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侯王派刺客刺殺一重臣,刺客沒下毒手而是留一書信,結果仍悲催

話說漢景帝是個有名的孝子, 他的母后竇太后非常寵愛梁王劉武。 一次“家宴”, 竇太后說:“商人親其所當親, 所以傳位於其弟。 周人尊其所當尊, 所以傳位於其弟。 我百年之後, 梁王就託付給你了。 ”毫無思想準備的漢景帝震驚之餘, 立刻跪于座席下, 承諾道:“兒臣謹遵母命, 千秋之後定當傳位於弟弟。 ”

竇太后一聽, 當然很是高興, 但結果在竇嬰以“酒話不得當真”為理由為漢景帝解了圍。 後來, 竇太后屢次威逼漢景帝立劉武為太子。 漢景帝無奈之下只好召開朝中高管會議, 商議此事, 結果朝中以袁盎為首的“眾臣評審團”以於情不合、於理不通、於法不符三點理由,

一致反對立劉武為儲君。 結果, 竇太后也不能拂眾人之意, 只好打消了讓漢景帝傳位於梁王劉武的念頭。

不甘心的劉武很快寫了一道奏摺給景帝, 請求他允許自己從駐城睢陽修一條官道, 直抵長安皇太后所居住的長樂宮,

以便更好“侍奉”皇太后。

劉武打著行孝的名義, 景帝覺得有些棘手, 不知道該如何答覆。 袁盎則直言不諱地說道:“此事萬萬不能答應。 劉武野心勃勃, 一旦有變, 這條路可就成了他直搗京城的利劍。 ”

景帝聽了大汗淋漓, 為此, 他一本正經地拒絕了劉武的請求。

劉武的“官道陰謀”失敗後, 他對袁盎簡直恨之入骨。 他認為自己要想翻盤當上太子, 就必須除掉袁盎這個絆腳石。 為此, 劉武找來羊勝和公孫詭密謀對策。

順我者生, 逆我者亡。 他們一致決定暗殺袁盎。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在公孫詭和羊勝的調遣下, 一批批刺客出現在了京城各要官的府中。

據說, 一名前去刺殺袁盎的刺客, 因為仰慕袁盎的仁義之名, 潛伏于袁府整整一晚上, 就是下不了黑手。 第二天, 天濛濛亮了, 刺客在離開時, 突然良心發現, 寫了一封信用飛刀插在袁盎的廂房上。

袁盎一大早起來, 發現了飛刀和書信, 打開一看, 上面寫著兩句話:“我是一名刺客, 收了梁王的錢要來殺你, 但我敬佩先生仁義,

終究還是下不去手。 但是, 我不殺你, 並不代表別人不殺你。 梁王這次是在玩火, 他派出的刺客一批又一批, 非要把你往死裡整, 請你務必加強戒備。 ”

不過, 這封書信並沒有引起袁盎的重視。 幾天後, 悲劇發生, 袁盎在安陵城外被潛伏的刺客刺殺身亡。

袁盎死了, 他的小夥伴們也沒能逃脫刺客的魔刀。 很快, 這個爆炸性新聞便傳開來。 京城之中人心惶惶, 人人自危。

最為震驚的還是漢景帝。 他馬上下令成立調查組嚴查此案。 很快, 調查結果出來了:刺客都是梁國人, 梁王劉武有重大作案嫌疑。

調查結果和景帝的推測完全一致。 他沒有再猶豫, 馬上派出緝拿組, 深入梁國追查兇手, 緝拿案犯。

考慮到此案重大, 案犯特殊, 景帝特意欽點了一個人為緝拿組的組長, 這個被委以重任的人叫田叔。

田叔帶著緝拿組來到梁國後, 工作一點兒也不含糊, 該查的事大刀闊斧地查, 每天把工作安排得滿滿的;該開的新聞發佈會照開不誤, 每天把工作進展準時准點地對外通報。

在大張旗鼓地調查時,田叔還特別注意察言觀色,一邊看景帝的動靜,另一邊看梁王的臉色。最後,調查的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該找的兇手如泥牛入海一般,杳無音信,案情始終沒有進展。

接到田叔的彙報,景帝發怒了,立馬批示:加大力度查!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兇手找出來。

田叔接到景帝的指示,心裡揣摩著皇帝不是能輕易忽悠的,他沒有絲毫走過場的意思啊。於是,田叔馬上加大調查力度,很快查出了兇手——羊勝和公孫詭是主犯,只是他們二人不知道藏匿到哪裡去了。

接到田叔的彙報,景帝又發飆了,立馬批示:進一步加大力度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否則就提著你的腦袋來見朕。

田叔接到了指示,心想皇上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看來這回是動真格的了,是非要把梁王往死裡整啊,看來我再不作為是行不通了啊。他很快就調查到羊勝和公孫詭就藏匿在梁王府裡,但梁王府不是他這樣一個臣子能輕易闖的。雖然此時他受景帝重托,但如果不懂變通,一根筋地去執行,那麼將來就會被梁王握住把柄,就會被竇太后揪著不放,就會被景帝責怪啊!

