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四種說法你更傾向於哪一個?

如果說項羽的一生充滿傳奇, 我覺得, 最具傳奇色彩, 最有懸念, 以至於到今天仍爭論不休的, 就是他不肯過江求生, 自刎烏江這件事。 對項羽寧願戰死烏江, 也不肯過江求生這件事, 自古以來眾說紛紜, 褒貶不一, 公說公的理, 婆說婆的道。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項羽到烏江邊後, 《史記》做了如下記載:“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這句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 項羽到烏江的第一念頭還是想渡江東去, 而不是要自刎烏江。 既然他有這麼強烈的求生願望,

可是, 當生的機會來了之後, 他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義無反顧、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戰死烏江。 這樣的變化和選擇能不讓後人浮想聯翩嗎?

項羽選擇這樣一條不歸路, 確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這不是單個因素導致的結果, 而是多種因素, 在特定的時間、特定場合複雜作用而產生的一個帶有偶然性的結果。

至少有下列四個因素比較大地影響了項羽的決策。 下面, 我們就從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 是“宿命論”的影響。

在項羽生活的時代, 科學技術很不發達, 無論對於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陰晴圓缺, 還是對人世間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都有許多現象解釋不了。 於是, 當時的人們就開始琢磨, 最終形成了一種觀念, 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個定數, 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是人無法改變的, 所以有“天命不可違”之說。

在今天看來, 這是一種宿命論, 非科學的, 不足為據。 但是, 項羽作為那個時代的人, 不可能不受這樣一種文化氛圍影響。 某種程度上, 項羽不僅受這樣一種文化氛圍的影響,

而且比般人還要嚴重。

《孫子兵法》開篇就提出“兵者, 國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古人在出兵打仗時一般都要占卜, 說白了, 就是看天命。 如果占卜結果是吉, 就出兵, 占卜結果是凶, 就不出兵。

試想, 項羽作為一名統領軍隊的將帥, 受這種意識影響的機會更多。 這也有史為證。 在《史記》中, 有兩處明確的記載, 體現了項羽根深蒂固的天命觀。

一處是在項羽率領八百軍隊突圍的過程中, 逃到東城這個地方, 項羽一清點人數, 只剩下了二十八騎, 很是可憐。 對項羽而言, 他一生幾乎都在打勝仗, 攻必勝, 戰必取, 有較強的驕傲情緒, 面對垓下兵敗這樣一種殘酷的事實, 他接受不了。 這種情況下, 他很自然地想到天命這個問題。 這時候, 項羽對和他一起突圍的將士說, 想我項羽出道以來, 身經七十余戰, 從來都是戰必勝, 攻必取, 今天淪落到這樣的境地, 是“天之亡我, 非戰之罪也”。 意思是說, 我項羽打仗沒有什麼過失, 我也從來沒有服過誰, 也沒有怕過劉邦,

也不是打不過他, 我今天打敗了, 這是上天的旨意, 不是我項羽有什麼過失。 不信, 我們再打一下。 於是, 他將二十八騎分成四個戰鬥小組, 並指定了任務, 有的斬將, 有的奪旗, 並約定在對面小山上的一棵松樹下見。 分配完畢, 項羽率領這二十八騎沖人漢軍之中, 殺漢軍數百人, 到達指定地點時, 項羽一方無一損失。 這時, 漢軍又殺過來, 項羽將二十八騎分為三個小組突圍, 將漢軍分散, 最終成功突圍, 只損失兩人。 歷史上將這一戰稱為“決戰東城”。 此戰之後, 身邊的將士都很服氣, 認為霸王說得對, 今天失敗確實是天意, 非戰之過也。 這也堅定了項羽的這種認識。

