、四兩句是此詩的名句, 王安石先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 然後通過設問表明自己終將回到江寧, 此次回到京師只是盡人事、聽天命。

尤其是第三句中的“綠”字, 歷來評價甚高, 以名字作動詞, 形象的再現了春天的魔力, 仿佛一夜之間, 江南就換了一個模樣。

據說, 這個“綠字”是王安石反復修改的結果, 剛開始他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 覺得不太好, 又改為“過”, 還是不好, 又改為“入”、“滿”……

就這樣前後換了十幾個字, 最終確定為“綠”字, 這才一下子讓整句詩變得與眾不同,

也留下了永恆的經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