既然不能直闖,那就只能強逼了。怎麼逼呢?聰明的田叔沒有直接去逼梁王劉武,而是威逼劉武手下的大臣出馬。

“刺殺主凶是羊勝和公孫詭,與你們無關,如果你們隱瞞不報,那便是窩藏罪、包庇罪,到時候皇上一發怒,只怕你們的腦袋統統都得搬家。”田叔給梁國的大小官員發出了恐嚇信。

結果很快收到了奇效。梁國內史韓安國主動站出來,表示願意代為勸說梁王交出兇犯。

韓安國一見到梁王劉武,便開始上演一跪二哭三申訴:“前太子劉榮作為皇上的親生骨肉,只因別人一句讒言就被貶為臨江王,只因移了宗廟外的一堵牆,便被逼死在中尉府。這是因為朝廷辦事不能因私害公。現在梁國出現刺客,大王您作為一地之王,負有主要責任,現在您之所以平安無事,是因為竇太后為您求了情。如果大王一直執迷不悟,梁太后百年之後,您還能守得一方平安嗎?”

劉武聽完這番話後,沉默良久,然後直接找來羊勝和公孫詭。

“兩位啊,王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我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不交出你們兩個,咱們梁國就徹底完了,希望你們兩個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啊!”

王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羊勝和公孫詭是深明大義之人,他們沒有多廢話,雙雙選擇了自殺。

羊勝和公孫詭死了,梁王劉武向田叔獻上了兩具直挺挺、硬邦邦的屍體,算是交差了。

在大張旗鼓地調查時,田叔還特別注意察言觀色,一邊看景帝的動靜,另一邊看梁王的臉色。最後,調查的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該找的兇手如泥牛入海一般,杳無音信,案情始終沒有進展。

接到田叔的彙報,景帝發怒了,立馬批示:加大力度查!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兇手找出來。

田叔接到景帝的指示,心裡揣摩著皇帝不是能輕易忽悠的,他沒有絲毫走過場的意思啊。於是,田叔馬上加大調查力度,很快查出了兇手——羊勝和公孫詭是主犯,只是他們二人不知道藏匿到哪裡去了。

接到田叔的彙報,景帝又發飆了,立馬批示:進一步加大力度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否則就提著你的腦袋來見朕。

田叔接到了指示,心想皇上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看來這回是動真格的了,是非要把梁王往死裡整啊,看來我再不作為是行不通了啊。他很快就調查到羊勝和公孫詭就藏匿在梁王府裡,但梁王府不是他這樣一個臣子能輕易闖的。雖然此時他受景帝重托,但如果不懂變通,一根筋地去執行,那麼將來就會被梁王握住把柄,就會被竇太后揪著不放,就會被景帝責怪啊!

既然不能直闖,那就只能強逼了。怎麼逼呢?聰明的田叔沒有直接去逼梁王劉武,而是威逼劉武手下的大臣出馬。

“刺殺主凶是羊勝和公孫詭,與你們無關,如果你們隱瞞不報,那便是窩藏罪、包庇罪,到時候皇上一發怒,只怕你們的腦袋統統都得搬家。”田叔給梁國的大小官員發出了恐嚇信。

結果很快收到了奇效。梁國內史韓安國主動站出來,表示願意代為勸說梁王交出兇犯。

韓安國一見到梁王劉武,便開始上演一跪二哭三申訴:“前太子劉榮作為皇上的親生骨肉,只因別人一句讒言就被貶為臨江王,只因移了宗廟外的一堵牆,便被逼死在中尉府。這是因為朝廷辦事不能因私害公。現在梁國出現刺客,大王您作為一地之王,負有主要責任,現在您之所以平安無事,是因為竇太后為您求了情。如果大王一直執迷不悟,梁太后百年之後,您還能守得一方平安嗎?”

劉武聽完這番話後,沉默良久,然後直接找來羊勝和公孫詭。

“兩位啊,王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我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不交出你們兩個,咱們梁國就徹底完了,希望你們兩個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啊!”

王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羊勝和公孫詭是深明大義之人,他們沒有多廢話,雙雙選擇了自殺。

羊勝和公孫詭死了,梁王劉武向田叔獻上了兩具直挺挺、硬邦邦的屍體,算是交差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