另外一處記載是項羽到了烏江邊, 面對亭長的規勸, 他再次提到, “此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就是說,天要亡我,我逃不掉的,這是我項羽的命,我過江還有什麼意思呢?通過這兩處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天命觀在項羽的內心深處紮根很深。所以,面對失敗,他會自然而然地從天命的角度來分析和認識問題。也正因為如此,他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得失,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垓下兵敗的原因,很難在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味地把失敗歸結為天命。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目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缺乏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轉敗為勝的決心。

戰爭是複雜的,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天文、地理等因素,都可能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儘管作戰雙方指揮員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爭取戰爭的主動權,力爭使戰爭按照自己的意志前進。但是戰爭往往很難完全按照人的意志來發展。勝敗是戰爭的常態。所以,作為兵家,作為戰爭中的將帥,對勝負這個問題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男子漢大丈夫,應該能屈能伸,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失去信心。對項羽而言,他還有千里國土。還有那麼多支持他的豪傑賢士。如果渡過江去,重整旗鼓,勝利最終是誰的,還真難說。

第二,是性格悲劇。

項羽覺得愧對楚國的父老鄉親對他的厚愛,因此,無顏見江東父老,正是因為這樣一種負罪感,所以,項羽才決定不過汀了。由於這一不肯過江的理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通過項羽的嘴說出來的,而《史記》又是一部信史,所以,一直以來這一看法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普遍的一種認識。直到今天,我們說一個人做了對不起家庭、對不起家鄉、對不起國家與民族的事情,我們都會形容為"無顏見江東父老補,而本人同樣會不自覺地產生這樣一種情感。

如果我們拋開項羽過不過江這件具體事來分析,“無顏見江東父老”這種思想有他的積極意義。因為這一思想背後至少體現了一種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人一定要有知恥之心。中國有句古話,“知恥近乎勇”。知道恥辱近乎勇敢。知恥心背後所體現的其實是責任意識和敢於擔當的精神。如果項羽沒有對八千江東子弟的生死負責的態度,沒有對江東父老負責的態度,沒有敢於擔當的精神,他怎麼會有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想法呢?他怎麼連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呢?這就是我們從"無顏見江東父老"中得到的一點啟示,從這點來說,項羽是條敢負責、有擔當的硬漢。

第三,背負榮耀的負擔。

通過項羽一生的性格特點看,他是一個典型的貴族將領,是非常要面子的人。他人生奮鬥的一個重要邏輯起點是恢復他家族的榮耀,所以,他有很深的楚國情節,希望能夠重新獲得楚國百姓的尊重和愛戴。也正因為如此,項羽消滅強秦之後,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回到故鄉,在父老鄉親面前展示一下。這一點我們前面講過,項羽對此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夜行,誰知之者”。因為這個,他把那位獻言獻策的韓先生活活給煮了。項羽最終選擇了回師彭城,這也成為他人生最終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按照邏輯,衣錦就還鄉,不衣錦就不還鄉了。項羽率領大軍西征之前,是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那是何等光鮮,而現在,垓下兵敗,狼狽不堪,全軍覆滅,他又怎麼好意思再回到故鄉去呢?項羽堅強的背後,勇猛的外表下,有這樣一種性格弱點,那就是強烈的虛榮心。正是這種強烈的虛榮心,在關鍵的時候影響到了他的選擇,也在某種程度上斷送了他的歸鄉之路。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裡講的虛榮與剛才提到的慚愧是不同的。我覺得,一個人面對自己的過失,還是需要有一種自責的精神,有一種慚愧之心的。但是,虛榮之心是什麼時候都不應該有的,這完全是一種表面文章。一個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故意顯擺,以滿足虛榮之情一個人在失落的時候,也不要妄自菲薄,覺得無臉見人,讓虛榮之心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

最後,被憤怒的情緒綁架。

剛才我們說了,項羽從垓下出逃,一直到烏江邊,基本上都是懷著強烈的求生欲望,但是,遇到了烏江亭長後,為什麼他的思想轉變得如此快呢?我覺得,問題就出在這。一怒,就會缺乏理性,就會鑽牛角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超乎想像的事情。

