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蕭武:俄國的擴張和西歐列強擴張為什麼不同?

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西歐殖民主義擴張, 主要是到處跑馬圈地, 掠奪資源, 瓜分市場, 來獲取財富。 但葡萄牙、西班牙的擴張和英國、法國的殖民主義擴張也不同。

葡萄牙、西班牙因為是在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之前就已經在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擴張, 所以更多的表現為赤裸裸的財富掠奪, 比如黃金珠寶等。 而英國、法國的殖民主義擴張則雖然從殖民者的個體角度來看, 和葡萄牙西班牙一樣, 也只是為了獲取財富, 但在總體上是為了獲取資源和市場, 來支持資本主義發展。

所以, 葡萄牙和西班牙對殖民地的統治是農業時代的模式, 殖民者以高等人自居, 把殖民地的原住民都當成奴隸, 進行赤裸裸的掠奪。 對殖民地當地很少進行必要的建設和開發, 無助於當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

英國、法國為代表的殖民帝國則是建立在工業基礎上的,

一方面從殖民地掠奪資源, 一方面又向殖民地傾銷產品, 從而獲取巨額利潤。 但在客觀上, 英國、法國對殖民地的統治要比葡萄牙、西班牙更強一些, 多少能給當地注入一些工業化、現代化的因素, 比如基礎設施建設什麼的, 因為這也是殖民者在當地發展資本主義所需要的。

沙俄的擴張之路

俄國在列強中屬於後起之秀。 當西歐殖民者已經在到處擴張的時候, 俄國還是一個很落後的國家, 被歐洲主流看不起。 但是, 在經歷了彼得大帝的改革之後, 俄國開始加速發展, 同時加速擴張。

俄國的擴張和西歐殖民列強相比, 最大也是最明顯的特點是, 他的擴張基本上是沿著自己的國境線向外擴張, 在征服當地原住民之後, 就開始建立軍事距地, 設置行政機構, 進行統治和開發、建設, 直至最終這些地方也變成俄國國土的一部分, 當地人也成為俄國人。

這是因為, 從國家的文明性格上看, 西歐列強更多的是海洋文明, 更注重商業和貿易, 而俄國是一個大陸國家, 更注重農業的發展,

所以對土地的渴望大於對資源和市場的渴望。

這期間, 俄國先後佔領了中亞、高加索地區和西伯利亞以東地區, 遠東地區等。 這些地區原本都是遊牧民族傳統的棲居地, 在被俄國佔領後, 也逐步變成了俄國的領土, 進行農業開發。 比如哈薩克, 原本是大草原, 很適合遊牧民族生活, 但俄國強行把這裡變成了棉花種植基地, 以此來支援俄國紡織業的發展。

蘇聯時期的領土

進入近代之後, 也就是19世紀下半葉, 俄國的擴張仍然沿著原來的路線發展, 一方面時在遠東和中亞不斷入侵中國, 一面在中亞、西亞的伊朗、阿富汗等地和英國競爭。 因為, 俄國需要一個面向海洋的出海口。 所以, 俄國在19世紀晚期, 曾經計畫聯合伊朗入侵阿富汗, 趕走英國, 進而征服印度。

經過一戰和二戰之後, 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 此起彼伏, 殖民主義開始逐步退潮, 歐洲列強原來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 比如英國不得不撤出印度, 讓印度獨立, 南非也是。

蘇東巨變之後, 蘇聯解體, 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各國紛紛獨立, 今天的俄羅斯與蘇聯時期相比,領土減少了5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仍然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幾乎相當於中國的兩倍。

今天的俄羅斯與蘇聯時期相比,領土減少了5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仍然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幾乎相當於中國的兩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