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差點變成中國的,可惜被這個女人阻攔了,否則歷史將被改寫

中國晚清的現狀, 相信大家都看在了眼裡, 西方國家都習慣性地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 想來就來, 想走就走還不忘捎點東西再走,

清政府也沒有一點兒能力, 任人宰割, 今天割地明兒賠款, 忙得不可開交。

在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 日本就像開了掛似的, 一點一點地靠近中國, 野心如此之大, 似乎要吞掉了整個中國, 將中國打得節節敗退。 這時候卻有個明智之人, 見狀十分心急, 想方設法想要阻攔, 扭轉大局。

這個人就是宋育仁, 是清朝駐點英國的參贊使者, 他十分明白這場戰應該如何打才能夠完勝, 因為日本就是一個小國, 物資供給都十分有限, 這樣的一個小國遲早都會供給不足敗退下來。

就算大清朝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對抗日本, 但是從長遠看來, 這未必是壞事,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 就這樣耗著拖著, 還是可以將日本給拖垮掉的。 然而大清朝朝廷可不是這樣認為的, 其實確切的說, 是慈禧太后不認同。

慈禧當然不這麼想了, 因為她老人家馬上就要過生日了, 為了過六十大壽, 她一心想的就是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一心只想快點向日本求和, 這樣一來, 自己也好安安穩穩地過自己的大壽。

說幹就幹, 宋育仁正當準備籌備這些資金的時候, 被駐英國的大使龔照瑗知道了, 雖說他也是贊同這樣的想法, 但是他將這個計畫告訴了朝廷, 朝廷這會兒正為了慈禧的六十大壽奔波, 哪裡容的了這件事再生弊端。

慈禧一心只想著過自己的大壽, 就連賠償事項都已經敲定了, 哪裡還有心思理會這些, 況且宋育仁這樣不識相的想要去攻打日本, 這不就是在給自己的大壽添亂嗎?結果可想而知, 慈禧拒絕了這個提議, 並且十分地生氣。

宋育仁偏偏要選在這個節骨眼生事端, 明明和日本的條件都已經約定好了, 本來都已經要求和了, 這就是在添亂呀!於是宋育仁不僅被警告不許節外生枝, 還被革職, 免去了職位, 這樣一來, 慈禧太后便能安穩地過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