因為這個“怒”字而出的問題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明末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因為這個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加速了大明王朝滅亡的進程,這一怒的作用可真不小,竟然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發怒?我覺得,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本事大的。我們中國人常說一句話,本事大了脾氣也大。這句話不絕對,但也不無道理。二是遭受挫折,身陷困境的。人在這種狀態上,心靈比較脆弱,抵抗力陷困境,更是容易產生怒氣。

當時的項羽正處於這樣一種狀態。霸有天下不能說沒有本事,垓下一戰精銳損失殆盡,不能說不是一次大挫折。所以,對項羽來說,是比較容易受刺激,容易產生偏激的想法,容易做出一些超出常規的選擇。實際上,在項羽人生的最後幾個月裡,項羽心裡一直不痛快,一直受刺激,一直怒火中燒。我覺得,至少有四口大氣是他難以咽下的,會比較大地影響到他的最終決定。

劉邦毀約。前面講過,本來項羽和劉邦簽署了和平協定,但是,劉邦卻出爾反爾,趁其不備,背後偷襲。項羽想起來就火冒三丈,後悔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所以,他才留下來再戰劉邦,只是沒有想到,他反而被劉邦兵困垓下,因此更是氣上加氣。

痛失虞姬。有關史料顯示,項羽在虞姬自刎之後,悲痛難忍,割下了虞姬的頭顱帶在身邊,一同突圍。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但也可以看出項羽與虞姬的感情之深,無法割捨。然而,在逃亡的道路上,由於不停地與漢軍廝殺,所以虞姬的頭顱在路上不小心丟了,項羽為此傷心之至。這口氣項羽咽不下去。

陰陵迷路。項羽率領小股部隊從垓下突圍,走到陰陵這個地方,陰陵大約相當於今天安徽南迷了路。見到一個農夫問路,結果農夫一看是項羽,便給指了一條錯路,項羽深陷沼澤之中,既耽誤了時間,又損失了部分將士。這一帶當時歸楚國所有,一國之主在最危難之際,被自己的一個老百姓給騙了,項羽能不生氣嗎?何況項羽一直對楚國和楚國的父老鄉親都懷著深厚的感情。這件事雖然不大,但很刺激人。

垓下被騙。項羽到達烏江邊之後,從亭長嘴裡知道了楚國未亡的消息,才知道四面楚歌是劉邦和韓信的計謀,而這幾首楚歌卻唱散了他的十萬大軍,輸掉了他的畢生積累。對項羽這樣性格的人而言,他對劉邦和韓信是恨之人骨,前面不守信用,後面又用詭計騙人,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卑鄙的小人。項羽氣憤不過,要與劉邦一決生死。這些怒氣夾雜在一起,項羽心裡氣憤萬千。再想想江東父老對自己的期待和戰死殺場的八千子弟,看看身邊的二十幾名將士,總不能扔下不管吧,這不是項羽的性格。面對這一切,項羽再也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了,在一瞬間,他發怒了,當然,他不怒也就不是西楚霸王了。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他深深感到,他只有戰鬥到最後,才是真正的項羽,才是天下人心目中舉世無雙的霸王,他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給父老鄉親丟人。在西楚霸王心目中永遠沒有"逃跑”二字,永遠沒有"失敗”二字,永遠沒有“怕死”二字。於是,他選擇了留下來,繼續戰鬥。

上面四個因素有內在的、有外來的、有長久積累的、有臨時出現的。這些因素在有限時間裡相互碰撞,相互影響,最終促成了西楚霸王不肯過江求生這樣一個事實。項羽的死確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遺憾,也讓後人非常惋惜。無論從正面理解,還是從反面分析,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件事確實讓他的一生變得更加傳奇和悲壯。後人通過對這件事的理解,也能從不同角度給我們一些啟迪和思考。

“此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就是說,天要亡我,我逃不掉的,這是我項羽的命,我過江還有什麼意思呢?通過這兩處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天命觀在項羽的內心深處紮根很深。所以,面對失敗,他會自然而然地從天命的角度來分析和認識問題。也正因為如此,他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得失,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垓下兵敗的原因,很難在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味地把失敗歸結為天命。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目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缺乏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轉敗為勝的決心。

戰爭是複雜的,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天文、地理等因素,都可能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儘管作戰雙方指揮員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爭取戰爭的主動權,力爭使戰爭按照自己的意志前進。但是戰爭往往很難完全按照人的意志來發展。勝敗是戰爭的常態。所以,作為兵家,作為戰爭中的將帥,對勝負這個問題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男子漢大丈夫,應該能屈能伸,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失去信心。對項羽而言,他還有千里國土。還有那麼多支持他的豪傑賢士。如果渡過江去,重整旗鼓,勝利最終是誰的,還真難說。

第二,是性格悲劇。

項羽覺得愧對楚國的父老鄉親對他的厚愛,因此,無顏見江東父老,正是因為這樣一種負罪感,所以,項羽才決定不過汀了。由於這一不肯過江的理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通過項羽的嘴說出來的,而《史記》又是一部信史,所以,一直以來這一看法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普遍的一種認識。直到今天,我們說一個人做了對不起家庭、對不起家鄉、對不起國家與民族的事情,我們都會形容為"無顏見江東父老補,而本人同樣會不自覺地產生這樣一種情感。

如果我們拋開項羽過不過江這件具體事來分析,“無顏見江東父老”這種思想有他的積極意義。因為這一思想背後至少體現了一種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人一定要有知恥之心。中國有句古話,“知恥近乎勇”。知道恥辱近乎勇敢。知恥心背後所體現的其實是責任意識和敢於擔當的精神。如果項羽沒有對八千江東子弟的生死負責的態度,沒有對江東父老負責的態度,沒有敢於擔當的精神,他怎麼會有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想法呢?他怎麼連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呢?這就是我們從"無顏見江東父老"中得到的一點啟示,從這點來說,項羽是條敢負責、有擔當的硬漢。

第三,背負榮耀的負擔。

通過項羽一生的性格特點看,他是一個典型的貴族將領,是非常要面子的人。他人生奮鬥的一個重要邏輯起點是恢復他家族的榮耀,所以,他有很深的楚國情節,希望能夠重新獲得楚國百姓的尊重和愛戴。也正因為如此,項羽消滅強秦之後,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回到故鄉,在父老鄉親面前展示一下。這一點我們前面講過,項羽對此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夜行,誰知之者”。因為這個,他把那位獻言獻策的韓先生活活給煮了。項羽最終選擇了回師彭城,這也成為他人生最終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按照邏輯,衣錦就還鄉,不衣錦就不還鄉了。項羽率領大軍西征之前,是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那是何等光鮮,而現在,垓下兵敗,狼狽不堪,全軍覆滅,他又怎麼好意思再回到故鄉去呢?項羽堅強的背後,勇猛的外表下,有這樣一種性格弱點,那就是強烈的虛榮心。正是這種強烈的虛榮心,在關鍵的時候影響到了他的選擇,也在某種程度上斷送了他的歸鄉之路。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裡講的虛榮與剛才提到的慚愧是不同的。我覺得,一個人面對自己的過失,還是需要有一種自責的精神,有一種慚愧之心的。但是,虛榮之心是什麼時候都不應該有的,這完全是一種表面文章。一個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故意顯擺,以滿足虛榮之情一個人在失落的時候,也不要妄自菲薄,覺得無臉見人,讓虛榮之心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

最後,被憤怒的情緒綁架。

剛才我們說了,項羽從垓下出逃,一直到烏江邊,基本上都是懷著強烈的求生欲望,但是,遇到了烏江亭長後,為什麼他的思想轉變得如此快呢?我覺得,問題就出在這。一怒,就會缺乏理性,就會鑽牛角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超乎想像的事情。

因為這個“怒”字而出的問題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明末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因為這個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加速了大明王朝滅亡的進程,這一怒的作用可真不小,竟然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發怒?我覺得,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本事大的。我們中國人常說一句話,本事大了脾氣也大。這句話不絕對,但也不無道理。二是遭受挫折,身陷困境的。人在這種狀態上,心靈比較脆弱,抵抗力陷困境,更是容易產生怒氣。

當時的項羽正處於這樣一種狀態。霸有天下不能說沒有本事,垓下一戰精銳損失殆盡,不能說不是一次大挫折。所以,對項羽來說,是比較容易受刺激,容易產生偏激的想法,容易做出一些超出常規的選擇。實際上,在項羽人生的最後幾個月裡,項羽心裡一直不痛快,一直受刺激,一直怒火中燒。我覺得,至少有四口大氣是他難以咽下的,會比較大地影響到他的最終決定。

劉邦毀約。前面講過,本來項羽和劉邦簽署了和平協定,但是,劉邦卻出爾反爾,趁其不備,背後偷襲。項羽想起來就火冒三丈,後悔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所以,他才留下來再戰劉邦,只是沒有想到,他反而被劉邦兵困垓下,因此更是氣上加氣。

痛失虞姬。有關史料顯示,項羽在虞姬自刎之後,悲痛難忍,割下了虞姬的頭顱帶在身邊,一同突圍。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但也可以看出項羽與虞姬的感情之深,無法割捨。然而,在逃亡的道路上,由於不停地與漢軍廝殺,所以虞姬的頭顱在路上不小心丟了,項羽為此傷心之至。這口氣項羽咽不下去。

陰陵迷路。項羽率領小股部隊從垓下突圍,走到陰陵這個地方,陰陵大約相當於今天安徽南迷了路。見到一個農夫問路,結果農夫一看是項羽,便給指了一條錯路,項羽深陷沼澤之中,既耽誤了時間,又損失了部分將士。這一帶當時歸楚國所有,一國之主在最危難之際,被自己的一個老百姓給騙了,項羽能不生氣嗎?何況項羽一直對楚國和楚國的父老鄉親都懷著深厚的感情。這件事雖然不大,但很刺激人。

垓下被騙。項羽到達烏江邊之後,從亭長嘴裡知道了楚國未亡的消息,才知道四面楚歌是劉邦和韓信的計謀,而這幾首楚歌卻唱散了他的十萬大軍,輸掉了他的畢生積累。對項羽這樣性格的人而言,他對劉邦和韓信是恨之人骨,前面不守信用,後面又用詭計騙人,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卑鄙的小人。項羽氣憤不過,要與劉邦一決生死。這些怒氣夾雜在一起,項羽心裡氣憤萬千。再想想江東父老對自己的期待和戰死殺場的八千子弟,看看身邊的二十幾名將士,總不能扔下不管吧,這不是項羽的性格。面對這一切,項羽再也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了,在一瞬間,他發怒了,當然,他不怒也就不是西楚霸王了。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他深深感到,他只有戰鬥到最後,才是真正的項羽,才是天下人心目中舉世無雙的霸王,他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給父老鄉親丟人。在西楚霸王心目中永遠沒有"逃跑”二字,永遠沒有"失敗”二字,永遠沒有“怕死”二字。於是,他選擇了留下來,繼續戰鬥。

上面四個因素有內在的、有外來的、有長久積累的、有臨時出現的。這些因素在有限時間裡相互碰撞,相互影響,最終促成了西楚霸王不肯過江求生這樣一個事實。項羽的死確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遺憾,也讓後人非常惋惜。無論從正面理解,還是從反面分析,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件事確實讓他的一生變得更加傳奇和悲壯。後人通過對這件事的理解,也能從不同角度給我們一些啟迪和思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